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中国留美女研究生STEM身份认同的质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2 08:22
  近年来,女性在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内的贡献已经逐渐到社会的认可,然而,她们在STEM专业中的参与度并未得到与之能力相匹配的改善,女性在STEM领域中的遗漏现象依然存在。为此,各国际组织都在为女性发声,呼吁相关机构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更多的女性建构起稳定的STEM身份认同。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来影响她们的STEM身份认同呢?或者说哪些因素能够对女性的STEM身份认同产生影响呢?这是本文力图解决的问题。出于STEM身份认同的主观性特点,本文采取了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20名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中国留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应用了集体案例研究与扎根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细致详实地呈现了中国留美女研究生在STEM领域中的经历与体验,并进而整理出影响女性STEM身份认同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本文发现,第一,女性对个体自我的认识更易形成身份知觉适应,而对性别自我的认知更易形成身份知觉威胁。其中家人和老师的良性引导和正面评价能够对女性STEM身份认同产生积极影响,而家庭责任及性别刻板印象会消极地影响她们的STEM身份。第二,女性对STEM身份认同的情感反馈主要源于自我表现与外部期...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留美女研究生STEM身份认同的质性研究


女性STEM身份认同的分析框架

交叉关系,身份,影响因素,外部环境


79括社会文化对男女性别差异的刻板印象以及社会文化所推崇的女性形象。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的具体内容如下图4.1所示。图4.1:STEM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至此,由研究结果部分所呈现的内容不难分析得出,以上六个内部核心维度与外部环境和经历之间并非一一对应,而是呈现一种错综复杂的交叉关系。例如,如果个体内化了导师的正面评价,那么就会形成自己的能力与本专业相适应的知觉,从而获得自身与STEM群体更加紧密的连接;再如,如果个体知觉到了父母对自己专业追求的支持与对其价值的认可,那么她们便会更加容易肯定自身的STEM身份。可见,来自不同方面的外部因素都能够使个体适应自己对STEM身份认同的知觉决策,同样地,它们也能够引起个体或愉悦或痛苦的情绪或者改变女性们学习STEM专业的意愿态度。事实上,对于大多女性来说,她们并不会将学习和生活分剥开来,尤其是对于求学在外的留学生,她们的生活起居几乎全部要自己安排与处理,所以无论课业内外的经历往往都会影响她们对于整体STEM学习工作环境的认知、情感和意志。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不可断裂地理解

因素,外部因素,身份,女性


80哪些经历能够帮助这个“STEM遗漏管道”进行修复以及哪些因素会加速更多优秀女性的流失。因此,综合来看,我们解决的是哪些方面的环境与经验可能会通过六个维度的内部因素对中国留美女性学生STEM身份认同的建构过程产生影响。如下图4.2所示,它包括两个方向的作用,消极的和积极的。图4.2:影响女性STEM身份认同的因素(结合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信仰教育路径研究[J]. 杨新莹.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9(23)
[2]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机制研究[J]. 李立,柳青,赵亮,赵阳.  课程教育研究. 2019(47)
[3]认知能够凌驾于意志和情感之上吗?——“知情意”排序的解构与重构[J]. 刘清平.  社会科学家. 2017(01)
[4]同伴压力研究述评[J]. 李霈.  校园心理. 2016(04)
[5]“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教育运动的本质反思与实践问题——对话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Nashon教授[J]. 李雁冰.  全球教育展望. 2014(11)
[6]美国STEM教育的困境与走向——《美国竞争力与创新力》报告述评[J]. 李函颖.  比较教育研究. 2014(05)
[7]论教育研究方法的一个新走向——质性研究[J]. 曹俊怀.  基础教育研究. 2013(06)
[8]公民宗教:现代政治的秘密保障[J]. 孙向晨.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9]身份认同研究综述[J]. 张淑华,李海莹,刘芳.  心理研究. 2012(01)
[10]农民工身份认同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例[J]. 王铮.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0(06)

博士论文
[1]大学生角色认同实证研究[D]. 周永康.西南大学 2008
[2]上海大学生基督徒的身份认同及成因分析[D]. 华桦.华东师范大学 2007
[3]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 任俊.南京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理性与感性的调和[D]. 蔺皓明.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
[2]高中生非智力因素与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相关性研究[D]. 黄星烨.南京师范大学 2017
[3]大学生村官的身份认同研究[D]. 张舜.华东政法大学 2010
[4]农民工社会认同的特点研究[D]. 夏四平.西南大学 2008
[5]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困境的社会学分析[D]. 邹英.吉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938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3938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7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