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立高校两级领导体制的变迁、创新与建议
发布时间:2021-07-27 18:24
高校的发展和建设应该是学校政治工作和行政工作协同推进的,党委力量和行政力量都是高校发展的重要保障,与此同时高校二级学院的发展是实现高校总体发展目标的基础支撑,从学校发展角度来说,一方面院级工作要配合校级工作,贯彻落实校级党政领导的决策,另一方面党委班子和行政班子要互相协调,以实现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对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支撑。我国公立高校两级领导体制的变迁受政治因素的影响较大,现行院校两级领导体制是不同的,分别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党政共同负责制,但这种存在差异的两级领导体制又具有着内在联系,两种刚性的制度规范保证了院校两级的分工协作。除此之外,高校两级领导体制运作过程的能动性和自主性也是实现两级领导体制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然而体制的差异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也导致了运行过程中的问题,由于院校两级领导体制中,党委书记角色的不同,学院党委书记对自身定位认识不清,造成党政联席会议落实不到位、党委班子缺乏沟通、党委班子职权未充分履行等问题。就此,本文具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第一部分,根据具体时间节点把高校领导体制划分成多个阶段,从院校两级分别梳理公立高校领导体制的历史脉络,由此分析得出...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前人研究
1.2.1 关于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研究
1.2.2 关于党政共同负责制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公立高校领导体制的历史脉络
2.1 公立高校校级领导体制的历史变迁
2.1.1 校长负责制
2.1.2 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2.1.3 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2.1.4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
2.1.5 试行校长负责制
2.1.6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2.2 公立高校院级领导体制的历史变迁
2.2.1 院长负责制
2.2.2 校长领导下的院务委员会负责,院党委保证监督
2.2.3 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分工负责制
2.2.4 院长负责,院党委保证监督
2.2.5 党政共同负责制
第三章 差异与协作:两级领导体制的现实创新
3.1 两级领导体制的制度差异
3.1.1 校级层面: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
3.1.2 院级层面:党政共同负责
3.2 两级领导体制的制度协作
3.2.1 高校管理需要分工协作
3.2.2 制度化渠道是两级领导体制分工协作的基础
3.2.3 党政共同负责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延伸和支撑
第四章 能动与自主:两级领导体制的柔性运作
4.1 能动性与自主性发挥的主客观因素
4.1.1 中国高等教育的运行逻辑
4.1.2 能动性与自主性发挥的主客观因素
4.2 两级领导体制柔性运作的能动性和自主性体现
4.2.1 权力位阶的可变动性
4.2.2 一人两职
4.2.3 特殊情形
第五章 问题与措施:两级领导体制的完善建议
5.1 党政共同负责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5.1.1 党政联席会议落实不到位
5.1.2 党政班子缺乏沟通
5.1.3 党委班子职权未充分履行
5.2 进一步完善党政共同负责制的措施
5.2.1 强化校级领导对学院工作的指导与监督
5.2.2 明确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作用
5.2.3 重视院级党委班子的决策、监督职责
5.2.4 发挥学院师生的共同监督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现代大学制度视阈下的高校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研究[J]. 苏嶙,白帆. 课程教育研究. 2018(02)
[2]高校基层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段思夏.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02)
[3]校长管理专业化与我国大学校内领导体制的完善[J]. 钟伟军. 高校教育管理. 2016(06)
[4]高校综合改革视角下党政共同负责制实现路径[J]. 刘运玺,崔益虎. 高校教育管理. 2016(04)
[5]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思考与建议[J]. 吴敬东. 湖北社会科学. 2016(06)
[6]关于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几点认识[J]. 郭明凯. 商. 2015(45)
[7]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与现代大学制度[J]. 管培俊. 中国高等教育. 2015(Z3)
[8]新时期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研究[J]. 陈章龙.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5(07)
[9]关于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几点思考[J]. 郑沈芳. 思想理论教育. 2015(05)
[10]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必要性[J]. 颜吾佴.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5(04)
博士论文
[1]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研究[D]. 张文学.中国地质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大学治理视角下党委书记角色研究[D]. 刘单单.东北大学 2013
[2]大学党委书记的角色及素质研究[D]. 孙志强.兰州大学 2013
[3]我国当代大学领导体制下党委书记角色探析[D]. 关莹.东北大学 2009
[4]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研究[D]. 李庄.中共中央党校 2007
本文编号:3306309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前人研究
1.2.1 关于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研究
1.2.2 关于党政共同负责制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公立高校领导体制的历史脉络
2.1 公立高校校级领导体制的历史变迁
2.1.1 校长负责制
2.1.2 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2.1.3 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2.1.4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
2.1.5 试行校长负责制
2.1.6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2.2 公立高校院级领导体制的历史变迁
2.2.1 院长负责制
2.2.2 校长领导下的院务委员会负责,院党委保证监督
2.2.3 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分工负责制
2.2.4 院长负责,院党委保证监督
2.2.5 党政共同负责制
第三章 差异与协作:两级领导体制的现实创新
3.1 两级领导体制的制度差异
3.1.1 校级层面: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
3.1.2 院级层面:党政共同负责
3.2 两级领导体制的制度协作
3.2.1 高校管理需要分工协作
3.2.2 制度化渠道是两级领导体制分工协作的基础
3.2.3 党政共同负责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延伸和支撑
第四章 能动与自主:两级领导体制的柔性运作
4.1 能动性与自主性发挥的主客观因素
4.1.1 中国高等教育的运行逻辑
4.1.2 能动性与自主性发挥的主客观因素
4.2 两级领导体制柔性运作的能动性和自主性体现
4.2.1 权力位阶的可变动性
4.2.2 一人两职
4.2.3 特殊情形
第五章 问题与措施:两级领导体制的完善建议
5.1 党政共同负责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5.1.1 党政联席会议落实不到位
5.1.2 党政班子缺乏沟通
5.1.3 党委班子职权未充分履行
5.2 进一步完善党政共同负责制的措施
5.2.1 强化校级领导对学院工作的指导与监督
5.2.2 明确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作用
5.2.3 重视院级党委班子的决策、监督职责
5.2.4 发挥学院师生的共同监督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现代大学制度视阈下的高校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研究[J]. 苏嶙,白帆. 课程教育研究. 2018(02)
[2]高校基层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段思夏.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02)
[3]校长管理专业化与我国大学校内领导体制的完善[J]. 钟伟军. 高校教育管理. 2016(06)
[4]高校综合改革视角下党政共同负责制实现路径[J]. 刘运玺,崔益虎. 高校教育管理. 2016(04)
[5]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思考与建议[J]. 吴敬东. 湖北社会科学. 2016(06)
[6]关于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几点认识[J]. 郭明凯. 商. 2015(45)
[7]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与现代大学制度[J]. 管培俊. 中国高等教育. 2015(Z3)
[8]新时期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研究[J]. 陈章龙.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5(07)
[9]关于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几点思考[J]. 郑沈芳. 思想理论教育. 2015(05)
[10]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必要性[J]. 颜吾佴.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5(04)
博士论文
[1]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研究[D]. 张文学.中国地质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大学治理视角下党委书记角色研究[D]. 刘单单.东北大学 2013
[2]大学党委书记的角色及素质研究[D]. 孙志强.兰州大学 2013
[3]我国当代大学领导体制下党委书记角色探析[D]. 关莹.东北大学 2009
[4]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研究[D]. 李庄.中共中央党校 2007
本文编号:33063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306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