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船舶工业高层次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0 07:02

  本文关键词:船舶工业高层次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校企合作培养机制 自组织系统 船舶工业 高层次人才


【摘要】:当前,国际船舶市场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船舶工业形势严峻,行业经济效益出现下滑。在海洋强国战略、制造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指引下,只有积极实现原始技术创新,提升高技术船舶研发能力,才能促进船舶工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发展方式向精细化、可持续方向靠拢。无论是产业转型升级还是发展高技术船舶,最根本的条件都是人才。这对我国船舶工业人才培养理念和教育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以船舶工业高层次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机制为研究对象,从综合视角研究和构建校企合作培养机制理论模型,力求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校企合作理论,提升工程教育体系培育船舶工业高层次人才的成效。研究基于三螺旋理论和系统自组织理论,将影响因素划分为国家层面保障机制、行业层面协同机制、高校层面运行机制三个层次;自组织培养机制的构成要素由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涨落组成。通过文献分析、专家访谈和指标遴选,构建了船舶工业高层次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机制的框架,对船舶工业领域的高校专家和企业相关合作项目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运用信度和效度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验证了研究框架,提出了船舶工业高层次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机制的优化对策。主要试图解答三个问题:(1)船舶工业高层次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机制的关键影响因素;(2)根据自组织校企合作培养机制构成要素和影响要素的内在关联性,构建船舶工业高层次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机制模型;(3)现阶段我国船舶工业高层次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机制的优化对策。研究结果表明,高校层面运行机制对开放性、非线性相互作用、涨落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行业层面协同机制对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具有正向的显著作用。国家层面保障机制对开放性,涨落具有正向的积极作用。国家层面保障机制影响力最大,是未来迫切需要健全的重点;行业层面协同机制现阶段发挥的作用则相对较弱;高校层面运行机制是船舶工业高层次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机制的主体部分。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船舶工业高层次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机制的优化对策:以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为核心,健全国家层面保障机制;以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为纽带,建立行业层面协同机制;以提升校企合作质量为重点,完善高校层面运行机制。
【关键词】:校企合作培养机制 自组织系统 船舶工业 高层次人才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2;F407.474-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8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5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5-17
  • 1.2.3 研究现状评述17-18
  • 1.3 主要研究内容18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18-20
  • 1.4.1 研究方法18-19
  • 1.4.2 技术路线图19-20
  • 第2章 船舶工业高层次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机制的现状及理论分析20-30
  • 2.1 相关概念界定20-22
  • 2.1.1 船舶工业20
  • 2.1.2 高层次人才20-21
  • 2.1.3 船舶工业高层次人才21
  • 2.1.4 校企合作培养机制21-22
  • 2.2 船舶工业高层次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机制的现状分析22-24
  • 2.2.1 船舶工业高层次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发展状况22
  • 2.2.2 船舶工业高层次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存在问题22-24
  • 2.3 船舶工业高层次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机制的理论分析24-28
  • 2.3.1 三螺旋理论下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影响因素维度划分24-25
  • 2.3.2 自组织的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存在条件分析25-28
  • 2.4 船舶工业高层次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机制理论研究框架28-29
  • 2.5 本章小结29-30
  • 第3章 船舶工业高层次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机制的模型构建及实证设计30-54
  • 3.1 校企合作培养机制的影响因素测度指标30-38
  • 3.1.1 国家层面的测度指标30-33
  • 3.1.2 行业层面的测度指标33-35
  • 3.1.3 高校层面的测度指标35-38
  • 3.2 自组织校企合作培养机制的构成要素测度指标38-41
  • 3.2.1 构成要素的内容38-40
  • 3.2.2 构成要素测度指标关系模型40-41
  • 3.3 校企合作培养机制的研究模型与假设41-48
  • 3.3.1 指标遴选41-47
  • 3.3.2 初始概念模型47
  • 3.3.3 研究假设47-48
  • 3.4 问卷设计48-53
  • 3.4.1 问卷基本内容48-49
  • 3.4.2 问卷预调研49-52
  • 3.4.3 数据收集程序52-53
  • 3.5 本章小结53-54
  • 第4章 船舶工业高层次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机制的实证结果及分析54-78
  • 4.1 数据统计分析54-67
  • 4.1.1 描述性统计54-56
  • 4.1.2 量表的信度检验56-59
  • 4.1.3 量表的效度检验59-67
  • 4.2 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67-72
  • 4.2.1 开放性的回归分析67-69
  • 4.2.2 远离平衡态的回归分析69-70
  • 4.2.3 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回归分析70-71
  • 4.2.4 涨落的回归分析71-72
  • 4.3 实证结论与分析72-74
  • 4.3.1 研究假设检验结果72
  • 4.3.2 研究结论与分析72-74
  • 4.4 船舶工业高层次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机制的优化对策74-77
  • 4.4.1 以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为核心健全国家层面保障机制74-75
  • 4.4.2 以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为纽带建立行业层面协同机制75-76
  • 4.4.3 以提升校企合作质量为重点完善高校层面运行机制76-77
  • 4.5 本章小结77-78
  • 结论78-80
  • 参考文献80-87
  • 附录一:访谈提纲87-88
  • 附录二:专家问卷88-91
  • 附录三:调查问卷91-96
  • 致谢96


本文编号:566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566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6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