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女大学生就业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29 17:45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驶入快车道,向大众化阶段迈进。短短四年时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达到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标准即15%。据人社部最新统计,到2011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至660万,“十二五”期间年平均毕业生规模也将达到700万人。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学生就业变得越加艰难,而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则更令人担忧。因此,如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提高女大学生就业力水平,使她们实现成功就业,也就成了各界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女大学生就业力为研究基点,分四个部分进行论述,先是论文的引言部分,之后研究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女大学生就业力现状进行了描述,找出了影响女大学生就业力的相关因素。而论文的最后一部分,则是本研究的重点内容,即从五个角度论述如何提升女大学生就业力。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及不足,主要在于如何摸准女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心态,如何找准女生就业力缺失的部分,以及如何将研究成果提供给相关部门以制定出倾向性政策。与以往研究就业力的课题相比,本课题紧紧围绕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抓住她们的特殊性展开调查研究,并将社会文化引入女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中进行分析。...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就业力概念界定
1.2.2 女大学生就业力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及不足
1.4.1 研究创新之处
1.4.2 研究不足之处
第二章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女大学生就业力现状
2.1 女大学生整体就业力发展趋势良好
2.1.1 职业意识有所提升
2.1.2 综合素质有所提高
2.2 女大学生就业力仍存在缺失
2.2.1 职业观出现偏差
2.2.2 核心就业力缺乏
第三章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影响女大学生就业力因素
3.1 经济全球化对女大学生就业力的影响
3.1.1 市场经济影响女大学生就业力
3.1.2 金融危机影响女大学生就业力
3.2 社会文化对女大学生就业力的影响
3.2.1 社会文化观念影响女大学生就业力
3.2.2 社会文化机构影响女大学生就业力
3.3 性别特质对女大学生就业力的影响
3.3.1 优势性别特质影响女大学生就业力
3.3.2 劣势性别特质影响女大学生就业力
第四章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提高女大学生就业力途径
4.1 女大学生自身积极提高就业力
4.1.1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4.1.2 克服不良心理影响
4.1.3 主动参与实践活动
4.2 高校改革培养机制提高女大学生就业力
4.2.1 因材施教培养女大学生就业力
4.2.2 因社会需求培养女大学生就业力
4.3 家庭正确引导女大学生提高就业力
4.3.1 转变家庭教育方式
4.3.2 灌输性别发展观念
4.4 政府为女大学生就业力培养提供保障性机制
4.4.1 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4.4.2 制定倾向性政策
4.5 为女大学生提高就业力打造和谐环境
4.5.1 大众媒体为提高女大学生就业力营造健康氛围
4.5.2 用人单位为培养女大学生就业力提供公平机会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666895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就业力概念界定
1.2.2 女大学生就业力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及不足
1.4.1 研究创新之处
1.4.2 研究不足之处
第二章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女大学生就业力现状
2.1 女大学生整体就业力发展趋势良好
2.1.1 职业意识有所提升
2.1.2 综合素质有所提高
2.2 女大学生就业力仍存在缺失
2.2.1 职业观出现偏差
2.2.2 核心就业力缺乏
第三章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影响女大学生就业力因素
3.1 经济全球化对女大学生就业力的影响
3.1.1 市场经济影响女大学生就业力
3.1.2 金融危机影响女大学生就业力
3.2 社会文化对女大学生就业力的影响
3.2.1 社会文化观念影响女大学生就业力
3.2.2 社会文化机构影响女大学生就业力
3.3 性别特质对女大学生就业力的影响
3.3.1 优势性别特质影响女大学生就业力
3.3.2 劣势性别特质影响女大学生就业力
第四章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提高女大学生就业力途径
4.1 女大学生自身积极提高就业力
4.1.1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4.1.2 克服不良心理影响
4.1.3 主动参与实践活动
4.2 高校改革培养机制提高女大学生就业力
4.2.1 因材施教培养女大学生就业力
4.2.2 因社会需求培养女大学生就业力
4.3 家庭正确引导女大学生提高就业力
4.3.1 转变家庭教育方式
4.3.2 灌输性别发展观念
4.4 政府为女大学生就业力培养提供保障性机制
4.4.1 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4.4.2 制定倾向性政策
4.5 为女大学生提高就业力打造和谐环境
4.5.1 大众媒体为提高女大学生就业力营造健康氛围
4.5.2 用人单位为培养女大学生就业力提供公平机会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6668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666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