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它是社会与国家稳定的重要思想基础,意识形态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稳定十分重要,所以,应重视这一现象,加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建设。高校是培养大学生的重要场所,他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材,可以说,加强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意义重大。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因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的政治保证,这就要求我们的办学方向要坚持社会主义旗帜,要发挥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导向作用,注重高校人才的培养和高素质科技人才的培养,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当前,虽然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环境、对象、方式、范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它的核心任务没有变,也不能变。要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正确履行在国家改革中所担负的责任,就应该加大思想工作的宣传,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为了能更好的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建设出一支宏大并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就要重视对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提高。论文通过调查问卷、查阅相关资料,对当前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环境进行分析,了解到当前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现状产生的原因,并对此产生的问题加以分析。最后,重点针对这些问题,对加强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对策进行探索。
【关键词】:人学理论 大学生 意识形态 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4
-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8-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1.2.1 国内相关课题研究10-11
- 1.2.2 国外相关课题研究11-12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12-13
- 1.4 论文创新点13-14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相关内容概述14-22
- 2.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相关内容概述14-17
- 2.1.1 人学理论的相关内涵14-15
- 2.1.2 人学理论的历史概况15-17
- 2.2 我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概述17-20
- 2.2.1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范畴17
- 2.2.2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历经的阶段17-19
- 2.2.3 我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重大意义19-20
- 2.3 人学理论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20-22
- 第3章我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22-27
- 3.1 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现状调查——以沈阳部分高校学生为目标22-24
- 3.1.1 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关注程度23
- 3.1.2 大学生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认同情况23-24
- 3.2 高校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淡化的原因24-27
- 3.2.1 经济全球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冲击24-25
- 3.2.2 社会转型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冲击25
- 3.2.3 多元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冲击25
- 3.2.4 新媒体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冲击25-26
- 3.2.5 大学生自身的原因26-27
- 第4章加强我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27-35
- 4.1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反思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向人的回归27-28
- 4.1.1 心理、教育、心态向人的回归27
- 4.1.2 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认同27-28
- 4.2 注重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原则28-31
- 4.2.1 目的性原则28
- 4.2.2 实践性原则28-29
- 4.2.3 时代性原则29
- 4.2.4 整体性原则29-30
- 4.2.5 多样性原则30-31
- 4.3 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基础,构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机制31-35
- 4.3.1 讲——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作为主阵地31-32
- 4.3.2 宣——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32-33
- 4.3.3 爱——对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要体现人文关怀33
- 4.3.4 悟——推进参与式教育,让学生于实践中去领悟33-35
- 第5章 结束语35-36
- 参考文献36-39
- 附录问卷39-41
- 在学研究成果41-42
- 致谢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国培;;国外学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特点与启示[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华章琳;蔡萍;;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J];社会科学家;2007年04期
3 汪国培;;论社会转型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J];镇江高专学报;2007年04期
4 邵宪梅;;论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现代转型[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乌尼日;翟长江;;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及对策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2期
6 赵士兵;;试析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成功经验[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08期
7 王金锋;;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问题与建议[J];四川兵工学报;2008年04期
8 徐明;;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需要科学的体系来规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01期
9 陈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J];才智;2009年18期
10 张朋光;冯颜利;廖小明;;意识形态教育和知识教育的统一——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一点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宇;;当今大学意识形态教育的缺失及其道德后果[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2 董朝霞;张译文;;党的“十八大”精神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体系设计[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2年
3 李玉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与对策探析[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 岳杰勇 张银付;积极推进意识形态教育创新[N];人民日报;2011年
2 周红 四川警察学院;影响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因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教授 王雪莲;把握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导性[N];黑龙江日报;2009年
4 徐兰宾;着力提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三种能力[N];江西日报;2012年
5 侯西安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集体主义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价值观前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6 易劲鸿;当今缺的不是制度而是遵守制度的精神[N];检察日报;2007年
7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吴宏政;当前意识形态教育的核心[N];吉林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周福志;哲学与革命的“玄机”[N];团结报;2011年
9 杨正武;转型期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重点[N];厦门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曹生旭;文化塑造和谐魂[N];新乡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海浪;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何扬波;高校宣传工作引领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玲;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2 舒畅;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3 曹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作用与途径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4 李锴钜;当前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5 赵维达;全球化背景中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5年
6 邓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青年教师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7 王兆秦;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8 孔珍珍;全球化进程中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体系建设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5年
9 张运岭;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6年
10 李飒;中美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87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78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