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本科生学习适应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1 08:2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发展的新时期,进一步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建设一流大学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大学最基本的职能是“人才培养”,而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所以建设高水平的本科教育是目前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学习适应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因此探究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生学习适应性的情况及影响学习适应性的主要因素,对于建设一流的本科教育,打造“教育质量中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怎样调整自我来更好的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怎样有目标的学习和有方法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学习适应性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对高校本科生的研究相对较少,内容还需要进行补充。基于此,本文以普通高校本科生学习适应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量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归纳总结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基础,以此对学习适应性进行内涵和外延的剖析,并对可能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筛选,为实证研究的开展提供理论基础。其次,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编制普通高校本科生学习适应性问卷,并在全国范围内对本科生展开调查,以抽取的样本为调查对象,采用统计分析等方法和工具对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和统计推断,揭示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生...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研宄思路的整体框架与技术路线图??1.4.4主要研究内容??.
进入到大学阶段已存在的个人特点,包括以下??几类因素:一类是学生自身的因素,如性别、年龄、性格、爱好等;一类是家??庭背景因素,包括家庭观念、家长教育背景、家庭态度、父母教育方式等;再??一类就是学生入学前己有的能力和经验。@大学环境指的是对学生有影响的一切??人或物,主要包括大学的教学结构、学习氛围、师资力量、图书资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方式、人际交往、课外活动等。学生的产出则包括学习成绩、??知识和技能、态度和收获等方面的变化。??Inputs??Outcomes??图1-2奥斯汀的“IEO”模型??通过以上分析,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影响来自于“环境”,包括学校中的相关规定和制度、课程环境、??图书馆环境等,其次,还有来自学生的个人感知和认知。总体来说,学生的学??习是自身与环境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结果。其中,本科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以及他们的家庭背景和中小学的学习背景也会对这种作用产生影响,??这些外在表现一定程度上反应本科生学习适应能力。??根据对以上三个理论进行研宄和分析,“适应”无不充斥着学生的学习生活,??特别是在大学阶段,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本科生作为高等教育中的核心主体,??我们需要引起本科生学习适应性的重视。基于理论分析可知,本科生与变化的??课程环境、学校管理、教学方式相互作用和影响,这个过程中本科生是“顺应”,??即调整自身适应学习环境的改变,还是产生一些适应不良的现象,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宄和分析。??①吴宇.西北地区大一新生适应性及形成机制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3-4.??12??
?第3章问卷设计与调查????陆坡國???1〇-??\??S?\??:V??一?C。一?u。_??〇-?〇?0-^?0?n?n?〇?〇??T?I?1?i?I?!?!?I?l?(?1?iiiii*?ll?i?I?l?■?i?l?i?i??1?2?3?4?5?6?r?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元件狱碼??图3-1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的陡坡图??下表是“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转轴后的成份矩阵,基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第五个因素以及第六个因素只有1个题项,不符合因素分析的相关要求,因此,??考虑删除部分题项,进行第二次探索性因素分析。??表3-4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转轴后的成份矩阵??成份??题项????1?2?3?4?5?6??h?我学习自制力比较强?0.850?0.158?0.005?0.011?-0.012?0.103??b4我能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0.?760?0.?141?0.?089?0.?222?-0.?024?0.?172??b10预习或复习上课内容?0.757?0.032?0.108?0.027?0.087?0.230??b3?我有明确的学习目标?0.748?0.253?-0.001?0.052?0.?108?0.083??bn学习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〇??740?0.?133?0.?187?0.?091?0.?155?0.?068??b5我不需要别人来督促我学习?〇??715?0.?147?0.155?0.?190?-0.?186?0.01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一流”背景下“一流本科教育”改革的创新探索[J]. 蒋先玲. 北京教育(高教). 2019(12)
[2]基于SES调节下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学业适应性的影响[J]. 张天雪,马银琦.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9(05)
[3]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对主体教育者的启示[J]. 翟斌. 酒城教育. 2019(01)
[4]团体辅导对大学新生适应性的干预研究[J]. 廖明英.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5]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J]. 贾秀楠. 西部皮革. 2018(16)
[6]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调查分析[J]. 吴恩萍.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04)
[7]广州地区新疆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比较研究[J]. 刘剑霞. 教育教学论坛. 2018(19)
[8]大类分流后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及其对策研究——以上海大学为例[J]. 许静,杨秀君.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8(01)
[9]世纪之交的教育论争[J]. 王策三. 中国教育科学. 2017(04)
[10]从高考后撕书现象看应试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王梦瑶.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08)
博士论文
[1]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D]. 刘培军.上海师范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普通高校民族生学习状态研究[D]. 胡林燕.南昌大学 2018
[2]教育学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适应性研究[D]. 李菲菲.辽宁师范大学 2018
[3]少数民族骨干研究生学习适应性研究[D]. 李东昱.中央民族大学 2018
[4]西北地区大一新生适应性及形成机制研究[D]. 吴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5]校际交流生学习适应性调查研究[D]. 刘丹.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6
[6]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性研究[D]. 谢君婷.东北师范大学 2016
[7]大学一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D]. 李文琦.南京师范大学 2016
[8]数学专业新生学习适应性调查研究[D]. 陈巧珍.福建师范大学 2016
[9]大学生适应性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D]. 马梦瑄.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
[10]在宁高校留学生汉语学习适应性调查研究[D]. 蔡明月.南京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77729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研宄思路的整体框架与技术路线图??1.4.4主要研究内容??.
