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大学生道德知行悖离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27 15:05
  据统计,截止2009年底,我国在校大学生约有2000多万人。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时代宠儿”、祖国的未来,也是家庭的期待。加强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至关重要。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中央16号文件),明确提出“高校教育要以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为方向,要引导大学生在增长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知行合一,德才并进。”大学生作为备受社会瞩目的高智力青年群体,其道德生活应该是知行统一的。但调查发现,近年来有部分大学生在道德生活中出现知行悖离、德行分离的问题。因此,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央16号文件精神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在系统阐述道德知行悖离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层次、多角度的对大学生在学校、社会、网络等方面知行悖离的现象进行了探讨,全面深入地分析产生知行悖离问题的客观和主观原因。本文就改善和促进大学生知行统一,从落实大学生日常管理制度,引导大学生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基本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道德知行悖离的基本理论
    2.1 知和行及其相关概念
    2.2 知和行的基本关系
        2.2.1 知行先后说
        2.2.2 知行合一说
        2.2.3 知行相资说
    2.3 道德知行悖离的界定及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的过程分析
        2.3.1 道德知行悖离的界定
        2.3.2 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的过程分析
第三章 大学生道德知行悖离的具体表现
    3.1 社会公德,知行悖离
        3.1.1 诚信缺失
        3.1.2 知恩不报
        3.1.3 求职简历造假
        3.1.4 公交车上无君子风度
        3.1.5 见死不救、见义不为
    3.2 学不致用,知行悖离
        3.2.1 考试作弊理直气壮
        3.2.2 一屋不扫怎能扫天下
        3.2.3 越刮越猛的消费攀比风
        3.2.4 校园腐败现象
    3.3 虚拟空间,知行悖离
        3.3.1 大学生在网络上使用不文明用语
        3.3.2 大学生网络上撒谎与欺诈行为
        3.3.3 大学生向网络提供不真实信息
        3.3.4 利益倾向性的恶意侵犯与破坏行为
第四章 大学生道德知行悖离的原因探析
    4.1 学校教育的偏颇
        4.1.1 教育理念的偏差
        4.1.2 教育体制上的缺陷
        4.1.3 部分高校青年教师言行不一,德育空泛化
    4.2 社会转型期造成的负面影响
        4.2.1 道德评价标准模糊
        4.2.2 非道德主义和极端功利主义泛滥
        4.2.3 社会道德控制机制弱化
        4.2.4 高校分配体制改革带来的问题
    4.3 大学生自身因素
        4.3.1 大学生个体道德品质的差异
        4.3.2 大学生自身的不成熟性
        4.3.3 大学生主观不良心理影响
    4.4 互联网的不良影响
        4.4.1 道德认知紊乱
        4.4.2 道德情感冷漠
        4.4.3 道德意识弱化
        4.4.4 道德行为失范
        4.4.5 网络异化对大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4.5 家庭教育的不良“示范效应”
第五章 改善与促进高校大学生知行统一的对策
    5.1 细化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5.1.1 深入落实学生管理制度
        5.1.2 激励与教育并举,引导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5.2 引导大学生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
        5.2.1 加强大学生道德认知的教育
        5.2.2 改进德育方法
    5.3 促使大学生道德内化,实施三堂合一的综合教育
        5.3.1 主课堂是培育大学生的主阵地
        5.3.2 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是辅课堂的重要内涵
        5.3.3“实践育人”是社会课堂的教育理念
    5.4 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
        5.4.1 倡导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
        5.4.2 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开设网络道德课程
    5.5 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5.5.1 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
        5.5.2 以各种媒介为载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5.5.3 开展心理测试,建立学生电子心理档案
    5.6 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
        5.6.1 完善青年教师的教学培训制度
        5.6.2 运用政策激励,激发青年教师提升业务能力的动力
        5.6.3 健全青年教师师德的监督机制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80后”与“90后”大学生价值观比较研究[J]. 蒋明军,徐松如,王珊,刘凤.  思想理论教育. 2010(07)
[2]当前大学生“知行不一”的理性审视[J]. 鲁宽民,杨尚勤.  社会科学家. 2010(01)
[3]道德评价与大学生品德建设[J]. 王晓丽.  许昌学院学报. 2009(03)
[4]大学生道德修养缺失原因及对策[J]. 张桂生.  运城学院学报. 2009(02)
[5]“90”后大学生知行协调路径的初步探讨——高校德育实践的理性思考[J]. 唐凤芬.  经济研究导刊. 2009(09)
[6]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的一孔之见[J]. 王延中.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5)
[7]浅析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的“知行矛盾”[J]. 胡建波.  新西部(下半月). 2008(08)
[8]论教育省略了什么[J]. 陈秉公.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04)
[9]大学生道德“知行分离”的教育应对[J]. 魏红卫.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04)
[10]促进大学生知行合一 提高高校德育实效[J]. 叶颖华.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17)

硕士论文
[1]道德知行悖离论[D]. 马增敏.首都师范大学 2008
[2]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研究[D]. 史志远.山东师范大学 2007
[3]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知行不一现象研究[D]. 张娟.西南财经大学 2007
[4]思想政治教育知行转化研究[D]. 凌志东.河海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656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6656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4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