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思想培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5 14:09
互联网带给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均等的,每一个身处互联网行业发展中的企业都有机会在互联网中成就自己。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互联网+”计划,各行各业都看到了明确的政策信号,竞相投入互联网的怀抱,谋求转型发展道路,创造新的经济形态。在世界范围内,“互联网+”也掀起了一股传统产业更新升级的热潮。随着“互联网+”大潮的汹涌来袭,许多传统行业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互联网+”套路,迎来了鱼跃龙门的机会。这表明:只有那些善于发现、勇于创新,并且抓住机遇的人,才可能会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满载而归。创新是“互联网+”时代的根本驱动,创新需求的逐步提升,创新机会的不断增加,势必会联动创业时代的到来,给真正有创业梦想的人提供更宽广的平台。大学生凭借自身独特的思维模式、求知热情以及强大的网络资源整合能力,通过“互联网+”赋予其在创业环境、创业思维和创业路径等方面的新空间和新动能,逐步参与到网络创业的庞大队伍中,并迅速成为了“互联网+”时代创业形势的中坚力量。诚然,从“创业理想”跨越到“创业现实”必将征途漫漫。思想决定行动,思想是创业的活力源泉。只有把创业思想植根于大学生的内心,才能形成创业的自觉而非一...
【文章来源】: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1.1.1 选题的缘由
1.1.2 选题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空间的拓展
2.1 “互联网+”时代创业的形势分析
2.1.1 “互联网+”的本质
2.1.2 “互联网+”时代创业的优势
2.1.3 “互联网+”时代创业的瓶颈
2.2 大学生创业的独特性
2.2.1 创业本钱:知识资源
2.2.2 创业动能:批判思维
2.2.3 创业模式:“粉丝”优势
2.3 “互联网+”时代赋予大学生创业新空间
2.3.1 创业环境的优化
2.3.2 创业思维的转型
2.3.3 创业路径的变革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思想的科学内涵
3.1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思想的涵义
3.2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思想的主要构成要素
3.2.1 创业理想
3.2.2 创业价值观
3.2.3 创业品质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思想培育的阻力
4.1 社会创业管理弊端
4.1.1 扶持政策定位失当
4.1.2 创业成果转化不畅
4.1.3 法律制度基础单薄
4.2 高校创业教育滞后
4.2.1 教育观念保守
4.2.2 师资力量匮乏
4.2.3 实践教学虚化
4.3 个人创业观念障碍
4.3.1 就业认知偏差
4.3.2 竞争意识薄弱
4.3.3 心理品质缺陷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思想的培育路径
5.1 完善“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思想生成的制度环境
5.1.1 丰富创业政策理念
5.1.2 强化政府服务导向
5.1.3 推动创业法治护航
5.2 增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思想培育的教育效果
5.2.1 着力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优势
5.2.2 全力推进创业师资力量的教育指导
5.2.3 积极拓宽创业理论转化的实践平台
5.3 提升“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思想需要的自我教育
5.3.1 重塑知识结构
5.3.2 平衡价值矛盾
5.3.3 筑牢信念基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情况及取得的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导向的大学生信息素养培育模式研究[J]. 张洪杰,郭小平. 情报科学. 2017(06)
[2]“互联网+”环境下创新创业信息平台构建研究——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例[J]. 赵军,杨克岩. 情报科学. 2016(05)
[3]科技价值与“互联网+”行动对创新创业的作用[J]. 郑文范,刘明伟.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4]新常态下融入“互联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J]. 徐松美,文雅,齐文娟.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5(05)
[5]“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创业模式选择与路径优化[J]. 徐明.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5(05)
[6]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培育刍议[J]. 孙国胜,张惠丽.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5(15)
[7]“互联网+金融”新业态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联度[J]. 何师元. 改革. 2015(07)
[8]“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内涵及主要内容[J]. 宁家骏. 电子政务. 2015(06)
[9]“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J]. 黄楚新,王丹. 新闻与写作. 2015(05)
[10]“互联网+X”的时代历史特征[J]. 姜奇平. 互联网周刊. 2015(08)
硕士论文
[1]创业教育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陈世君.南昌大学 2010
[2]高校创业教育目标及其实现[D]. 曾成.中南大学 2007
[3]大学生创业模式研究[D]. 王巍.吉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23891
【文章来源】: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1.1.1 选题的缘由
1.1.2 选题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空间的拓展
2.1 “互联网+”时代创业的形势分析
2.1.1 “互联网+”的本质
2.1.2 “互联网+”时代创业的优势
2.1.3 “互联网+”时代创业的瓶颈
2.2 大学生创业的独特性
2.2.1 创业本钱:知识资源
2.2.2 创业动能:批判思维
2.2.3 创业模式:“粉丝”优势
2.3 “互联网+”时代赋予大学生创业新空间
2.3.1 创业环境的优化
2.3.2 创业思维的转型
2.3.3 创业路径的变革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思想的科学内涵
3.1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思想的涵义
3.2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思想的主要构成要素
3.2.1 创业理想
3.2.2 创业价值观
3.2.3 创业品质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思想培育的阻力
4.1 社会创业管理弊端
4.1.1 扶持政策定位失当
4.1.2 创业成果转化不畅
4.1.3 法律制度基础单薄
4.2 高校创业教育滞后
4.2.1 教育观念保守
4.2.2 师资力量匮乏
4.2.3 实践教学虚化
4.3 个人创业观念障碍
4.3.1 就业认知偏差
4.3.2 竞争意识薄弱
4.3.3 心理品质缺陷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思想的培育路径
5.1 完善“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思想生成的制度环境
5.1.1 丰富创业政策理念
5.1.2 强化政府服务导向
5.1.3 推动创业法治护航
5.2 增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思想培育的教育效果
5.2.1 着力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优势
5.2.2 全力推进创业师资力量的教育指导
5.2.3 积极拓宽创业理论转化的实践平台
5.3 提升“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思想需要的自我教育
5.3.1 重塑知识结构
5.3.2 平衡价值矛盾
5.3.3 筑牢信念基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情况及取得的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导向的大学生信息素养培育模式研究[J]. 张洪杰,郭小平. 情报科学. 2017(06)
[2]“互联网+”环境下创新创业信息平台构建研究——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例[J]. 赵军,杨克岩. 情报科学. 2016(05)
[3]科技价值与“互联网+”行动对创新创业的作用[J]. 郑文范,刘明伟.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4]新常态下融入“互联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J]. 徐松美,文雅,齐文娟.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5(05)
[5]“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创业模式选择与路径优化[J]. 徐明.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5(05)
[6]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培育刍议[J]. 孙国胜,张惠丽.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5(15)
[7]“互联网+金融”新业态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联度[J]. 何师元. 改革. 2015(07)
[8]“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内涵及主要内容[J]. 宁家骏. 电子政务. 2015(06)
[9]“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J]. 黄楚新,王丹. 新闻与写作. 2015(05)
[10]“互联网+X”的时代历史特征[J]. 姜奇平. 互联网周刊. 2015(08)
硕士论文
[1]创业教育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陈世君.南昌大学 2010
[2]高校创业教育目标及其实现[D]. 曾成.中南大学 2007
[3]大学生创业模式研究[D]. 王巍.吉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238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323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