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辅导员多重身份与专业学习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9 20:20
我国高校辅导员扮演着教育、管理和服务学生的重要角色。进入21世纪以来,党和国家越发重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活动的教育者、管理者与指导者,党和国家更是高度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然而,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的身份该如何认同和定位?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技能又该如何提升?有哪些科学有效的策略呢?本研究以我国高校辅导员“多重身份与专业学习”这一主题为核心研究问题,基于成人质变学习理论视角,采用叙事探究的质性研究方法,选取了五位高校辅导员,通过以深度访谈方法为主,收集第一手原始数据资料,借助“整体——形式”和“类别——内容”两种策略模式对收集的现场访谈文本进行诠释。研究结果发现:(1)身份认知的专业学习过程主要可以概括为“我是谁”“我要学什么”以及“怎样学”三个问题,即身份认知的五种主要角色、触发事件引起的专业学习(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以及新的身份体验;(2)专业学习中的身份转化有三种形式,即多重身份中主次身份的转化、多重身份中身份的新增以及多重身份中身份的消逝。基于研究发现,本研究提出了我国高校辅导员多重身份背景下专业学习的策略:第一,从个体主义视角来看...
【文章来源】: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成人质变学习理论模型
图 4-1 J 老师质变学习过程4.2 L 老师: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笔者与 L 老师也是同门关系,L 老师也是一毕业就留校担任辅导员了,鉴于跟 L 老师关系亲近的原因,就提出要先访谈她,L 老师尽管工作很忙,但还是同意了我的想法,接受了我的访谈,我们约好了时间和地点,如期见面,在一阵寒暄之后,开始进入访谈,以下是笔者整理后的相关访谈内容:1.身份认知: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指导者“我对辅导员的看法,其实一直都没有变过,我觉得高校辅导员这个工作就是育人,是很神圣的,从学生的改变中就能体会到。刚开始大一的时候他们只知道学习,对亲情对友情啊,不是很懂得怎么去对待,但是你不断去引导他们,看着他们慢慢成熟,他们开始感悟父母的不容易啊,老师的辛苦付出啊,那时候你就能感受到我们的工作是很神圣,很有意义的。所以我觉得辅导员的
第 4 章 高校辅导员专业学习故事个案呈现“第四个,你还要在他们的专业学习与发展,还有人生成长方面,又要充当一个引路者、指导者,你要去指导,因为有些时候,他们真的是很迷茫的。L 老师似乎洞悉学生的心理,能够知道学生需要什么,这大概是与 L 老师本身也是从学生角色直接过渡到担任学生工作的高校辅导员有关,她能清楚地知道大学生目前阶段会有哪些问题存在,需要辅导员如何帮助他们,因此,L 老师常常会扮演着大学生人生困惑的疏导者。4.L 老师质变学习过程根据 L 老师在经历了身份认知(我是谁)、由触发事件导致的专业学习(应当做什么以及怎么做)、身份体验(身份转化的新认知)过程,笔者简单绘制了 L 老师的质变学习过程,如图 4-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库伯经验学习理论观照下成人教师的专业发展[J]. 陈凯红.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18(03)
[2]成人学习理论及其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J]. 林仕彬.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8(02)
[3]信息化背景下我国辅导员专业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J]. 郭梦蝶. 数字教育. 2017(05)
[4]高校辅导员身份认同冲突及其重构[J]. 荆潇. 文教资料. 2017(19)
[5]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化学习图景叙事探究[J]. 欧阳忠明,杨亚玉.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7(04)
[6]成人质变学习理论视角的教师专业发展再思考[J]. 向云平. 中国成人教育. 2017(07)
[7]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重构探究[J]. 章洁. 教育观察(上半月). 2017(09)
[8]高校辅导员教师身份的形成、发展及功能探析[J]. 吴巧慧.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6(10)
[9]教师主体性学习身份的建构与发展——转化性学习理论的启示[J]. 贺慧敏. 现代教育科学. 2016(07)
[10]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及出现的问题研究[J]. 黄志婕.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07)
博士论文
[1]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研究[D]. 史仁民.辽宁师范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对策研究[D]. 夏金海.齐齐哈尔大学 2015
[2]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贾颖.河北师范大学 2013
[3]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 段凌燕.长安大学 2010
[4]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现实与思考[D]. 李建国.华中科技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97498
【文章来源】: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成人质变学习理论模型
图 4-1 J 老师质变学习过程4.2 L 老师: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笔者与 L 老师也是同门关系,L 老师也是一毕业就留校担任辅导员了,鉴于跟 L 老师关系亲近的原因,就提出要先访谈她,L 老师尽管工作很忙,但还是同意了我的想法,接受了我的访谈,我们约好了时间和地点,如期见面,在一阵寒暄之后,开始进入访谈,以下是笔者整理后的相关访谈内容:1.身份认知: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指导者“我对辅导员的看法,其实一直都没有变过,我觉得高校辅导员这个工作就是育人,是很神圣的,从学生的改变中就能体会到。刚开始大一的时候他们只知道学习,对亲情对友情啊,不是很懂得怎么去对待,但是你不断去引导他们,看着他们慢慢成熟,他们开始感悟父母的不容易啊,老师的辛苦付出啊,那时候你就能感受到我们的工作是很神圣,很有意义的。所以我觉得辅导员的
第 4 章 高校辅导员专业学习故事个案呈现“第四个,你还要在他们的专业学习与发展,还有人生成长方面,又要充当一个引路者、指导者,你要去指导,因为有些时候,他们真的是很迷茫的。L 老师似乎洞悉学生的心理,能够知道学生需要什么,这大概是与 L 老师本身也是从学生角色直接过渡到担任学生工作的高校辅导员有关,她能清楚地知道大学生目前阶段会有哪些问题存在,需要辅导员如何帮助他们,因此,L 老师常常会扮演着大学生人生困惑的疏导者。4.L 老师质变学习过程根据 L 老师在经历了身份认知(我是谁)、由触发事件导致的专业学习(应当做什么以及怎么做)、身份体验(身份转化的新认知)过程,笔者简单绘制了 L 老师的质变学习过程,如图 4-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库伯经验学习理论观照下成人教师的专业发展[J]. 陈凯红.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18(03)
[2]成人学习理论及其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J]. 林仕彬.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8(02)
[3]信息化背景下我国辅导员专业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J]. 郭梦蝶. 数字教育. 2017(05)
[4]高校辅导员身份认同冲突及其重构[J]. 荆潇. 文教资料. 2017(19)
[5]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化学习图景叙事探究[J]. 欧阳忠明,杨亚玉.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7(04)
[6]成人质变学习理论视角的教师专业发展再思考[J]. 向云平. 中国成人教育. 2017(07)
[7]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重构探究[J]. 章洁. 教育观察(上半月). 2017(09)
[8]高校辅导员教师身份的形成、发展及功能探析[J]. 吴巧慧.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6(10)
[9]教师主体性学习身份的建构与发展——转化性学习理论的启示[J]. 贺慧敏. 现代教育科学. 2016(07)
[10]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及出现的问题研究[J]. 黄志婕.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07)
博士论文
[1]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研究[D]. 史仁民.辽宁师范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对策研究[D]. 夏金海.齐齐哈尔大学 2015
[2]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贾颖.河北师范大学 2013
[3]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 段凌燕.长安大学 2010
[4]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现实与思考[D]. 李建国.华中科技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974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597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