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程实验教学信息化组织管理模式探索
发布时间:2021-08-19 13:03
食品产业飞速发展,对食品学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食品工程实验教学组织管理模式无法满足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分析了传统实验教学组织模式面临的问题,阐述了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融合网络系统、虚拟仿真、自媒体平台,实现实验资源优化、组织模式创新和平台开放共享,从而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和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的新模式,对食品学科实验教学改革创新具有参考意义。
【文章来源】: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0,39(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食品工程实验教学新需求
食品工程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网站管理中心、虚拟仿真系统和微信交流平台3个模块,管理系统由实验项目库、开放设备库、技术资料库、企业案例库、仿真项目库、在线试题库、科普实验库等7个资源模块作为支撑,可以实现专业实验选课、专业设备开放、竞赛项目开放、仿真试错实训、线上考试考核、通识科普开放及师生互动交流等功能。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实现了理论与实践、课堂与开放、虚拟与现实的有机融合和互动互通(见图2)。2.2 交互式网站管理中心建设与成效
虚拟仿真是一种可以实现与计算机虚拟系统进行人机互动的新型实验训练辅助手段。实验室基于多年教学素材积累和科研成果,联合软件开发机构,开发构建基于食品创新研究全链条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如图3所示,实验系统包括单元设备解析、生产线设计、新型技术认知等基础模块,食品新产品研发、食品安全溯源系统等工程模块,食品智能感官、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等科研模块在内的全产业链实验实训模块的虚拟仿真。通过虚拟系统与显示资源的互动互通,充分发挥了虚实结合、以虚促实的资源优势,对于提升平台的人才培养能力可以发挥积极作用[13]。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自由登录虚拟仿真系统,既有利于充分利用实验室的有限空间和资源,又有利于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活动,自主安排实验学习时间,满足学生自选课题和科研课题模式,从而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达到培养创新素质的目的。结合学院“工商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以食品全产业链认知、食品创新开发、科学与工程深度融合3个维度为着力点,构建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沉浸式”教学环境[14],通过虚实结合的实验手段破解实验时间长、工业实践不能试、出错代价高、实验考核不真实难题,拓展教学深度和广度,丰富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实验教学新模式探究[J]. 王唯,肖馨,赵一舟,陶成伟.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9(08)
[2]教育部:2019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J]. 基础教育课程. 2019(09)
[3]虚拟仿真实验在食品专业的作用[J]. 孙欣,张勇,马明,乔聚林.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8(03)
[4]开放性创新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J]. 袁哲,蔡印,牛立刚. 实验室科学. 2018(03)
[5]食品机械与设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宋贤良,叶盛英,司徒文贝,罗树灿.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8(03)
[6]基于“多元融合”的研究生管理模式探索[J]. 蒋丹丹,吴佳佳,陈跃文.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7(10)
[7]高校第二课堂项目化管理研究[J]. 马健.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7(10)
[8]“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J]. 金丽梅,杨宏志,张春芝,李大鹏,刘海军,胡亚光. 实验室科学. 2017(02)
[9]食品加工开放实验室建设研究[J]. 孙卫青,马静,江洪波.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7(02)
[10]基于多层次学生创新竞赛的食品工程实验室开放模式探索[J]. 陈跃文,蒋丹丹,陈杰,朱炫.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6(12)
本文编号:3351463
【文章来源】: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0,39(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食品工程实验教学新需求
食品工程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网站管理中心、虚拟仿真系统和微信交流平台3个模块,管理系统由实验项目库、开放设备库、技术资料库、企业案例库、仿真项目库、在线试题库、科普实验库等7个资源模块作为支撑,可以实现专业实验选课、专业设备开放、竞赛项目开放、仿真试错实训、线上考试考核、通识科普开放及师生互动交流等功能。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实现了理论与实践、课堂与开放、虚拟与现实的有机融合和互动互通(见图2)。2.2 交互式网站管理中心建设与成效
虚拟仿真是一种可以实现与计算机虚拟系统进行人机互动的新型实验训练辅助手段。实验室基于多年教学素材积累和科研成果,联合软件开发机构,开发构建基于食品创新研究全链条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如图3所示,实验系统包括单元设备解析、生产线设计、新型技术认知等基础模块,食品新产品研发、食品安全溯源系统等工程模块,食品智能感官、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等科研模块在内的全产业链实验实训模块的虚拟仿真。通过虚拟系统与显示资源的互动互通,充分发挥了虚实结合、以虚促实的资源优势,对于提升平台的人才培养能力可以发挥积极作用[13]。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自由登录虚拟仿真系统,既有利于充分利用实验室的有限空间和资源,又有利于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活动,自主安排实验学习时间,满足学生自选课题和科研课题模式,从而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达到培养创新素质的目的。结合学院“工商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以食品全产业链认知、食品创新开发、科学与工程深度融合3个维度为着力点,构建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沉浸式”教学环境[14],通过虚实结合的实验手段破解实验时间长、工业实践不能试、出错代价高、实验考核不真实难题,拓展教学深度和广度,丰富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实验教学新模式探究[J]. 王唯,肖馨,赵一舟,陶成伟.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9(08)
[2]教育部:2019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J]. 基础教育课程. 2019(09)
[3]虚拟仿真实验在食品专业的作用[J]. 孙欣,张勇,马明,乔聚林.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8(03)
[4]开放性创新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J]. 袁哲,蔡印,牛立刚. 实验室科学. 2018(03)
[5]食品机械与设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宋贤良,叶盛英,司徒文贝,罗树灿.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8(03)
[6]基于“多元融合”的研究生管理模式探索[J]. 蒋丹丹,吴佳佳,陈跃文.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7(10)
[7]高校第二课堂项目化管理研究[J]. 马健.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7(10)
[8]“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J]. 金丽梅,杨宏志,张春芝,李大鹏,刘海军,胡亚光. 实验室科学. 2017(02)
[9]食品加工开放实验室建设研究[J]. 孙卫青,马静,江洪波.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7(02)
[10]基于多层次学生创新竞赛的食品工程实验室开放模式探索[J]. 陈跃文,蒋丹丹,陈杰,朱炫.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6(12)
本文编号:33514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351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