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最优化策略:师生关系行为机制视角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教学过程最优化策略:师生关系行为机制视角的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教学过程最优化 师生关系 博弈机制 教师施教 学生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效果 积极参与 以问题为中心
【摘要】:教学过程不是单方面的教师劳动过程,而是在学生积极参与下的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从一般意义上讲,教学过程的优化包括了教学的目标、策略、条件、内容以及评价等诸多方面的优化,这个优化过程是通过师生之间的博弈进行的,由此教学过程的优化就要涉及教师施教过程的优化和学生学习活动的优化两个方面。为了促进教学优化的高效实现,需要实施多方面的可操作性策略,包括: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以学定教深挖教学资源、学习互助组的建设、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明晰教学中的分层以及加强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刺激等。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教学过程最优化 师生关系 博弈机制 教师施教 学生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效果 积极参与 以问题为中心
【分类号】:G456
【正文快照】: 一、教学过程最优化及其双层内涵1·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般理解所谓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根据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原则以及教学规律的要求,在既定的教学条件基础上设计一个最适合既定教学任务的最佳教学方案,以期在规定时间内,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使得学生的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孟祥林;;影响因素与对策:基于博弈理论的高效教学过程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02期
2 孟祥林;个性化教育在发达国家的发展、本质分析及我国的策略选择[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孟祥林;;基于博弈理论的高效教学过程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健;试论教师在电化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2 冉茂香;;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赵民,钟声;中国城市规划教育现状和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1995年05期
4 顾晖,刘维富,管致锦,邱建林,王波,沈天晴;负反馈教学法的原理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年04期
5 孟祥林;不同教学模式下师生角色、教学效率对比及改革思路[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6 孟祥林;;英国日本教学过程比较与我国的发展策略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7 谢文彪,费伦猛,孙旭花,唐迅;关于中学化学中化工知识教学的调查研究[J];化学教育;2000年09期
8 骆风;新时期师范院校教育学公共课教学改革研究之研究[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9 骆风,林清才,朱晓燕,沈红辉;关于广州中学青年教师对高师教育课程评价的调查分析报告[J];广州师院学报;1998年03期
10 孟祥林,靳荣莉;教学中的非对称效果缺失及其补偿策略分析[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合荣;事实与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韦冬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和规律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卿;素质教育与当前中小学教师素质[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朝晖;关于中学生数学推理能力及其培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朱中华;中学数学建模活动的实践与认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陈伟华;健康人生教育模式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沈晓春;关于信阳市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江佳慧;论情感在阅读教学中的功能[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周志红;中学化学教与学的研究——中学化学概念教与学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杨卫东;运用纲要启研法优化课堂结构的实验[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戴桂敏;《语文读本》的特征、功能和实施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魏仁洪;论中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孟祥林,靳荣莉;教学中的非对称效果缺失及其补偿策略分析[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2 孟祥林;网络环境下师生角色定位与教学行为博弈[J];开放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3 孟祥林;不同教学模式下师生角色、教学效率对比及改革思路[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4 孟祥林;美法日研究型课程设置之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学平;孩子的心愿[J];安徽教育;1980年12期
2 赵克瑜;这是一场韧战[J];江苏教育;1980年07期
3 田秉锷;学生·孩子·朋友——从称呼的改换谈《最后一课》抒情的含蓄[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4 ;我们是怎样贯彻中小学学生守则的[J];人民教育;1980年03期
5 张少寒;;谈“园丁”[J];人民教育;1980年07期
6 季轩;;师生之间[J];天津教育;1980年09期
7 培元;;“尊师主题班会”之后[J];天津教育;1980年09期
8 赵克瑜;;班主任工作回顾[J];江苏教育;1980年04期
9 毕振彤;;浅谈教学中的严格要求[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10 叶德政;;关于《从百草到三味书屋》的几个问题[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辉;法律视野中的师生关系[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段福德(河南信阳空军第一航空学院高教研究室);应加快教师角色的转换[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李海兵 赖美华;浅谈教师的人格效应[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张宝敏;成功少不了非智力因素[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田萍 顾斌;住手!“教师暴力”[N];法制日报;2000年
6 张德庆;刑警学院制定《学生管理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N];光明日报;2000年
7 崔秀珍;浅谈课堂教学中如何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8 记者 苏军;家访好传统又恢复了[N];文汇报;2000年
9 记者 苏军;班风建设自己抓[N];文汇报;2000年
10 蒋和葆;教育进入契约时代?[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2 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杨咏梅;从管治到善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林存华;师生文化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杨林国;追寻教师美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周晓静;课程德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余嘉云;生态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琴;学校教育中师生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希斌;私立小学学生心理状况及其生活学习环境的调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0年
2 倪胜利;中学民主教学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廖大鹏;论师生关系的新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叶楚定;中学文学教学审美空白说[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茂艳;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望妮;试析影响外语学习中“冒险精神”的社会情感因素[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郑春梅;主体性体育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苏延骏;教育公平的法理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窦青旭;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孙先旭;语文教育中学生主体性问题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0249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24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