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公立高校校长产生模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清末民初公立高校校长产生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公立高校校长的产生是各种权力博弈和各方利益配比的最终体现。清末民初公立高校校长的产生,实质上是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高校学者三者相互博弈的结果,其产生可归纳为政府委派、内部互选、董事会推举三种基本模式。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清末民初 公立高校 大学校长 产生模式
【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5A124)
【分类号】:G649.29
【正文快照】: 中国“教育历史之变迁,以逊清之末民国之初最关重大”[1]。中国近代公立高校校长的产生,形式上是由政府任命,但实质上是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高校学者三者相互博弈的结果。本文主要以清末民初1的公立高校为研究对象,对公立高校校长产生的基本模式进行个案分析和比较,以期为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卢晓中;;当代高等教育理念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栾兆云;;美国大学校长职业化发展及其启示——以哈佛大学为例[J];高教探索;2008年01期
3 上官剑;李海萍;;“外生性”与“内生性”:中西方大学起源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4 谢泳;1949年前中国国立大学校长与政府的关系[J];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10期
5 潘燕;美国高校董事会制度的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小青;从东南大学到中央大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安萍;陈若愚;胡秀英;;表象与本质——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另一种思考[J];教育探索;2016年11期
2 于颖;蒋梓淇;刘净净;;大学校长职业化研究述评[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年08期
3 韩同样;刘志明;胡燕士;王伟;;开放式工程训练与OBE教学模式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年05期
4 张焱;;“治校”与“治学”的权衡——也谈大学校长职业化[J];教育发展研究;2015年23期
5 赵广涛;;高等教育改革风险的表现及归因分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6 周洪宇;刘训华;;论中国现代性大学的起源[J];高等教育研究;2015年06期
7 宋国梁;;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念的生态性缺失[J];好家长;2015年08期
8 来瑞;;“为学术而学术”——当代中国大学所缺失的精神简析[J];学理论;2014年36期
9 吴耀健;;顺德社会工作人才发展逻辑分析[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10 于颖;秦聪;;我国大学校长任期制述评及启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秀丽;反科学主义思潮下中国现代史学的人文指向[D];山东大学;2009年
2 章博;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基督教大学的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宝云;学术与国家:《史地学报》及其群体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何方昱;“科学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想与时代》月刊(1941—1948)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道玉;中国应当怎样遴选大学校长[J];高教探索;2005年02期
2 涂可国;论儒学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悖论及其影响[J];哲学研究;2005年01期
3 刘宝存;美国公、私立高等学校董事会制度比较研究[J];吉林教育科学;2001年06期
4 车海云;中美高校董事会的比较研究[J];江苏高教;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传松;;公立高校巨额信贷的风险与对策——产权的视角[J];煤炭高等教育;2005年06期
2 关光辉;;我国公立高校产权运行机制分析[J];科学与管理;2009年05期
3 胡川;胡丰林;赵伟华;;论我国公立高校竞争及行为与其产权制度的相互作用[J];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03期
4 黄敏;;我国公立高校监管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年05期
5 任传城;李扬;;我国公立高校产权特征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03期
6 赵霖平,焦爱梅;公立高校的产权及效率[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7 张民选;转制:公立高校制度创新的现实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23期
8 杨克瑞;美国公立高校市场化改革的发展与争议[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9 魏海苓,孙远雷;论现代产权制度下的我国公立高校产权改革[J];现代大学教育;2005年04期
10 赵霖平,王林芳;公立高校的类企业治理结构与效率[J];高教探索;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顾霞芬;;公立高校管理去行政化改革的思考[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吴开俊;;公立高校“转制”问题研究文献综述[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陶红;;美国公立高校差别学费研究[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陈萦;史秋衡;;从经费结构的变化看美国公立高校的民营化——以密歇根大学为案例[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毕雁英;;公立高校教师的法律身份及与学校纠纷的解决[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6 王绽蕊;;美国公立高校董事会的法律地位述评[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7 于文明;;中国公立高校多元利益主体生成与协调研究——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新视角[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9-2010年度][C];2013年
8 王敬波;;我国公立高校法人财产权益分析[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本报记者 张哲;美公立高校改革引发校长“辞职”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张昆仑;部分公立高校将陷入“财政危机”[N];社会科学报;2005年
3 邱晨;美公立高校显危机华人家长发愁学费[N];团结报;2009年
4 记者 翟帆 叶莎莎;考上公立高校都可顺利入学[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吴开俊 广州大学;民办高等教育需寻纵深发展机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全国人大常委 朱永新;大学转制时机已经成熟[N];人民政协报;2010年
7 滕征辉;反贫困的教育制度[N];中国商报;2003年
8 特约评论员 顾昕;管办分离是正途[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9 清华大学副校长 谢维和;认识新时期大学的公共性[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开俊;公立高校“转制”: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龚钰淋;行政法视野下的公立高校教师法律地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陈权;当代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学涛;政府管理公立高校界限的法律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2 张欣;公立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3 方建云;任务情境与地方公立高校招生行为关系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4 宋佳;公立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国际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6年
5 宋任刚;我国公立高校行政权力监督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6 马康娟;我国公立高校社会捐赠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7 曾瑞;我国公立高校理事会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8 郑文莉;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下的公立高校教师良性心理契约研究[D];汕头大学;2008年
9 杨磊;我国公立高校财务治理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0年
10 俞晓莹;我国公立高校社会捐赠的筹措与运作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清末民初公立高校校长产生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78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447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