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路径优化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5 08:49
  在"获得感"思维的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需更注重实效性。鉴于此,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路径优化为研究主题,通过问卷和实证法对在校大学生关于思政课程内容的获得感进行调研。研究发现,思政课程内容的获得感评分较高,正面反映了在校大学生良好的思想状况趋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影响因素中,变量信念理想、爱国主义、社会道德素质、法制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会对"获得感"产生影响,但是其影响力也有着显著的区别。变量爱国主义的回归系数为0.309,其对"获得感"产生的影响最大,原因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接受度越高,产生的"获得感"就会越高,从侧面反映了爱国主义的重要性。 

【文章来源】:宿州学院学报. 2021,36(01)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相关研究与问题提出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路径优化的实证分析
    2.1 问卷调查与数据收集
    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现状
    2.3 回归分析
4 研究结论和优化方案
    4.1 研究结论
    4.2 优化方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加强问题意识 提升主体素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J]. 张敏.  公关世界. 2020(14)
[2]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第二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高层论坛综述[J]. 魏海华.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20(03)
[3]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播中的实现路径——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研究》[J]. 吴玉明.  中国教育学刊. 2020(06)
[4]非全日制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清华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临时党支部的思考[J]. 赵岑,任怀艺.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0(03)
[5]“五育”并举背景下劳动教育新视野——基于“三教融合”的视角[J]. 吴遵民.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20(02)
[6]新媒体技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研究——评《思想政治教育:反思与构建》[J]. 张海涛,王晓方.  高教探索. 2020(06)
[7]思想政治教育“是其所是”意义上的合法性辨析——基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视角[J]. 吕晨晨,张勤.  思想教育研究. 2019(12)
[8]论坚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性与主体性的统一[J]. 田鹏颖,宁靖姝.  思想教育研究. 2019(12)
[9]浅谈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评《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究》[J]. 金永宪.  教育发展研究. 2019(24)
[10]我国关于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2000年以来CSSCI期刊文献的可视化分析[J]. 任志锋,管晓婧.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06)



本文编号:35903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5903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f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