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1 02:54
在一个由网络织构的信息化社会中,网络文化已悄然形成并潜移默化地发挥着重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网络文化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而在网络文化中,存在着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化形式,即网络亚文化。作为一种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对而在的文化形式,网络亚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发挥教化人的积极作用,也可以发挥破坏人的消极作用。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如何看待网络亚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内在关系。本文在文化、网络文化、亚文化、社会主流文化等语境中对网络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做了深入地探讨,得出了网络亚文化是介于亚文化和网络文化之间的混合文化样态,兼具亚文化和网络文化的一些基本特点。虽然网络亚文化具有“亚”性,但它并不一定就与主流文化处于对抗之中。历史地看,网络亚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存在着转化和互动。网络亚文化在一定条件会转化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而主流文化也会借着网络亚文化来传播。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便能更好地理解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若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取得实效,便需要充分发挥网络亚文化的积极作用,回避或克服网络亚...
【文章来源】: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网络亚文化的概念
2.1.1 亚文化
2.1.2 网络亚文化
2.1.3 网络亚文化和社会主流文化
2.2 网络亚文化的特性
2.2.1 网络亚文化的性质
2.2.2 网络亚文化的特征
2.2.3 网络亚文化的形式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3.1 调查问卷的基本分析
3.1.1 调查的基本状况
3.1.2 调查结果分析
3.2 发挥网络亚文化积极作用的前提条件
3.2.1 现实的交往活动
3.2.2 坚持以文育人
3.3 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3.3.1 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3.3.2 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3.3.3 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时代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4.1 问卷调查
4.1.1 调查基本情况
4.1.2 调查结果分析
4.2 网络亚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表现
4.2.1 网络亚文化的边缘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性相矛盾
4.2.2 网络亚文化的开放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对闭合性相矛盾
4.2.3 网络亚文化的虚拟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性相矛盾
4.3 网络亚文化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表现
4.3.1 导致大学生价值观的冲突
4.3.2 促成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弱化
4.3.3 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4.4 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消极影响的成因
4.4.1 对网络亚文化缺乏理性认识
4.4.2 网络文化建设相对滞后
4.4.3 社会主流文化引导不足
4.4.4 网络信息素养相对欠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网络亚文化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分析
5.1 加强对网络亚文化的理性认识
5.1.1 正确区分和对待网络亚文化
5.1.2 科学认识网络亚文化的双重效应
5.2 强化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对网络亚文化的吸收
5.2.1 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作用
5.2.2 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
5.2.3 积极扬弃和转化网络亚文化
5.3 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时俱进
5.3.1 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理念
5.3.2 运用网络新技术使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
5.3.3 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引导作用
5.3.4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亚文化的互动
5.4 加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网络信息素养
5.4.1 加强网络信息伦理道德的培养
5.4.2 提高网络信息的处理转化能力
5.4.3 提高网络信息的组织创新能力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亚文化对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影响与引导[J]. 谷学强,刘鹏飞. 当代青年研究. 2017(06)
[2]走向前台:当代青年文化发展的景象与趋势——读《新媒介·新青年·新文化:中国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现象研究》[J]. 黄洪基. 青年学报. 2017(03)
[3]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阻隔及其超越之道[J]. 王夫营,谭培文. 理论导刊. 2017(08)
[4]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思想的发展脉络及其实践路径[J]. 聂启元. 理论导刊. 2016(08)
[5]“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建构[J]. 刘晓慧. 宁夏党校学报. 2016(01)
[6]新形势下推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 冯刚. 思想教育研究. 2015(08)
[7]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舆论引导研究[J]. 马亮,朱剑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5(02)
[8]浅谈当代中国社会主流文化与亚文化[J]. 周春丽. 教育教学论坛. 2014(20)
[9]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风格解读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 霍圣录,刘佳瑜. 思想理论教育. 2013(23)
[10]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状况调查分析[J]. 邓嘉翔,张媛,阎占定.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2(03)
本文编号:3012069
【文章来源】: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网络亚文化的概念
2.1.1 亚文化
2.1.2 网络亚文化
2.1.3 网络亚文化和社会主流文化
2.2 网络亚文化的特性
2.2.1 网络亚文化的性质
2.2.2 网络亚文化的特征
2.2.3 网络亚文化的形式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3.1 调查问卷的基本分析
3.1.1 调查的基本状况
3.1.2 调查结果分析
3.2 发挥网络亚文化积极作用的前提条件
3.2.1 现实的交往活动
3.2.2 坚持以文育人
3.3 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3.3.1 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3.3.2 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3.3.3 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时代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4.1 问卷调查
4.1.1 调查基本情况
4.1.2 调查结果分析
4.2 网络亚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表现
4.2.1 网络亚文化的边缘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性相矛盾
4.2.2 网络亚文化的开放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对闭合性相矛盾
4.2.3 网络亚文化的虚拟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性相矛盾
4.3 网络亚文化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表现
4.3.1 导致大学生价值观的冲突
4.3.2 促成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弱化
4.3.3 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4.4 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消极影响的成因
4.4.1 对网络亚文化缺乏理性认识
4.4.2 网络文化建设相对滞后
4.4.3 社会主流文化引导不足
4.4.4 网络信息素养相对欠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网络亚文化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分析
5.1 加强对网络亚文化的理性认识
5.1.1 正确区分和对待网络亚文化
5.1.2 科学认识网络亚文化的双重效应
5.2 强化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对网络亚文化的吸收
5.2.1 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作用
5.2.2 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
5.2.3 积极扬弃和转化网络亚文化
5.3 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时俱进
5.3.1 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理念
5.3.2 运用网络新技术使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
5.3.3 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引导作用
5.3.4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亚文化的互动
5.4 加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网络信息素养
5.4.1 加强网络信息伦理道德的培养
5.4.2 提高网络信息的处理转化能力
5.4.3 提高网络信息的组织创新能力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亚文化对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影响与引导[J]. 谷学强,刘鹏飞. 当代青年研究. 2017(06)
[2]走向前台:当代青年文化发展的景象与趋势——读《新媒介·新青年·新文化:中国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现象研究》[J]. 黄洪基. 青年学报. 2017(03)
[3]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阻隔及其超越之道[J]. 王夫营,谭培文. 理论导刊. 2017(08)
[4]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思想的发展脉络及其实践路径[J]. 聂启元. 理论导刊. 2016(08)
[5]“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建构[J]. 刘晓慧. 宁夏党校学报. 2016(01)
[6]新形势下推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 冯刚. 思想教育研究. 2015(08)
[7]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舆论引导研究[J]. 马亮,朱剑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5(02)
[8]浅谈当代中国社会主流文化与亚文化[J]. 周春丽. 教育教学论坛. 2014(20)
[9]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风格解读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 霍圣录,刘佳瑜. 思想理论教育. 2013(23)
[10]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状况调查分析[J]. 邓嘉翔,张媛,阎占定.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2(03)
本文编号:30120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012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