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条件下女大学生价值观念的矛盾冲突及其超越
发布时间:2021-08-06 18:3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一场深刻的经济变革,同时也是政治、文化乃至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娱乐产业化等对青年的成长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出现了多种矛盾与冲突并存的现状。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越来越多的女性获得了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高校女大学生的比例逐年攀升;同时,女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出现了新问题、新情况,产生了如自我意识价值回归传统、拜金拜物拜权主义流行、强调个人享受、沉迷低俗文化、人生职业价值缺失、功利性婚恋等价值观。这个集青年女性、知识分子于一身的特殊优秀群体,其价值走向如何?是否未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女大学生有明显的自豪感?拥有怎样的荣辱观、义利观?她们是如何看待爱情、婚姻、家庭的?是否具有为社会进步努力拼搏、认真工作的精神状态?能否很好的处理与同学、家人、同事的关系?是否能够欣赏、辨别、欣赏真善美?这些都将对她们人格的健全、学业的成才、事业的成功、家庭的幸福、乃至社会的和谐发展、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振兴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如何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成为了一个时代课题。以期引导女大学生不断...
【文章来源】: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价值观基本范畴的解读
2.1 价值与价值观的解析
2.1.1 价值的界定
2.1.2 价值观的涵义
2.2 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2.2.1 社会道德价值观
2.2.2 自我意识价值观
2.2.3 人际价值观
2.2.4 审美价值观
2.2.5 职业价值观
2.2.6 婚恋价值观
第三章 社会转型期女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
3.1 女大学生的特殊性
3.1.1 当代女大学生的特殊性
3.1.2 男女大学生的差异
3.2 女大学生价值观演变
3.2.1 五四时期的价值观
3.2.2 建国初期的价值观
3.2.3 改革开放以来至今的价值观
3.3 女大学生价值观的矛盾现状
3.3.1 集体奉献与个人索取并存的道德价值观
3.3.2 自我凸显与回归传统并存的自我意识价值观
3.3.3 追求和谐交往与相对自我封闭并存的人际价值观
3.3.4 追求真善美与沉迷低俗文化并存的审美价值观
3.3.5 积极自主创业与人生职业规划缺失并存的职业价值观
3.3.6 理想性与功利性并存的婚恋价值观
第四章 影响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因素
4.1 影响女大学生价值观的社会因素
4.1.1 经济市场化对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4.1.2 文化多元化对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4.2 影响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学校因素
4.2.1 学校风气对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4.2.2 学校教师言传身教对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4.2.3 学校女性学课程设置空缺对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4.2.4 学校女大学生群体因素对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4.3 影响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家庭因素
4.4 影响女大学生价值观的自我因素
4.4.1 主体价值选择对女大学生自身的影响
4.4.2 女大学生主体意识对自身的影响
第五章 市场经济体制下女大学生价值观矛盾的超越路径
5.1 构建和谐社会孕育女大学生价值观
5.1.1 巩固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社会评价标准
5.1.2 完善女学生公平接受高等教育公平就业的法律制度
5.1.3 发挥网络媒体引导女大学生价值观的优势
5.2 营造文化校园塑造女大学生价值观
5.2.1 坚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女大学生
5.2.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5.2.3 充实壮大女大学生在基层学生党员、干部中的力量
5.2.4 发挥高校教师率先垂范的作用
5.2.5 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制度、开展多项技能培训,为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宽广就业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5.2.6 加快女性学课程改革进程
5.2.7 开展适合女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人际、就业等特色心理辅导
5.3 营造温馨家庭环境引导女大学生价值观
5.3.1 父母重塑自身价值观
5.3.2 建立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
5.3.3 父母重视子女的高等的教育
5.4 培养女大学生的主体教育能力
5.4.1 鼓舞女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
5.4.2 倡导女大学生终身自我教育的体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提高企业保卫人员思想道德素质途径的探讨[J]. 崔荣生.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16)
[2]当代女大学生的婚恋观探析——以黄石地区为例[J]. 陈克娥.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1)
[3]女大学生婚恋价值取向探析[J]. 李瑾瑾.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1)
[4]校园文化建设视角下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形成与引导——对“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剖析[J]. 梁飞琴.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6(12)
[5]女研究生与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对比调查分析——以华中地区某高校为个案[J]. 刘庆.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6]婚恋观和恋爱现状: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比较研究——对南京市六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研究[J]. 杜林,风笑天. 青年探索. 2006(02)
