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农村家庭第一代女大学生教育经历的叙事研究 ——基于12个个案的深度访谈

发布时间:2022-07-29 17:05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给女性进入高等教育领域提供了前提条件,近年来高校女生数量不断扩大,女性优势逐渐显现引发社会关注,甚至有学者提出:大众化阶段适龄男性人口“相对让出”高等教育机会的观点。确实,从数量上看女大学生人数总量超过男大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女性在教育中实现了性别公平教育,在男性话语体系为准的文化中,女大学生的发展仍需关注。研究显示我国在校大学生中家庭第一代大学生比例较高,由于城乡经济差距,家庭第一代大学生中农村比例远远高于城镇。在此背景下,研究农村家庭第一代女大学生的教育经历,剖析学习过程中影响其教育经历的内外部因素,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在吸收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进行,通过深度访谈对12名农村家庭第一代女大学生的教育经历进行剖析,解读她们的教育故事,探寻影响其教育经历的因素,分析女性特别是农村女性在接受教育中性别是否带来差异与不公,并从中了解农村家庭第一代女大学生对自身接受教育这段经历的主观感知,以及她们对教育经历的评价和对性别差异的感受。通过叙事化的表达方式,呈现出农村家庭第一代女大学生教育经历的主要过程:在入学与升学阶段,父母态度、父母行为、...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1. 研究缘起
        2. 问题提出
    (二)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三) 文献综述
        1. 关于第一代大学生的研究
        2. 关于农村大学生的研究
        3. 关于教育经历的研究
        4. 关于第一代女大学生的研究
        5. 文献评价
    (四) 核心概念的界定
        1. 农村家庭
        2. 家庭第一代女大学生
        3. 教育经历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1. 方法论——质性研究
        2. 研究方式——叙事研究
        3. 具体方法——文献法、访谈法、比较法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过程
        1. 访谈提纲的设计
        2. 研究对象的选取
        3. 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4. 访谈的成果
        5. 研究的信效度
        6. 研究的伦理性问题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 生态系统理论
        1. 生态系统理论的内涵
        2. 生态系统理论与女性发展
    (二) 社会性别理论
        1. 社会性别的内涵
        2. 社会性别理论与女性教育
    (三) 理论基础与本研究的适切性分析
四、农村家庭第一代女大学生教育经历的故事与解读
    (一) 入学与升学
        1. 父母态度:“能读哪读哪,砸锅卖铁也会供你上大学”
        2. 父母行为:我这一路过来都是放养的
        3. 个体意识:想考大学从没退缩过
        4. 外部环境:读书上学是普遍要求吧
    (二) 学习过程
        1. 教学条件:小学老师几乎是我家三代人的老师
        2. 教师:应试教育的执行者
        3. 同学:同桌带我入了韩流的坑
        4. 大学与专业选择:相当于闭着眼就填了
        5. 家庭环境:在农村孩子中我算是养尊处优了
    (三) 教育结果
        1. 父母期待:女孩子就找个稳定有编制的单位
        2. 教师作用:想成为英语老师那样的人
        3. 社会分工:女性逃不脱结婚生子
        4. 个体选择:“我会选择自己的天赋所在”
    (四) 对教育经历的主观感知
        1. 对教育经历的感受:其实没想过喜不喜欢上学
        2. 对教育经历的评价:读书还是有用的
        3. 对性别差异的感受:感受各异
五、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一)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1. 多重属性并存的性格特点
        2. 农村向城市逐步扩散的求学之路
        3. 父母观念支持却疏于行为指导
        4. 教师的影响正负兼备,烙印更深
        5. 朋辈的影响立竿见影,方式隐蔽难以察觉
        6. 就业观念存在年代差异,家庭的影响潜移默化
        7. 学业表现、专业、学历等影响对教育经历的主观感知
        8. 教育经历提升自我,改变家庭教育观念
    (二) 建议
        1. 构建丰富的生活环境,营造自由发展的家庭氛围
        2. 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在性别差异基础上“因性施教”
        3. 打破用人单位的偏见,建立健全社会的保育体系
        4. 唤醒女性的自我意识,主动关注自身成长与发展
六、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访谈记录(节选)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求你们让我去上学”——西南某偏远山区首批两个女大学生求学历程的个案研究[J]. 闫晓庆,奔厦·泽米.  中国青年研究. 2019(08)
[2]资源约束下的苦难与超越:高学业成就农村青年的求学史分析[J]. 李飞,杜云素.  中国青年研究. 2019(07)
[3]“斗室星空”:农村贫困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家庭经验研究[J]. 曾东霞.  中国青年研究. 2019(07)
[4]第一代大学生学习收获影响因素探析[J]. 蒋梦涵.  大学(研究版). 2019(05)
[5]农村出身:一种复杂的情感结构[J]. 程猛.  社会科学文摘. 2019(04)
[6]“贵人相助”:农家子弟教育奋斗过程中的教师支持[J]. 熊和妮,王晓芳.  基础教育. 2019(02)
[7]从“凤凰男”到“学二代”:高等教育代际传递的城乡差异及其演变[J]. 李晓飞.  现代大学教育. 2019(01)
[8]生师互动对学习收获的影响:第一代与非第一代大学生的差异分析[J]. 龙永红,汪雅霜.  高教探索. 2018(12)
[9]家庭教育背景对第一代大学生学业发展的影响[J]. Bernd Kriegesmann,Matthias Bttcher,Alexander Balko,Marc Wietzke,陈颖.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18(03)
[10]大学生教育经历丰富度、深度学习与学习收获的关系研究[J]. 王世嫘,陈英敏.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8(08)

博士论文
[1]历史的背影:一代女知识分子的教育记忆[D]. 姜丽静.华东师范大学 2008
[2]女大学生与中国现代教育——1900-1930年代[D]. 张素玲.华东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大学生就读经验的叙事研究[D]. 何涛.华中师范大学 2018
[2]基于社会性别理论视角的女童服装设计研究[D]. 马雪阳.武汉纺织大学 2018
[3]当前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高校应对策略研究[D]. 王亚男.武汉纺织大学 2017
[4]乡村教师的高等教育经历及其对职业意向影响的实证研究[D]. 方兴.华东师范大学 2017
[5]女大学生就业经验的叙事研究[D]. 周进.华中师范大学 2016
[6]高校大学生在校学习经历与就业质量的关系研究[D]. 吴泰平.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7]在读农村家庭的第一代大学生校园参与度影响因素研究[D]. 陈小慧.华中科技大学 2014
[8]打工妹的教育经历研究[D]. 陈颖.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1
[9]社会性别理论视阈下的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朱小桃.上海师范大学 2011
[10]定性研究中的信度和效度[D]. 李鸿儒.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668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6668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c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