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大学生移动学习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6 14:26
  移动互联网的飞速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改变,在教育领域,催生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移动学习依托于移动设备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们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与学习知识成为可能。在信息与知识经济的时代,移动学习成为人们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对于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获取学习者的认可,提高学习者的使用意愿是当前需要关注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将探讨移动学习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本研究在技术接受模型理论、沉浸体验理论、非正式学习理论、社会互动理论以及社会影响理论的基础上从移动设备与网络、个人和移动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能够正向影响大学生移动学习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了相应的理论模型。然后根据各个因素的构念设计了正向影响大学生移动学习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中央民族大学的563名在校学生进行了调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对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并讨论各变量之间的效应关系。研究结论主要为:自我效能感、信息素养、社交功能、社会影响、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沉浸体验都能够正向影响大学生的移动学习使用意愿,其中,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沉浸体验是直接影响使用意愿的因...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大学生移动学习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研究


图1-1大学生移动学习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适配,结构方程模型,移动学习,参数估计


法进行参数估计。Ml如图4-2,模型中的每一个潜变量都是由一组误差项组成的,模型初始化之前默认所有误差项的路径系数是1,特别注意的是结构方程模型的内因潜在变量还需要增加残差项。如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沉浸体验和结果变量使用意愿都增加了

路径系数,模型,研究假设,路径分析


绘制各变量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如图3-3所示。??77?\?/?\??\T?V??3?^??图3-3修正后的模型及标准化路径系数??第三节研究结果讨论??一、研究假设检验结果??通过对最终形成的模型的路径分析,对本研宄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验证??结果如表3-9所示。??4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开放教育学习者移动学习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 鲍日勤.  远程教育杂志. 2017(03)
[2]大学生接受移动学习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陈静远,梅茜.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7(03)
[3]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移动学习研究:回顾与展望[J]. 刘敏娜,张倩苇.  开放教育研究. 2016(06)
[4]移动学习接受度与影响因素理论框架探讨[J]. 程姗姗,熊曾刚,项国雄.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6(04)
[5]不同类型电子游戏沉浸体验研究及对教育游戏设计的启示[J]. 马颖峰,胡若楠.  电化教育研究. 2016(03)
[6]近十年我国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 梁华,梁春贤,韩徽.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04)
[7]浅析移动学习的特点和发展趋势[J]. 董明月.  教育艺术. 2015(09)
[8]基于UTAUT模型的移动学习行为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 缪玲.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02)
[9]大学生采纳移动学习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高等师范院校为例[J]. 王金涛.  中国远程教育. 2015(01)
[10]中国在线教育发展现状、趋势及经验借鉴[J]. 管佳,李奇涛.  中国电化教育. 2014(08)

博士论文
[1]基于社会影响理论的社交网络服务持续使用机理与模型研究[D]. 肖璇.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互联网+时代下的移动教育采纳影响因素研究[D]. 刘天红.云南财经大学 2017
[2]基于UTAUT模型的大学生接受手机移动学习影响因素研究[D]. 谢聪爽.云南师范大学 2017
[3]基于TAM和SEM的中职学生移动学习使用意愿研究[D]. 刘苑.河北师范大学 2017
[4]基于微信的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D]. 张英英.曲阜师范大学 2016
[5]移动学习中的信息焦虑问题研究[D]. 洪闯.吉林大学 2016
[6]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接受度的分析与建模[D]. 李凤.华中师范大学 2016
[7]面向终身学习的微信移动学习行为影响因素探究[D]. 姜冰倩.华东师范大学 2016
[8]基于TAM模型的研究生移动学习影响因素研究[D]. 朱晶.山东师范大学 2015
[9]高校学生手机移动学习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研究[D]. 郭然然.浙江师范大学 2015
[10]大学生移动学习的接受度与影响因素研究[D]. 杨燕杰.宁波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0672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0672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5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