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政课”教育实验中的运用研究 ——以云南大学“思政课教育实验班”为个案
发布时间:2021-08-04 14:1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心理学的某些理论和方法可以为“思政课”教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05方案”和“15方案”提出,把心理学运用到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具有必要性,这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包括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政策依据。“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在高校“思政课”中运用积极心理学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本文以云南大学“思政课”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借鉴和汲取心理学的某些理论和方法,探讨将积极心理学运用到“思政课”教育教学之中对教学实效性产生哪些影响,影响的结果如何。经过实证研究与分析,发现将积极心理学运用到“思政课”教学之中能够提高“思政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具体表现在课堂氛围的积极变化、教学满意度的提高以及学习效果的增强,同时也影响了大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增强其政治价值观认同。研究的结论表明,积极心理学运用到高校“思政课”中可以有效的影响教学实效性。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运用一方面是通过改变课堂氛围,从而影响大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进而影响“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另一方...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公因子碎石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育实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三大规律”[J]. 鄢显俊. 中国高等教育. 2017(17)
[2]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发展的若干思考[J]. 张耀灿. 思想理论教育. 2017(07)
[3]把握“六个结合” 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J]. 丁俊萍.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06)
[4]守正出新,在改进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J]. 艾四林,康沛竹.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7(03)
[5]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更新与方法创新[J]. 刘社欣,古晓兰.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7(03)
[6]运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缘由、限度及对策[J]. 李海波,旷晓霞. 学术论坛. 2017(01)
[7]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国家认同[J]. 陈锡敏. 教学与研究. 2017(02)
[8]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合的若干问题辨析[J]. 李梁. 思想理论教育. 2017(02)
[9]“洋八股”与硕士论文写作规范[J]. 鄢显俊.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7(01)
[10]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几点思考[J]. 郑萼.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01)
博士论文
[1]积极心理学刍议[D]. 陈幼堂.武汉大学 2012
[2]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 任俊.南京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 谢书楠.西南大学 2012
[2]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 王文思.南京师范大学 2012
[3]关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实践途径研究[D]. 刘小戈.东北师范大学 2007
[4]积极心理学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D]. 乾润梅.华中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21844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公因子碎石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育实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三大规律”[J]. 鄢显俊. 中国高等教育. 2017(17)
[2]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发展的若干思考[J]. 张耀灿. 思想理论教育. 2017(07)
[3]把握“六个结合” 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J]. 丁俊萍.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06)
[4]守正出新,在改进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J]. 艾四林,康沛竹.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7(03)
[5]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更新与方法创新[J]. 刘社欣,古晓兰.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7(03)
[6]运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缘由、限度及对策[J]. 李海波,旷晓霞. 学术论坛. 2017(01)
[7]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国家认同[J]. 陈锡敏. 教学与研究. 2017(02)
[8]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合的若干问题辨析[J]. 李梁. 思想理论教育. 2017(02)
[9]“洋八股”与硕士论文写作规范[J]. 鄢显俊.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7(01)
[10]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几点思考[J]. 郑萼.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01)
博士论文
[1]积极心理学刍议[D]. 陈幼堂.武汉大学 2012
[2]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 任俊.南京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 谢书楠.西南大学 2012
[2]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 王文思.南京师范大学 2012
[3]关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实践途径研究[D]. 刘小戈.东北师范大学 2007
[4]积极心理学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D]. 乾润梅.华中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218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321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