进入到大学阶段已存在的个人特点,包括以下??几类因素:一类是学生自身的因素,如性别、年龄、性格、爱好等;一类是家??庭背景因素,包括家庭观念、家长教育背景、家庭态度、父母教育方式等;再??一类就是学生入学前己有的能力和经验。@大学环境指的是对学生有影响的一切??人或物,主要包括大学的教学结构、学习氛围、师资力量、图书资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方式、人际交往、课外活动等。学生的产出则包括学习成绩、??知识和技能、态度和收获等方面的变化。??Inputs??Outcomes??图1-2奥斯汀的“IEO”模型??通过以上分析,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影响来自于“环境”,包括学校中的相关规定和制度、课程环境、??图书馆环境等,其次,还有来自学生的个人感知和认知。总体来说,学生的学??习是自身与环境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结果。其中,本科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以及他们的家庭背景和中小学的学习背景也会对这种作用产生影响,??这些外在表现一定程度上反应本科生学习适应能力。??根据对以上三个理论进行研宄和分析,“适应”无不充斥着学生的学习生活,??特别是在大学阶段,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本科生作为高等教育中的核心主体,??我们需要引起本科生学习适应性的重视。基于理论分析可知,本科生与变化的??课程环境、学校管理、教学方式相互作用和影响,这个过程中本科生是“顺应”,??即调整自身适应学习环境的改变,还是产生一些适应不良的现象,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宄和分析。??①吴宇.西北地区大一新生适应性及形成机制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3-4.??12??
?第3章问卷设计与调查????陆坡國???1〇-??\??S?\??:V??一?C。一?u。_??〇-?〇?0-^?0?n?n?〇?〇??T?I?1?i?I?!?!?I?l?(?1?iiiii*?ll?i?I?l?■?i?l?i?i??1?2?3?4?5?6?r?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元件狱碼??图3-1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的陡坡图??下表是“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转轴后的成份矩阵,基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第五个因素以及第六个因素只有1个题项,不符合因素分析的相关要求,因此,??考虑删除部分题项,进行第二次探索性因素分析。??表3-4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转轴后的成份矩阵??成份??题项????1?2?3?4?5?6??h?我学习自制力比较强?0.850?0.158?0.005?0.011?-0.012?0.103??b4我能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0.?760?0.?141?0.?089?0.?222?-0.?024?0.?172??b10预习或复习上课内容?0.757?0.032?0.108?0.027?0.087?0.230??b3?我有明确的学习目标?0.748?0.253?-0.001?0.052?0.?108?0.083??bn学习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〇??740?0.?133?0.?187?0.?091?0.?155?0.?068??b5我不需要别人来督促我学习?〇??715?0.?147?0.155?0.?190?-0.?186?0.01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一流”背景下“一流本科教育”改革的创新探索[J]. 蒋先玲. 北京教育(高教). 2019(12)
[2]基于SES调节下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学业适应性的影响[J]. 张天雪,马银琦.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9(05)
[3]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对主体教育者的启示[J]. 翟斌. 酒城教育. 2019(01)
[4]团体辅导对大学新生适应性的干预研究[J]. 廖明英.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5]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J]. 贾秀楠. 西部皮革. 2018(16)
[6]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调查分析[J]. 吴恩萍.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04)
[7]广州地区新疆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比较研究[J]. 刘剑霞. 教育教学论坛. 2018(19)
[8]大类分流后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及其对策研究——以上海大学为例[J]. 许静,杨秀君.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8(01)
[9]世纪之交的教育论争[J]. 王策三. 中国教育科学. 2017(04)
[10]从高考后撕书现象看应试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王梦瑶.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08)
博士论文
[1]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D]. 刘培军.上海师范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普通高校民族生学习状态研究[D]. 胡林燕.南昌大学 2018
[2]教育学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适应性研究[D]. 李菲菲.辽宁师范大学 2018
[3]少数民族骨干研究生学习适应性研究[D]. 李东昱.中央民族大学 2018
[4]西北地区大一新生适应性及形成机制研究[D]. 吴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5]校际交流生学习适应性调查研究[D]. 刘丹.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6
[6]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性研究[D]. 谢君婷.东北师范大学 2016
[7]大学一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D]. 李文琦.南京师范大学 2016
[8]数学专业新生学习适应性调查研究[D]. 陈巧珍.福建师范大学 2016
[9]大学生适应性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D]. 马梦瑄.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
[10]在宁高校留学生汉语学习适应性调查研究[D]. 蔡明月.南京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777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277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