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安徽省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几年来,安徽省致力于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突破原有农业大省模式,着力建设全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及各种新兴产业基地,不断优化传统产业结构模式,促使产业结构从“二三一”模式向“三二一”模式的转变。在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学科专业结构作为高等教育的关键组成要素,它的设置情况对产业结构也构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作为人才培养机构的高校必须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类专业结构来满足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本文在文献研究法、数理统计分析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指导下,首先通过对已有成果进行梳理总结,提出研究问题,并利用相关数据,着重分析安徽省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在肯定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安徽省学科专业设置所存在问题。其次,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选用2003-2014年间安徽省六大类学科在校生比重值与三大产业比重值两大研究变量做矩阵散点图、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根据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人文与社会科学类、农学类、医学类学科与第一产业具有较强相关性,理工类、经济与管理类、农学类学科与第二产业具有较强相关性,教育类、理工类学科与第三产业具有较强相关性。通过回归分析构建安徽省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回归模型,并进一步对安徽省2024年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及学科在校生人数比重值进行预测,以便于对未来安徽省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提供方向指导。最后根据现状分析及数据分析的结论,指出安徽省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应及时做到对人才需求进行预测、注重内涵式发展、合理调整在校生规模、注重学科专业创新等方面。
【关键词】:安徽省 学科专业结构 产业结构 适应性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淮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1.3;G642.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绪论9-22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陈述9-11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11-12
- (一)理论意义11
- (二)实践意义11-12
- 三、文献综述12-19
- (一)学科专业结构12-13
- (二)产业结构13-15
- (三)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15-19
- 四、研究内容19-20
- 五、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20-22
- (一)研究方法20
- (二)技术路线20-22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22-29
- 一、概念界定22-25
- (一)学科、学科专业结构22-24
- (二)产业、产业结构24-25
- (三)适应性分析25
- 二、理论基础25-27
- (一)教育外部关系理论25-26
- (二)人力资本理论26
- (三)新经济增长理论26-27
- (四)三螺旋理论27
- (五)结构--功能主义理论27
- 三、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理论联系27-29
- 第三章 安徽省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29-41
- 一、安徽省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结构现状分析29-35
- (一)安徽省高等院校发展现状29-30
- (二)安徽省学科专业设置现状30-32
- (三)安徽省学科人数绝对量现状32-35
- 二、安徽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35-39
- (一)安徽省三大产业产值现状36-37
- (二)安徽省产值构成现状37-38
- (三)安徽省从业人员构成现状38-39
- 三、现状分析的结果总结39-41
- 第四章 安徽省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数据分析41-54
- 一、安徽省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43-45
- (一)安徽省六大类学科与三大产业的矩阵散点图43-44
- (二)安徽省六大类学科与三大产业的相关性分析44-45
- 二、安徽省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回归分析45-51
- (一)人文与社会科学类学科与三大产业的回归分析46-47
- (二)经济管理类学科与三大产业的回归分析47-48
- (三)理工类学科与三大产业的回归分析48
- (四)农学类学科与三大产业的回归分析48-49
- (五)教育类学科与三大产业的回归分析49-50
- (六)医学类学科与三大产业的回归分析50-51
- 三、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总结51-54
- 第五章 安徽省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预测性分析及对策建议54-60
- 一、安徽省三大产业产值比的预测54-55
- 二、安徽省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预测55-56
- 三、安徽省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结构设置的对策分析56-60
- (一)适应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做好学科需求预测56-57
- (二)注重内涵式发展,实现“科教兴皖”的目标。57
- (三)合理调整各学科在校生规模57-58
- (四)努力构建学科专业创新体系58-60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不足60-62
- 一、研究结论60-61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61-62
- (一)研究不足61
- (二)研究展望61-62
- 参考文献62-6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著、论文66-67
- 致谢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传忠,李建标;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作用[J];云南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2 ;安徽产业结构纵横向比较[J];安徽决策咨询;2001年04期
3 周叔莲,王伟光;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04期
4 刘景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与实践的有益探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论纲》评介[J];学术交流;2002年02期
5 庞红云;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探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S2期
6 王群;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思路(续)[J];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7 杨为众;;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辨析[J];内蒙古统计;2006年05期
8 胡刚;;云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实证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宋玲玲;;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07期
10 施碧月;;产业结构政策的条件、背景及其特点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如贤;成盛超;王毅;;产业结构优化的动力与机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2 邹礼瑞;乔海迎;;产业结构转移机制及地区产业结构转移若干问题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3 戴锦;;生态化的产业结构[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马慧强;;山西省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陈方正;周勤;;江苏和西部产业结构的衔接和互动模式[A];民革全国西部大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梁少英;;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广西产业结构的调整[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7 王晶;;一种基于需求的产业结构优化控制模型[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陈树文;袁方;;创新驱动在实现首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应用[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9 孙利杰;;廊坊市加强“两个环境”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A];基于对接京津的科技创新与环首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王光;李久洲;;对廊坊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思考[A];基于对接京津的科技创新与环首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杨桂丽;培育产业结构调整主体 从源头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2 西江日报记者 袁绫 实习生 白凌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N];西江日报;2012年
3 本报见习记者 张淼;献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N];江淮时报;2014年
4 孙曙英;什么样的产业结构才算合理[N];发展导报;2002年
5 臧斗尔;调整产业结构要多听群众意见[N];保定日报;2006年
6 广西大学商学院 张林;优化我区产业结构[N];广西日报;2007年
7 苗蓓;省政协调研产业结构优化[N];南通日报;2007年
8 孙红源 林静 作者单位:通化市房屋管理处;充分发挥品牌企业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N];通化日报;2007年
9 本报评论员;更新发展理念 调整产业结构[N];渭南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鄢来雄;以节能降耗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N];中国信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凤波;我国铁矿需求与经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2 赵秀娟;低碳转型目标下产业结构优化的机制与政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3 李西江;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4 李玉凤;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及仿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5 贺丹;基于生态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6 汪朝阳;对外开放与产业结构[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7 江洪;自主创新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尚慧丽;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张雪松;利用外资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10 姚德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制度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倩;我国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2 高爽;徐州市产业结构优化与转型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3 刘璐;基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唐山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4 胡泽明;首都经济圈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5 段春莲;“泛珠三角”区域内云南省产业结构差异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6 陆道芬;八师石河子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7 杨露鑫;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
8 姜江;东、中、西15省相对劳动生产率及影响因素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9 贾明乐;日本ODI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10 蔡雪;我国三大经济圈产业结构比较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安徽省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31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483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