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困境及破解策略探究
发布时间:2021-09-22 17:29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国家和社会的希望。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巩固。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普及,为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提供了便利,成为当下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文化的重要载体。但是,各式各样的新媒体在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信息文化的同时也促使我国的信息文化环境愈加的开放和复杂,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文化输出和意识形态渗透的提供了平台,加剧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形势。同时,也在客观上增加了大学生文化和价值选择的难度,成为影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新变量。因此,全面探析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因素、探究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困境、建构困境破解的策略对提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包括四部分:新媒体时代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相关概念解读。此部分主要对新媒体、主流意识形态、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等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解读,同时对新媒体时代的特征和意识形态认同的特点进行了一定的阐述。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一、新媒体时代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相关概念解读
(一)新媒体相关概念解读
(二)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概述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因素探析
(一)环境因素
(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因素
(三)大学生自身因素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困境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外在困境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实践困境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内在困境
四、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困境的破解策略
(一)建设积极的信息传播环境
(二)提升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实效性
(三)引导大学生提升自身素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舆情异质种群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及消解机制[J]. 王永友,黄扬琦.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2]蕴底气、涵生气、接地气: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三转化”[J]. 王永友,龚春燕. 湖北社会科学. 2018(07)
[3]判断主流意识形态边缘化危机的“三重”标尺[J]. 王永友,耿春晓. 思想教育研究. 2018(02)
[4]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边缘化危机及消解策略[J]. 王永友,耿春晓.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困境与机制构建[J]. 王永友,宁友金. 邓小平研究. 2017(05)
[6]论网络治理法治化的正当性、路径及建议[J]. 徐家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7]微媒体背景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改进策略[J]. 于桂花,张士军.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18)
[8]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J]. 丁忠甫.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7(06)
[9]大数据助力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及提升路径[J]. 付安玲,张耀灿.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6(05)
[10]论当代青年教师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逻辑演进[J]. 王磊.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6(04)
硕士论文
[1]“微时代”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D]. 雷江凤.重庆师范大学 2016
[2]“90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D]. 杨晓倩.河南师范大学 2015
[3]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D]. 炊钊.辽宁师范大学 2014
[4]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D]. 王玲.福建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04119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一、新媒体时代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相关概念解读
(一)新媒体相关概念解读
(二)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概述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因素探析
(一)环境因素
(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因素
(三)大学生自身因素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困境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外在困境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实践困境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内在困境
四、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困境的破解策略
(一)建设积极的信息传播环境
(二)提升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实效性
(三)引导大学生提升自身素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舆情异质种群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及消解机制[J]. 王永友,黄扬琦.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2]蕴底气、涵生气、接地气: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三转化”[J]. 王永友,龚春燕. 湖北社会科学. 2018(07)
[3]判断主流意识形态边缘化危机的“三重”标尺[J]. 王永友,耿春晓. 思想教育研究. 2018(02)
[4]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边缘化危机及消解策略[J]. 王永友,耿春晓.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困境与机制构建[J]. 王永友,宁友金. 邓小平研究. 2017(05)
[6]论网络治理法治化的正当性、路径及建议[J]. 徐家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7]微媒体背景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改进策略[J]. 于桂花,张士军.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18)
[8]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J]. 丁忠甫.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7(06)
[9]大数据助力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及提升路径[J]. 付安玲,张耀灿.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6(05)
[10]论当代青年教师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逻辑演进[J]. 王磊.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6(04)
硕士论文
[1]“微时代”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D]. 雷江凤.重庆师范大学 2016
[2]“90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D]. 杨晓倩.河南师范大学 2015
[3]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D]. 炊钊.辽宁师范大学 2014
[4]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D]. 王玲.福建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041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404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