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对话德育实现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1 01:09
  高校德育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既是最古老的问题,又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焦点。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越来越凸显出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当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校的德育工作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即忽视学生道德学习的主动性,漠视品德内化的规律,一味强调“独白式”的道德说教和理论灌输。学生作为德育主体的地位被忽视。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被物化为工具,只强调工具性,价值取向功利化,丧失“人本”理念;教师和学生的话语权遭到剥夺,德育教学中出现了“失语”现象;德育针对性不强,德育无法使得内化与外化相统一,造成大学生知行不一,德育实效性不强。为了...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1.4.1 选题可能的创新点
        1.4.2 研究内容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高校对话德育概述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德育
        2.1.2 对话
        2.1.3 高校对话德育
    2.2 高校对话德育的特征及其功能
        2.2.1 高校对话德育的特征
            2.2.1.1 民主平等性
            2.2.1.2 沟通理解性
            2.2.1.3 开放性
            2.2.1.4 自我建构性
        2.2.2 高校对话德育的功能
            2.2.2.1 促进学生发展
            2.2.2.2 强化道德养成
            2.2.2.3 增强学生主体性
    2.3 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基础
        2.3.1 建构主义理论
        2.3.2 交往理论
        2.3.3 德育及思想政治教育部分理论
    2.4 实现高校对话德育的必要性
        2.4.1 构建人本型德育模式的需要
        2.4.2 构建平等型德育模式的需要
        2.4.3 构建沟通型德育模式的需要
        2.4.4 构建和谐型德育模式的需要
第3章 当前高校对话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3.1 当前高校对话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 德育工具化;价值取向功利化
        3.1.2 漠视德育工作;德育工作者有心无力
        3.1.3 忽视德育针对性;大学生知行不一
        3.1.4 无视学生主体性;灌输式德育仍占主导
    3.2 原因分析
        3.2.1 客观原因
        3.2.2 主观原因
第4章 高校对话德育实现路径探析
    4.1 夯实对话基石
        4.1.1 消解“独白”式德育
        4.1.2 培养对话意识
        4.1.3 建构对话条件
    4.2 回归生活世界
        4.2.1 德育目标回归“生活世界”
        4.2.2 德育内容回归生活世界
        4.2.3 遏止“生活世界殖民化”
    4.3 重构师生关系
        4.3.1 转变师生角色关系
        4.3.2 提升德育工作者素质
    4.4 确保以人为本
        4.4.1 统一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4.4.2 弱化工具理性
        4.4.3 加强网络德育
        4.4.4 培养学生主体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有关高校德育工作的调查问卷
附录 B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校德育对话的特征和途径[J]. 余玲芝.  教育科学研究. 2010(11)
[2]功利化大学德育观的批判与超越[J]. 王学川.  高校教育管理. 2010(04)
[3]用对话开启新型的师生关系[J]. 赵娟,陈洪峰.  学园. 2010(03)
[4]论“对话”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 崔学森.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5]论对话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J]. 丁伟民.  中国电力教育. 2010(07)
[6]保罗·弗莱雷的对话式教学思想对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的启示[J]. 赵杰.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03)
[7]论高校对话式德育的实现[J]. 周娟娟,梁臣凤.  科学教育. 2009(01)
[8]道德教育话语权探析[J]. 陈飞.  现代大学教育. 2009(01)
[9]主体间性视野下高校师生关系的异化与建构[J]. 蒋文昭.  教育探索. 2009(01)
[10]高校辅导员的“对话式”思想政治教育[J]. 郑朝静.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6)



本文编号:32770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2770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0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