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以积极心理学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发布时间:2017-10-10 10:28

  本文关键词:以积极心理学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更多相关文章: 积极 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一门科学,它倡导心理学研究的积极取向,是当代心理学最新进展之一。以积极心理学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重新定位并适应现代社会的新观念。本文从介绍积极心理学入手,分析了以积极心理学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论述了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如何有成效地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
【关键词】积极 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心理健康教育不应该仅仅只是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更主要的应是寻找并研究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包括外显的和潜在的,并在实践中对这些积极品质进行扩大和培育,以积极心理学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这是一种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重新定位并适应现代社会的新观念。一、积极心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崔景贵;;积极型心理教育:21世纪心理教育的主导范式[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王婷;马寅生;;近5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3期

3 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崔丽娟,张高产;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J];心理科学;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宋迎秋;姜峰;林媛;;综合性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J];青年探索;2007年06期

2 马甜语;;积极心理学:理念、视野及动向[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崔景贵;;积极型心理教育:21世纪心理教育的主导范式[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谢华;;论中小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郑红;;运用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建构大学生压力应对策略[J];中国健康教育;2007年04期

6 周]Z;石国兴;;积极心理学介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02期

7 王希永;;对实施积极心理教育的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年03期

8 钱兵;;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芮;心理学与经济学的互涉[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卢国华;坚韧人格与应激、心身反应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涛;从消极走向积极[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乾润梅;积极心理学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杨变云;积极心理教育:中学心理教育的重心[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兆轩;高中生与高职生幸福感水平之比较及影响因素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5 郑红;大学生积极压力应对认知评估训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吴雨晨;医护人员的乐观人格倾向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7 井军弟;意识状态改变的理论与心理治疗实践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金建芳;中小学健康生活方式教育模式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9 王福建;积极心理学对中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龚继峰;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创新[D];南昌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崇德;积极而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孟万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根基[J];高教探索;2001年04期

3 史宏云;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的研究进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06期

4 杨鑫辉;诠释与转换: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的积极价值[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王玉洁;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32期

6 范存欣,马绍斌,林汉生,王惠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1年03期

7 李伟强;成绩落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3年01期

8 鲁可荣;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和人际交往障碍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6期

9 陈琴;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8期

10 任俊,叶浩生;积极心理治疗思想概要[J];心理科学;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烨;薛松;;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发[J];才智;2011年24期

2 ;“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方法研修班”招生通知[J];大众心理学;2003年10期

3 赵红;;让心育之花开得更艳[J];大众心理学;2004年07期

4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推广呈现出有组织大规模趋势[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08期

5 唐根林;;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J];大众心理学;2006年01期

6 黄金华;;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阅读与鉴赏(上旬);2011年04期

7 杨百良;;幸福的新诠释——兼论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特征[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8 杜晓慧;;如何开展少先队员心理健康教育[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1年04期

9 王建丽;;让心灵洒满阳光 让青春绽放光彩——新形势下职专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年04期

10 周从高;高敢;;春风化雨润桃李——广西田阳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简记[J];大众心理学;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凤宁;;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春风化雨二十载 真情呵护学子心——福建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二十年回顾与展望[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3 郭燕;;大学生心理失衡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以航海专业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郭旭;;摆脱烦恼 健康成长[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吴锡改;;论心理健康教育与青少年人格建塑[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苏娟;;论开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意义[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7 胡淑仙;闫强;;山西省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综合体系构建探索[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10科普理论国际论坛暨第十七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张蔚;;浅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平等、尊重和理解[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刘素民;;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初探[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10 陆洪;;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慧 实习生 郄伊君;让心理健康教育成青少年生命中的阳光[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8年

2 记者 于大宇;佳一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N];佳木斯日报;2008年

3 临泽县城关中学 郭天义;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N];张掖日报;2008年

4 于景成;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N];承德日报;2008年

5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工部部长 高文义 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任 张吉;长春中医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走向专业化标准化[N];中国教育报;2008年

6 安子;欧普照明在德阳建心理健康教育基地[N];消费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郑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N];黑龙江经济报;2009年

8 华跃;淮安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四早”工程[N];江苏教育报;2009年

9 赖肖南陆丰市河东中学;进一步加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N];汕尾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李益众 实习生 董琦;为北川,孵一颗心灵的“蛋”[N];中国教育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鲁静;品格优势的评估及其在心理临床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肖e,

本文编号:10058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058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d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