陕西省硕士生就业质量提升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4 19:51
社会文明程度的快速提升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我国的高等教育方式的大转变,逐渐由“精英教育模式”转变为“大众化教育模式”,硕士毕业生的总量逐年大幅上升,而经济发展提供的岗位难以满足过快上涨的毕业生总需求,导致硕士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研究生”这一学历人才的就业市场已经实现了从初期的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变,硕士生就业率甚至低于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作为国家高质量人才,其就业质量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就业质量相关文献的整理与归纳,分析陕西省硕士生就业现状,设定了硕士研究生就业质量的衡量指标以及指标权重,根据设定的指标,作者以陕西省五所高校(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建筑大学)近五年硕士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设计了相关问卷进行调查,结合问卷数据调查结果,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文章的实证分析中,本文主要运用了统计软件SPSS22.0作为分析工具,在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后,首先根据问卷结果、指标权重和公式计算出了各年份陕西省硕士毕业生就业质量得分,并对就业质量各项指标进行描述性...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周工作时间趋势图
图 2-2 不满 1 年变动工作的频数占样本比例更直观了解样本毕业生的工作稳定性,作者分析了不满 1 年变动工作的情-2),2012 年至 2016 年间,毕业硕士生一年内工作变动呈现上升趋势,特之后,上升趋势加快,也就是说毕业越早的学生就业越稳定,2012年为22.年最低。结合硕士生毕业后就业性质,比较稳定的“编制内”单位仍占多”比例却不断升高。表明,随着人才市场越来越开放、公平,各个单位之
二、陕西省硕士生就业概况及就业质量实证分析外包形式组织的学习行为,是为了拓宽培训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知识,激励员工挖掘潜能,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员工更好的胜任本职工作,为单位的发展或服务发挥最大。我国的培训实践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体现为,企业对培训的认知不够,认为培训浪费单位资本,短期的培训对员工技能的提升达不到效果,即使组织培训,多数也于形式,根据相关调查,在所有进行过员工培训的单位里 24%的企业认为培训没有效果,仅有 26%的单位认为培训是有价值的,50%的企业则认为企业的培训是完全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内涵和对策研究[J]. 鲁学军.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6(22)
[2]国外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经验及启示[J]. 马天威,马静涛.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6(05)
[3]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考虑的六个维度[J]. 王艳伟,李永能,黄宜,刘鲁峰,张东艳,王长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5(02)
[4]劳动力市场分割视阈下的大学生就业流动[J]. 武毅英,洪文建.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3(03)
[5]我国大学生与农民工就业质量分析——以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为视角[J]. 李小彤.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2(03)
[6]基于服务外包的家电售后人员激励机制研究[J]. 徐莉,郑雪娇. 技术经济. 2010(03)
[7]构建大学生就业质量系统的探讨[J]. 曾向昌.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8]构建适应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理论探索[J]. 彭世武.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08)
[9]影响高校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因素分析 基于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双重考察[J]. 李黎明,张顺国. 社会. 2008(02)
[10]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实证分析[J]. 杨河清,李佳. 中国劳动. 2007(12)
博士论文
[1]理工科硕士生就业质量研究[D]. 李清贤.北京科技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硕士毕业生的人力资本与求职行为对求职结果的影响机制研究[D]. 叶梅娇.浙江工商大学 2013
[2]山东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研究[D]. 王洪雷.山东理工大学 2012
[3]基于人力资本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 王立会.河北经贸大学 2012
[4]择业观念对研究生就业的影响研究[D]. 邬欣.湖南师范大学 2010
[5]黑龙江省属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与对策[D]. 任萍萍.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8
[6]社会资本对就业质量的影响[D]. 叶金珠.华中科技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57324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周工作时间趋势图
图 2-2 不满 1 年变动工作的频数占样本比例更直观了解样本毕业生的工作稳定性,作者分析了不满 1 年变动工作的情-2),2012 年至 2016 年间,毕业硕士生一年内工作变动呈现上升趋势,特之后,上升趋势加快,也就是说毕业越早的学生就业越稳定,2012年为22.年最低。结合硕士生毕业后就业性质,比较稳定的“编制内”单位仍占多”比例却不断升高。表明,随着人才市场越来越开放、公平,各个单位之
二、陕西省硕士生就业概况及就业质量实证分析外包形式组织的学习行为,是为了拓宽培训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知识,激励员工挖掘潜能,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员工更好的胜任本职工作,为单位的发展或服务发挥最大。我国的培训实践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体现为,企业对培训的认知不够,认为培训浪费单位资本,短期的培训对员工技能的提升达不到效果,即使组织培训,多数也于形式,根据相关调查,在所有进行过员工培训的单位里 24%的企业认为培训没有效果,仅有 26%的单位认为培训是有价值的,50%的企业则认为企业的培训是完全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内涵和对策研究[J]. 鲁学军.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6(22)
[2]国外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经验及启示[J]. 马天威,马静涛.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6(05)
[3]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考虑的六个维度[J]. 王艳伟,李永能,黄宜,刘鲁峰,张东艳,王长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5(02)
[4]劳动力市场分割视阈下的大学生就业流动[J]. 武毅英,洪文建.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3(03)
[5]我国大学生与农民工就业质量分析——以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为视角[J]. 李小彤.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2(03)
[6]基于服务外包的家电售后人员激励机制研究[J]. 徐莉,郑雪娇. 技术经济. 2010(03)
[7]构建大学生就业质量系统的探讨[J]. 曾向昌.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8]构建适应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理论探索[J]. 彭世武.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08)
[9]影响高校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因素分析 基于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双重考察[J]. 李黎明,张顺国. 社会. 2008(02)
[10]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实证分析[J]. 杨河清,李佳. 中国劳动. 2007(12)
博士论文
[1]理工科硕士生就业质量研究[D]. 李清贤.北京科技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硕士毕业生的人力资本与求职行为对求职结果的影响机制研究[D]. 叶梅娇.浙江工商大学 2013
[2]山东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研究[D]. 王洪雷.山东理工大学 2012
[3]基于人力资本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 王立会.河北经贸大学 2012
[4]择业观念对研究生就业的影响研究[D]. 邬欣.湖南师范大学 2010
[5]黑龙江省属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与对策[D]. 任萍萍.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8
[6]社会资本对就业质量的影响[D]. 叶金珠.华中科技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573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957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