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海峡两岸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对比研究
本文关键词:当下海峡两岸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对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档案学 硕士研究生教育 台湾地区 大陆地区 对比研究
【摘要】:我国档案学高等教育自20世纪30年代起步,在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发展后,从最初的专修科发展逐渐演变为集博士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学士教育和专科生教育为一体的多层次、完整系统的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体系。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档案学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全方面培养档案学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途径,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档案学研究生教育自1984年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系获档案学硕士学位授予权,至今经过三十二年的不断调整与改革,在教育结构、师资队伍和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台湾地区档案学高等教育于1949年国民党退台后从大陆母体发源地分离出来,从此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的档案学办学理念走上了一条平行又交叉的道路。台湾地区档案学高等教育由于缺乏深厚的档案学学科底蕴与完整的教学结构,以至于当地档案事业一直处于“基础薄弱、依附性强、分布集中、进步缓慢”的不成熟状态。台湾地区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虽然没有强大的档案学知识背景作为支撑且受地方当局重视度不高,但其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地域特色,从实际出发,形成一套独有的档案学学科特色教学模式。而这个模式有许多地方的创新是值得大陆地区档案学高等教育体系去吸收和借鉴的。依笔者统计,这几年有关档案学教育体系中各个领域的研究著作及在中、外文网络数据库上发表的期刊论文,其数量都在逐年成大幅度上升趋势。但是,针对档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这一范围内的研究并不多,有关海峡两岸的研究,不论是纸质版文献还是通过电子网络资源查找到的相关期刊、论文、著作,都是极为稀少的。因此,针对海峡两岸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这一主题进行对比分析对我国档案事业的改革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和理论实际意义。文章以海峡两岸档案学高等教育的历史沿革为背景展开分析,以两岸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为立足点,重点比较海峡两岸各高等院校档案院(系)在招生情况、培养方案、培养类型三个方面的共同之处和差异所在,从而对这一主题的对比研究引发出了一些思考。文章主要采取四种方法作为该主题论文的研究途径。它们分别是:比较研究法、文献分析法、个案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
【关键词】:档案学 硕士研究生教育 台湾地区 大陆地区 对比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3;G270-4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0
- 绪论10-20
- 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10-11
- (一) 选题的背景10
- (二) 研究意义10-11
- 二、研究综述11-17
- (一) 三个重点中文网络数据库的检索报告11-12
- (二) 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主要检索对象的全面数据分析12-17
- 三、论文的思路和研究方法17-18
- 四、研究内容、创新之处与不足18-20
- (一) 基本概念与内容18-19
- (二) 创新之处与不足19-20
- 第—章 “同源异流”:海峡两岸档案高等教育的历史沿革20-37
- 一、我国档案高等教育的历史由来20-26
- (一) 海峡两岸档案高等教育的共同源头——文华图专20-23
- (二) 新中国成立后海峡两岸档案学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23-26
- 二、当下海峡两岸档案高等教育的现状概貌26-35
- (一) 大陆地区档案高等教育概貌26-30
- (二) 当下台湾地区档案高等教育发展现状30-35
- 三、海峡两岸档案高等教育的基本差异35-36
- (一) 大陆地区档案高等教育的特点——基础牢、独立性强、人才培养体系完备35
- (二) 台湾地区档案高等教育——基础薄弱、依附性强、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完备35-36
- 本章小结36-37
- 第二章 海峡两岸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背景研究37-41
- 一、政治背景37-38
- 二、文化背景38-39
- 三、教育背景39-40
- (一) 教育理念的区别39
- (二) 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别39-40
- 本章小结40-41
- 第三章 海峡两岸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方面的比较41-56
- 一、招生制度41-43
- (一) 大陆地区档案学硕士、博士的招考方式及部分高校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41-42
- (二) 台湾地区档案学硕士、博士的招考方式及部分高等院校招生制度42-43
- 二、培养类型43-44
- (一) 大陆地区43-44
- 三、培养方案44-54
- (一) 培养目标44-45
- (二) 修业年限45
- (三) 课程设置45-51
- (四) 师资力量51-54
- 本章小结54-56
- 第四章 海峡两岸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引发的思考56-65
- 一、共性问题及应对措施56-62
- (一) 人才培养目标56-58
- (二) 教学内容58-60
- (三) 课程设置60-61
- (四) 师资队伍61-62
- 二、台湾地区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对大陆地区的借鉴意义62-63
- 本章小结63-65
- 结语65-66
- 参考文献66-68
- 致谢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漫;;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科研化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年06期
2 张锐;;研究性学习探微——基于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视角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年06期
3 韩兆柱;付治国;;制约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因素与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2006年04期
4 王海棠;;浅谈高校对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控制问题[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23期
5 黎军;张园园;;从就业角度谈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J];中国地质教育;2006年04期
6 辛全民;;我国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和现状[J];兰台世界;2007年12期
7 殷述广;张乐勇;;两年制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反思[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2期
8 吴杰;仵春;;中美硕士研究生教育比较及启示[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7年09期
9 彭利兰;;浅析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10 吴磊;;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个人投资决策分析[J];甘肃科技;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慧;;浅谈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司传领;刘忠;李瑞宁;惠岚峰;刘鹏涛;;新时期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思考[A];第5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袁振仪;;中医药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A];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田野;段蓓蓓;;我国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指导思想创新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5 王薇薇;;国外硕士类型研究对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启示[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关铁云;赵雁楠;;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培养体系构建探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7 黄汉升;;新中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回顾与展望[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8 钱乐祥;千怀遂;;地理学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探讨[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9 翟雨芹;;中英旅游硕士教育比较研究——以东南大学和萨里大学为例[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10 穆存远;黄腾达;;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第四届中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滕艳;研究生教育创新地大获表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2 孙岩蒋;天津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抓精品重质量创品牌办特色[N];科技日报;2004年
3 记者 张孺海 通讯员 江洪阳 万霞 李平;硕士文凭含金几何[N];湖北日报;2005年
4 史秋衡;缩短硕士学制大势所趋[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记者任丽梅;硕士研究生教育将加快调结构[N];中国改革报;2011年
6 赵德军;西藏农牧学院积极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申报准备工作[N];西藏日报;2002年
7 通讯员 李钟梅 记者 谈洁;南大2年半可读完硕士[N];南京日报;2006年
8 江苏省委党校研究生处 郑克明;省委党校倾力打造高质量研究生教育平台[N];新华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吴春燕;广东省委党校研究生教育“少”而“精”[N];光明日报;2005年
10 记者 黄宣传 唐晓安 通讯员 杨凯军;珞珈魅力在哪里[N];湖北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岩;英国课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特质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兰丽燕;我国研究教学型大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个人需求分析[D];河北大学;2015年
3 陈丽静;中美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比较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4 李青照;当下海峡两岸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对比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5 闫迎春;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内部保证体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6 张红艳;高校扩招下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价值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汪浩;影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8 周群英;硕士研究生教育个人投资成本—收益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9 杨智;硕士研究生教育个人投资决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熊雯;硕士研究生教育个人投资决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865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586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