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水平大学创建一流学科的机理与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4 05:52
高等教育进入“双一流”建设新时代,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建设的重要任务,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基本要素,一流学科建设要立足中国具体国情、直面中国现实问题,有自己的价值标准,一流学科建设需要扎根区域发展现状,自下而上展开探索。实施与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是江苏省政府落实国家“双一流”战略,立足于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作出的审时度势的高教决策。江苏高水平大学以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为抓手,努力增强省域高校学科发展综合实力。学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学科面临的外部环境风云变化,江苏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在地域、校际上还存在差距,大部分高校学科内部之间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性的问题。要保持和提升学科竞争力和内涵品质,必须找寻学科生存发展的内外部深层规律,提高学科系统要素的整合能力,充分激活一流学科建设潜质,为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与技术支撑。本文基于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考察了江苏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现状和生态特质,江苏高水平大学具有良好的学科累积优势,具有创建一流学科良好的基础和潜力,也存在一些不足...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 论文重难点和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江苏省高水平大学
2.2 一流学科概念
2.3 一流学科的理论属性
2.4 一流学科建设的标准遵循框架
2.5 一流学科建设模式
3 江苏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现状及问题
3.1 江苏高水平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的表现情况
3.2 江苏高水平大学学科分布的生态特征
3.3 江苏高水平大学创建一流学科的累积优势
3.4 江苏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的问题与不足
4 江苏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的创建机理探讨
4.1 基于扎根理论的江苏高水平大学创建一流学科的影响因素分析
4.2 江苏高水平大学创建一流学科的动因模型构建与阐释
4.3 江苏高水平大学创建一流学科的动因作用机理
5 江苏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的创建模式
5.1 江苏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模式设计依据与思路
5.2 学科全面协同建设模式
5.3 优势学科群引领建设模式
5.4 基础学科支撑建设模式
5.5 产学研协同建设模式
6 江苏高水平大学创建一流学科的对策建议
6.1 国家层面:加快“双一流”建设,着力学科内涵建设
6.2 省政府层面:分层分类推进,打造精准建设
6.3 学校层面:调整学科内部要素,构筑学科协同系统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本文编号:3753836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 论文重难点和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江苏省高水平大学
2.2 一流学科概念
2.3 一流学科的理论属性
2.4 一流学科建设的标准遵循框架
2.5 一流学科建设模式
3 江苏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现状及问题
3.1 江苏高水平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的表现情况
3.2 江苏高水平大学学科分布的生态特征
3.3 江苏高水平大学创建一流学科的累积优势
3.4 江苏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的问题与不足
4 江苏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的创建机理探讨
4.1 基于扎根理论的江苏高水平大学创建一流学科的影响因素分析
4.2 江苏高水平大学创建一流学科的动因模型构建与阐释
4.3 江苏高水平大学创建一流学科的动因作用机理
5 江苏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的创建模式
5.1 江苏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模式设计依据与思路
5.2 学科全面协同建设模式
5.3 优势学科群引领建设模式
5.4 基础学科支撑建设模式
5.5 产学研协同建设模式
6 江苏高水平大学创建一流学科的对策建议
6.1 国家层面:加快“双一流”建设,着力学科内涵建设
6.2 省政府层面:分层分类推进,打造精准建设
6.3 学校层面:调整学科内部要素,构筑学科协同系统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本文编号:37538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753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