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导师制的大学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4 11:47
创新和创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两者相辅相成,携手并进,共同推动社会发展。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学生作为拥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群体,所具备的本质特征决定了他们是进行创新创业的主力军。而大学创新创业教师作为直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和主体,其能力高低直接决定了大学生能否成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故此,研究创新创业教师的培养问题不仅是当前的热点,更是我国实现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目标所亟待解决的一个实践问题。导师制通常是指组织中导师与被指导者之间建立的一种指导关系,导师通过传授自身经验,帮助被指导者快速提升自身的能力,促进被指导者的发展。导师制作为组织中培养人才的一种重要工具,不仅能够有效的对被指导人员进行技能指导,而且还会对其进行生活上的关怀和心理上的支持,为被指导人员树立角色榜样,对被指导人员的成长提供较大的帮助,是组织中人才培养以及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方式。目前鲜有学者从导师制的角度出发研究大学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培养问题。因此,本文首先依据社会交换理论以及社会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通过提出研究假设:导师...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对导师制的研究综述
1.3.2 国内外对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综述
1.4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1.4.1 研究重难点
1.4.2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结构安排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结构安排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创新创业教育
2.1.2 大学创新创业教师
2.2 理论基础
2.2.1 社会交换理论
2.2.2 社会学习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导师指导行为调节作用研究假设
3.1 导师指导行为维度
3.2 导师指导行为因子探索
3.3 学生及导师行为结果维度
3.4 研究假设的提出
3.4.1 导师指导行为对学生的调节作用
3.4.2 导师指导行为对导师自身的调节作用
3.4.3 研究假设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证研究设计与分析
4.1 问卷设计与回收
4.1.1 问卷设计流程
4.1.2 问卷设计框架
4.1.3 问卷设计与回收情况
4.2 研究样本说明
4.3 研究结果与数据分析
4.3.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导师指导行为对学生调节作用的实证检验过程
4.3.3 导师指导行为对导师调节作用的实证检验过程
4.3.4 研究假设验证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学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5.1 大学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5.2 目前大学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5.2.1 创新创业教师数量匮乏,师生比严重失调
5.2.2 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程度亟需提高
5.2.3 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综合素质能力偏低,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5.2.4 创新创业教师培训体系不完善,影响师资队伍实力提升
5.2.5 创新创业教师评价考核机制不健全,制约教师主观能动性发挥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大学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立导师制的对策及建议
6.1 设置专门机构,强化创新创业教师培养工作的组织保障
6.2 完善导师遴选机制,建立导师数据库
6.3 健全运行机制,为导师制的实施营造良好环境
6.3.1 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合理匹配师徒关系
6.3.2 正确选择导师制类型,健全导师制运行机制
6.3.3 科学制定指导计划,确保导师制的顺利实施
6.3.4 有效管理指导过程,保障导师制结果的有效性
6.4 强化跟踪反馈机制,及时反思改进
6.4.1 制定完善的评价考核制度,重视评价程序的合理性
6.4.2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对评价结果的应用
6.5 完善相关配套机制,为导师制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6.5.1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激励作用
6.5.2 构建校企合作机制
6.6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构建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若干思考[J]. 陈静. 思想理论教育. 2017(06)
[2]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探析[J]. 李国强.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7(04)
[3]“双创”视角下地方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提升[J]. 陈广正. 中国成人教育. 2017(06)
[4]教练对绩效提升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J]. 叶蒲,李超平.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7(04)
[5]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探究[J]. 高晶. 中国成人教育. 2017(01)
[6]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引导 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J]. 谢和平. 中国高教研究. 2017(03)
[7]双向选导情境下企业导师制对新生代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影响:基于A公司的案例研究[J]. 陈汇,张光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7(02)
[8]大连大学“三层次、四平台”创新创业教育模式[J]. 李玉光,王谢勇. 中国高校科技. 2017(Z1)
[9]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浅析[J]. 赵亚丽,王爱荣,李家明. 教育教学论坛. 2017(04)
[10]本科生专业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探索[J]. 侯清宇,斯松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7(03)
博士论文
[1]企业导师指导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D]. 陈诚.华中科技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 程宝华.山东师范大学 2015
[2]理工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刘影.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5
[3]在线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性研究[D]. 陈昊.重庆交通大学 2014
