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庆来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2 05:53
熊庆来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三次欧洲求学和三次办学经验,铸就了他独特的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熊庆来的高等教育思想是非常丰富和庞杂的,他本人并没有很多著作留存于世,只能通过他的讲话、书信、传记等资料来进行分析,他把国外的高等教育思想和中国的传统教育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文章从熊庆来办学实践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了熊庆来的高等教育方法、内容、制度等方面,系统的总结了熊庆来的高等教育思想体系。文章首先阐述了选择熊庆来的高等教育思想做为研究对象的缘由,系统的分析了后来学者对于熊庆来的生平、教育思想等的研究情况,并且界定了核心概念和研究方法等。论文全面的介绍了熊庆来的生平,回顾了三次办学的基本过程,重点介绍了熊庆来在云南大学担任校长的12年间,如何进行学校整改和建设新院系等。熊庆来的高等教育思想正是在长期的高等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深入了解其高等教育思想的来源,揭示出熊庆来高等教育思想中的教学目的、大学管理、学生观、教师观等,理清其以“求新求真”思想为办学原则、以“以人为本”理念为基础、以“大学精神”为价值导向的高等教育思想体系。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熊庆来的高等教育思想具有多样性、开放...
【文章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一)熊庆来的求学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有极大的鼓舞作用
(二)研究熊庆来的高等教育思想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三)熊庆来的高等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熊庆来
(二)高等教育思想
三、文献综述
(一)有关熊庆来生平以及学术贡献的研究
(二)有关熊庆来与云南大学的研究
(三)有关熊庆来所取得的数学成就的研究
(四)有关熊庆来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的研究
(五)对熊庆来教育思想研究的评价
四、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历史研究法
第二章 熊庆来的生平与教育实践活动
一、熊庆来的生平
二、熊庆来的教学实践
三、熊庆来的办学实践
(一)创建东南大学数学系
(二)创办清华大学数学系
(三)执掌云南大学
1.重视地方需要,突出云南特点
2.办学相对自主,教授集中治学
3.慎选各科师资,广泛招揽人才
4.完善管理机制,提高师生素质
5.重视科学精神,加强学术研究
第三章 熊庆来的高等教育思想概述
一、熊庆来的高等教育思想的来源
(一)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中西方教育交互的影响
(三)“教育救国”理念的驱动
二、熊庆来的高等教育思想
(一)造就为“国家有用之才”的高等教育目的观
1.培养学术救国的通才
2.培养为社会服务专才
3.培养文化的传播者
(二)立足云南,服务桑梓的大学功能观
1.发掘人才,提携后进
2.立足云南,服务西南
3.大学之要“在其学术之生命”
(三)“教育为百年大计”的高等教育价值观
1.学术与政治的辩证统一
2.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整合
3.“国立化”与“现代化”的价值导向
(四)“开新风必赖大师”的高等教育教师观
1.对教师主体价值的认识-“灵魂论”
2.兼容并包选聘教师,危难时刻保护教师
3.学诣为先,唯才是用
(五)“爱生等如子女”的高等教育学生观
1.夯实基础,学思并重
2.诚实守信,严于律己
(六)“以人为本”的大学管理观
1.校务公开,教授治校
2.独立自主,效率优先
3.学术自由,民主管理
(七)“学术为民族的命脉”的科学研究观
1.学术与事工平衡
2.科学研究为民族振兴
3.科学研究建构在丰富的资源基础上
4.立足本土,兼容中西
(八)真、善、理、新的大学精神观
第四章 熊庆来的高等教育思想的评价及启示
一、熊庆来高等教育思想的评价
(一)塑造了中国大学精神
(二)多样性和独特性的结合
(三)民主性和开放性的结合
二、熊庆来高等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一)“双一流大学”的建设需要“明智”的校长
(二)创新精神是大学的生命线
(三)民族地方高校应成为民族变化传承和创新服务的中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014179
【文章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一)熊庆来的求学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有极大的鼓舞作用
(二)研究熊庆来的高等教育思想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三)熊庆来的高等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熊庆来
(二)高等教育思想
三、文献综述
(一)有关熊庆来生平以及学术贡献的研究
(二)有关熊庆来与云南大学的研究
(三)有关熊庆来所取得的数学成就的研究
(四)有关熊庆来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的研究
(五)对熊庆来教育思想研究的评价
四、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历史研究法
第二章 熊庆来的生平与教育实践活动
一、熊庆来的生平
二、熊庆来的教学实践
三、熊庆来的办学实践
(一)创建东南大学数学系
(二)创办清华大学数学系
(三)执掌云南大学
1.重视地方需要,突出云南特点
2.办学相对自主,教授集中治学
3.慎选各科师资,广泛招揽人才
4.完善管理机制,提高师生素质
5.重视科学精神,加强学术研究
第三章 熊庆来的高等教育思想概述
一、熊庆来的高等教育思想的来源
(一)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中西方教育交互的影响
(三)“教育救国”理念的驱动
二、熊庆来的高等教育思想
(一)造就为“国家有用之才”的高等教育目的观
1.培养学术救国的通才
2.培养为社会服务专才
3.培养文化的传播者
(二)立足云南,服务桑梓的大学功能观
1.发掘人才,提携后进
2.立足云南,服务西南
3.大学之要“在其学术之生命”
(三)“教育为百年大计”的高等教育价值观
1.学术与政治的辩证统一
2.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整合
3.“国立化”与“现代化”的价值导向
(四)“开新风必赖大师”的高等教育教师观
1.对教师主体价值的认识-“灵魂论”
2.兼容并包选聘教师,危难时刻保护教师
3.学诣为先,唯才是用
(五)“爱生等如子女”的高等教育学生观
1.夯实基础,学思并重
2.诚实守信,严于律己
(六)“以人为本”的大学管理观
1.校务公开,教授治校
2.独立自主,效率优先
3.学术自由,民主管理
(七)“学术为民族的命脉”的科学研究观
1.学术与事工平衡
2.科学研究为民族振兴
3.科学研究建构在丰富的资源基础上
4.立足本土,兼容中西
(八)真、善、理、新的大学精神观
第四章 熊庆来的高等教育思想的评价及启示
一、熊庆来高等教育思想的评价
(一)塑造了中国大学精神
(二)多样性和独特性的结合
(三)民主性和开放性的结合
二、熊庆来高等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一)“双一流大学”的建设需要“明智”的校长
(二)创新精神是大学的生命线
(三)民族地方高校应成为民族变化传承和创新服务的中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0141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014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