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6 17:49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媒介手段成为人们获取知识、思想交流、利益表达的重要平台,也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重要载体。它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我国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问题更加严重。高校大学生作为网民中最为积极、最为活跃的群体,极易受网络影响对社会上的热点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进而形成高校网络舆情。高校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一部分,对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预防化解重大风险、增强意识形态安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国内外意识形态安全以及网络舆情的相关理论,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旨在提高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有效性与时效性。本文主要分为六章:第一章是对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进行阐述,并梳理出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二章是对意识形态安全、网络舆情、高校网络舆情的基本概念作出解释,并对其基础理论进行阐释;第三章是从有序的政治参与、网络化的人际传播、多元化的网络活动、开放性的信息交流分析对意识形态安全产生的积极影响;从高校网络虚拟社群、独特的“网络语言”、“去中心化的网状结构”、西方思潮的隐匿性分析对意识形态安全产生的消... 

【文章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述评
        1.2.1 关于意识形态安全的研究
        1.2.2 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
        1.2.3 研究评析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意识形态安全
        2.1.2 网络舆情
        2.1.3 高校网络舆情
    2.2 基础理论
        2.2.1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2.2.2 可借鉴的相关理论
第三章 高校网络舆情对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
    3.1 高校网络舆情对意识形态安全的积极影响
        3.1.1 有序的政治参与有利于大学生公民身份认同的构建
        3.1.2 网络化的人际传播有利于提升政治合法性意识形态基础
        3.1.3 多元化的网络活动有利于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
        3.1.4 开放性的信息交流有利于大学生政策认同度的提高
    3.2 高校网络舆情对意识形态安全的消极影响
        3.2.1 高校网络虚拟社群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
        3.2.2 独特的“网络语言”冲击着意识形态的符号系统
        3.2.3 “去中心化的网状结构”侵蚀着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3.2.4 西方思潮的隐匿传播冲击着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
第四章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4.1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存在的问题
        4.1.1 引导手段“疏”“堵”不当
        4.1.2 引导制度不够完善
        4.1.3 引导法律尚不健全
        4.1.4 引导队伍建设不足
    4.2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存在问题的原因
        4.2.1 引导内容的复杂性影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
        4.2.2 引导载体的多样性影响高校舆情信息反馈的及时性
        4.2.3 引导主体的被动性影响高校网络道德建设的自觉性
第五章 改进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效果的对应策略
    5.1 构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防范体系
        5.1.1 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5.1.2 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双重认同
        5.1.3 及时回应现实问题以构建意识形态安全的民心基础
    5.2 健全高校网络舆情的汇集反馈机制
        5.2.1 建立舆情信息的汇集机制
        5.2.2 健全舆情信息的反馈机制
    5.3 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队伍建设机制
        5.3.1 构建一支高素质的网络舆情引导队伍
        5.3.2 培养一批有特色的意见领袖队伍
    5.4 实现高校网络舆情的媒体融合机制
        5.4.1 构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5.4.2 搭建情感的“桥梁”以提高意识形态亲和力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基本情况
    2.教育背景
    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3.1 发表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舆情研究综述: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J]. 左蒙,李昌祖.  情报杂志. 2017(10)
[2]网络舆情视域中的意识形态教育[J]. 王晖,田甜,高福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11)
[3]网络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研究[J]. 伍廉松.  教育评论. 2017(05)
[4]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现状述评[J]. 刘亚男.  情报杂志. 2017(05)
[5]高校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路径创新研究——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视角[J]. 武峥,孟宪平.  广西社会科学. 2017(03)
[6]网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再探[J]. 李治勇,李兴.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02)
[7]“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探析[J]. 王颖.  探索. 2016(06)
[8]社会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规律及其治理[J]. 张爱军.  社会科学研究. 2016(06)
[9]网络舆论场中党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J]. 黄丽萍.  浙江社会科学. 2016(09)
[10]自媒体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及对策[J]. 刘娜.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6(07)

博士论文
[1]几类网络舆情研判模型及应对策略研究[D]. 孙莉玲.东南大学 2016
[2]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研究[D]. 赵扬.东北师范大学 2016
[3]现代传媒条件下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D]. 张博.兰州大学 2015
[4]当前我国社会思潮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 谢成宇.华中师范大学 2014
[5]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D]. 王灵芝.中南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大学生网络舆情研究[D]. 李洁琼.渤海大学 2018
[2]我国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探究[D]. 王晨.江南大学 2018
[3]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治理研究[D]. 赵珂.广西师范大学 2018
[4]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研究[D]. 姜禾.辽宁工业大学 2018
[5]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研究[D]. 廖龙.武汉纺织大学 2018
[6]高校突发网络舆情应对与引导策略探究[D]. 盛创.安徽工业大学 2017
[7]大学生政治性网络舆情参与行为研究[D]. 闫明星.华中农业大学 2017
[8]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防控管理探究[D]. 杜姗.广西大学 2017
[9]网络舆情影响下大学生价值观引导策略研究[D]. 郭岩.太原理工大学 2017
[10]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研究[D]. 赵晓阳.沈阳工业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086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086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4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