[4]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 廖倩楠.广西师范大学 2014
[5]本科生导师支持行为对大学生创造力倾向影响的实证研究[D]. 任炀.电子科技大学 2013
[6]高中生感知到的教师情感支持的调查及干预研究[D]. 岳泉汐.东北师范大学 2013
[7]美国创业教育教师研究[D]. 岳芩.西北师范大学 2013
[8]企业师徒制知识共享与转移的有效性评价[D]. 孙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3
[9]欠发达地区农民科技素质研究[D]. 刘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10]MACH公司销售系统新员工导师制培训模式研究[D]. 王少娟.华东理工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69482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对导师制的研究综述
1.3.2 国内外对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综述
1.4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1.4.1 研究重难点
1.4.2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结构安排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结构安排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创新创业教育
2.1.2 大学创新创业教师
2.2 理论基础
2.2.1 社会交换理论
2.2.2 社会学习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导师指导行为调节作用研究假设
3.1 导师指导行为维度
3.2 导师指导行为因子探索
3.3 学生及导师行为结果维度
3.4 研究假设的提出
3.4.1 导师指导行为对学生的调节作用
3.4.2 导师指导行为对导师自身的调节作用
3.4.3 研究假设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证研究设计与分析
4.1 问卷设计与回收
4.1.1 问卷设计流程
4.1.2 问卷设计框架
4.1.3 问卷设计与回收情况
4.2 研究样本说明
4.3 研究结果与数据分析
4.3.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导师指导行为对学生调节作用的实证检验过程
4.3.3 导师指导行为对导师调节作用的实证检验过程
4.3.4 研究假设验证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学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5.1 大学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5.2 目前大学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5.2.1 创新创业教师数量匮乏,师生比严重失调
5.2.2 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程度亟需提高
5.2.3 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综合素质能力偏低,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5.2.4 创新创业教师培训体系不完善,影响师资队伍实力提升
5.2.5 创新创业教师评价考核机制不健全,制约教师主观能动性发挥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大学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立导师制的对策及建议
6.1 设置专门机构,强化创新创业教师培养工作的组织保障
6.2 完善导师遴选机制,建立导师数据库
6.3 健全运行机制,为导师制的实施营造良好环境
6.3.1 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合理匹配师徒关系
6.3.2 正确选择导师制类型,健全导师制运行机制
6.3.3 科学制定指导计划,确保导师制的顺利实施
6.3.4 有效管理指导过程,保障导师制结果的有效性
6.4 强化跟踪反馈机制,及时反思改进
6.4.1 制定完善的评价考核制度,重视评价程序的合理性
6.4.2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对评价结果的应用
6.5 完善相关配套机制,为导师制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6.5.1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激励作用
6.5.2 构建校企合作机制
6.6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构建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若干思考[J]. 陈静. 思想理论教育. 2017(06)
[2]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探析[J]. 李国强.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7(04)
[3]“双创”视角下地方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提升[J]. 陈广正. 中国成人教育. 2017(06)
[4]教练对绩效提升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J]. 叶蒲,李超平.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7(04)
[5]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探究[J]. 高晶. 中国成人教育. 2017(01)
[6]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引导 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J]. 谢和平. 中国高教研究. 2017(03)
[7]双向选导情境下企业导师制对新生代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影响:基于A公司的案例研究[J]. 陈汇,张光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7(02)
[8]大连大学“三层次、四平台”创新创业教育模式[J]. 李玉光,王谢勇. 中国高校科技. 2017(Z1)
[9]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浅析[J]. 赵亚丽,王爱荣,李家明. 教育教学论坛. 2017(04)
[10]本科生专业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探索[J]. 侯清宇,斯松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7(03)
博士论文
[1]企业导师指导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D]. 陈诚.华中科技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 程宝华.山东师范大学 2015
[2]理工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刘影.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5
[3]在线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性研究[D]. 陈昊.重庆交通大学 2014
[4]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 廖倩楠.广西师范大学 2014
[5]本科生导师支持行为对大学生创造力倾向影响的实证研究[D]. 任炀.电子科技大学 2013
[6]高中生感知到的教师情感支持的调查及干预研究[D]. 岳泉汐.东北师范大学 2013
[7]美国创业教育教师研究[D]. 岳芩.西北师范大学 2013
[8]企业师徒制知识共享与转移的有效性评价[D]. 孙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3
[9]欠发达地区农民科技素质研究[D]. 刘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10]MACH公司销售系统新员工导师制培训模式研究[D]. 王少娟.华东理工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694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669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