[7]美女经济对女大学生价值观念的不利影响及对策分析[J]. 朱静,宋俊成.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1)
[8]我国女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历史轨迹[J]. 徐花萍. 煤炭高等教育. 2005(02)
[9]社会转型与转型社会的基本特征[J]. 林默彪. 社会主义研究. 2004(06)
[10]广西高校女大学生婚恋价值取向分析[J]. 韩广梅. 广西社会科学. 2004(09)
硕士论文
[1]当前女大学生考研现象的社会学探讨[D]. 李艳.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26268
【文章来源】: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价值观基本范畴的解读
2.1 价值与价值观的解析
2.1.1 价值的界定
2.1.2 价值观的涵义
2.2 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2.2.1 社会道德价值观
2.2.2 自我意识价值观
2.2.3 人际价值观
2.2.4 审美价值观
2.2.5 职业价值观
2.2.6 婚恋价值观
第三章 社会转型期女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
3.1 女大学生的特殊性
3.1.1 当代女大学生的特殊性
3.1.2 男女大学生的差异
3.2 女大学生价值观演变
3.2.1 五四时期的价值观
3.2.2 建国初期的价值观
3.2.3 改革开放以来至今的价值观
3.3 女大学生价值观的矛盾现状
3.3.1 集体奉献与个人索取并存的道德价值观
3.3.2 自我凸显与回归传统并存的自我意识价值观
3.3.3 追求和谐交往与相对自我封闭并存的人际价值观
3.3.4 追求真善美与沉迷低俗文化并存的审美价值观
3.3.5 积极自主创业与人生职业规划缺失并存的职业价值观
3.3.6 理想性与功利性并存的婚恋价值观
第四章 影响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因素
4.1 影响女大学生价值观的社会因素
4.1.1 经济市场化对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4.1.2 文化多元化对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4.2 影响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学校因素
4.2.1 学校风气对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4.2.2 学校教师言传身教对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4.2.3 学校女性学课程设置空缺对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4.2.4 学校女大学生群体因素对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4.3 影响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家庭因素
4.4 影响女大学生价值观的自我因素
4.4.1 主体价值选择对女大学生自身的影响
4.4.2 女大学生主体意识对自身的影响
第五章 市场经济体制下女大学生价值观矛盾的超越路径
5.1 构建和谐社会孕育女大学生价值观
5.1.1 巩固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社会评价标准
5.1.2 完善女学生公平接受高等教育公平就业的法律制度
5.1.3 发挥网络媒体引导女大学生价值观的优势
5.2 营造文化校园塑造女大学生价值观
5.2.1 坚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女大学生
5.2.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5.2.3 充实壮大女大学生在基层学生党员、干部中的力量
5.2.4 发挥高校教师率先垂范的作用
5.2.5 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制度、开展多项技能培训,为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宽广就业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5.2.6 加快女性学课程改革进程
5.2.7 开展适合女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人际、就业等特色心理辅导
5.3 营造温馨家庭环境引导女大学生价值观
5.3.1 父母重塑自身价值观
5.3.2 建立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
5.3.3 父母重视子女的高等的教育
5.4 培养女大学生的主体教育能力
5.4.1 鼓舞女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
5.4.2 倡导女大学生终身自我教育的体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提高企业保卫人员思想道德素质途径的探讨[J]. 崔荣生.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16)
[2]当代女大学生的婚恋观探析——以黄石地区为例[J]. 陈克娥.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1)
[3]女大学生婚恋价值取向探析[J]. 李瑾瑾.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1)
[4]校园文化建设视角下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形成与引导——对“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剖析[J]. 梁飞琴.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6(12)
[5]女研究生与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对比调查分析——以华中地区某高校为个案[J]. 刘庆.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6]婚恋观和恋爱现状: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比较研究——对南京市六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研究[J]. 杜林,风笑天. 青年探索. 2006(02)
[7]美女经济对女大学生价值观念的不利影响及对策分析[J]. 朱静,宋俊成.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1)
[8]我国女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历史轨迹[J]. 徐花萍. 煤炭高等教育. 2005(02)
[9]社会转型与转型社会的基本特征[J]. 林默彪. 社会主义研究. 2004(06)
[10]广西高校女大学生婚恋价值取向分析[J]. 韩广梅. 广西社会科学. 2004(09)
硕士论文
[1]当前女大学生考研现象的社会学探讨[D]. 李艳.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262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326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