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基于现象的课程—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的小学教师教育探索

发布时间:2021-01-18 17: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我们所需要的人才是能够应对社会变革带来的挑战,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而这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构成了很大的挑战,尤其是对于教师培养而言。由于高等教育领域中现有的教师培养课程形式很难让学生的教育理论与实践进行充分联系,学生缺乏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经验,因此,学生几乎难以从整体的角度理解与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学生也缺少与他人对话、合作的机会,难以让学生养成积极的情感。在这样的背景下,于韦斯屈莱大学于2014年对教师教育课程进行了改革,实施基于现象的课程。那么,我的研究问题是通过实施现象课程想要培养怎样的教师,其具体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是怎样的,以及体现出了怎样的的特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提升我们对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新形式的认识,以及对芬兰教师教育成功背后原因的深入探索。为了回答以上研究问题,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比较法与案例研究法,通过对于韦斯屈莱大学教师教育专业2014-2017年课程大纲的分析,梳理其具体的课程目标、内容,同时以语言创新和教育理论项目(JULIET Programme)为例,深入分析现象课程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评价。采用比较...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标
    (二) 研究现状与研究价值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课程目标——全面素养的养成
    (一) 现象课程
    (二) 产生动因
    (三) 课程目标
第二章 课程体系——基于现象的主题模块
    (一) 体系构成
    (二) 构建方式
第三章 课程教学——合作进行问题探究
    (一) 师生关系:学生中心,教师辅导
    (二) 组织方式:问题引导的对话式教学
    (三) 评价方式:教学过程中评价
第四章 课程特点——连接学习与生活
    (一) 现象性特点
        1.真实性
        2.整体性
        3.情境性
    (二) 对现象课程的反思
        1.现象课程实施现实条件
        2.现象课程实施面临挑战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詹姆斯·比恩课程统整思想研究[J]. 刘登珲.  全球教育展望. 2017(04)
[2]芬兰研究本位教师教育模式:历史考察与特征解析[J]. 饶从满,李广平.  外国教育研究. 2016(12)
[3]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 张华.  全球教育展望. 2016(04)
[4]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 钟启泉.  全球教育展望. 2016(01)
[5]造就研究型专业人员: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芬兰经验[J]. 俞婷婕.  教师教育研究. 2015(06)
[6]杜威“教育即生活”本真意义及当代启示[J]. 唐斌,朱永新.  中国教育学刊. 2011(10)
[7]走向人性化的课程评价[J]. 钟启泉.  全球教育展望. 2010(01)
[8]芬兰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制度的特点及启示——以赫尔辛基大学为例[J]. 何倩.  外国教育研究. 2009(10)
[9]芬兰研究型教师教育述评[J]. Jouni Vlijrvi,陆璟.  上海教育科研. 2009(01)
[10]关于教育现象学的几个根本问题[J]. 高伟.  当代教育科学. 2007(09)



本文编号:29853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9853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a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