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课程思政”三问:本质、界域和实践

发布时间:2021-10-18 19:05
  学术界对"课程思政"的概念所指认识不一,存在"课程类型说""教育理念说""思政方法说""教学体系说""实践活动说"和"多重属性说"等观点。"课程思政"的本质和内核是立德树人,而其要义在于育人与育才的齐头并进和辩证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非思政课程皆需落实"课程思政",以形成育人和育才的协同效应。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非思政课程,既各自独立,又彼此依存。课程思政要杜绝非思政课程的思政化改造,也要杜绝思政课程的非思政化改造。 

【文章来源】:现代教育管理. 2020,(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本质之问:“课程思政”究竟是何物
    (一)“课程思政”的代表性界说
    (二)“课程思政”的本质
二、界域之问:哪些课程需要“课程思政”
    (一)非思政课程必须“课程思政”
    (二)“思政课程”更要“课程思政”
三、实践之问: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协同共生
    (一)客观承认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各类课程的相互独立性
    (二)牢牢抓住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各类课程的相互依存性
    (三)找准找对政治理论课与其他各类课程协同共生的发力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与实现路径的探索[J]. 何玉海.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9(10)
[2]怎样加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对话高校六位思政课教师[J]. 唐景莉,李石纯.  中国高等教育. 2019(09)
[3]深化“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着力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J]. 韩宪洲.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2)
[4]“课程思政”:涵义、理念、问题与对策[J]. 赵继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9(02)
[5]“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同向同行[J]. 万林艳,姚音竹.  中国大学教学. 2018(12)
[6]关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辩证关系的思考[J]. 赵继伟.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8(05)
[7]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三个着力点[J]. 成桂英.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8(09)
[8]高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的若干思考[J]. 刘承功.  思想理论教育. 2018(06)
[9]关于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思考[J]. 石丽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10)
[10]“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 邱仁富.  思想教育研究. 2018(04)



本文编号:34433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4433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9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