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择业心理误区分析及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择业心理误区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目前中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大学生就业难固然有多方面的问题,但其所持的不良择业心理是影响其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良择业心理主要矛盾心理、依赖心理、自卑心理等10种,而社会因素、就业机制不完善因素、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不合理因素及大学生自身因素等是产生这些不良心理误区的主要原因。因此需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和教育、重视大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心理咨询部门的建设等来调整大学生择业心理误区。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心理误区
【分类号】:G647.38;B844.2
【正文快照】: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压力凸显,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就业市场对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找工作越来越难。即使这样,仍然有不少大学生在找工作时不能认清现状把握自身实际情况,择业时抱有不客观不现实的心理态度,严重制约着其选择比较满意的工作岗位,顺利就业。为此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红军;谈谈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心理误区及调整[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2 高丽华;臧丹;;大学生择业心理误区分析及其调适策略[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3 吴正芝;;自查服药心理误区[J];新天地;2010年05期
4 马宽明;高一新生的心理误区及矫正[J];天津教育;2001年09期
5 马志国;;跨越人际心理误区[J];健康博览;2006年06期
6 黄文秀;高师院校学生就业的心理误区及对策[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毕德;青年审美的心理误区[J];心理世界;1999年04期
8 李彦;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谈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深化与拓展[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1999年01期
9 康宏东;;走出同学交往de心理误区[J];班主任之友;2003年02期
10 马志国;走出高期望的心理误区[J];健康;199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玉喜;蒋锐;王晚英;谢娟;王铁生;;校企合作环境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研究[A];国土资源行业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研究[C];2011年
2 赵帅;;“一对一”个性化就业指导对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实证研究[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乔志宏;;“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中的若干问题[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4 孙钢;鲍作臣;刘涛;;加强就业指导 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周丽雅;;培养健康心理 走出写作误区[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金蕾莅;樊富珉;;高校与大学生对就业指导实践的双向反馈——对16所北京高校的调查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7 莫映桃;高申春;;试论职业自我概念[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张卫青;金盛华;;经济危机背景下的大学生主观就业障碍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宋东清;;研究生职业能力倾向调查及就业指导[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邢宏健;张静;刘端海;;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在高职生就业指导中的应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缪莉云 汪正刚;唐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就业指导到社区[N];东方城乡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陈晓春 任松筠 吕妍 蒋廷玉;五万人争抢四万岗位[N];新华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赵笛;找工作的过程就是找自己[N];青岛日报;2009年
4 河北省军转办;完善管理服务加强就业指导[N];解放军报;2002年
5 何生英;多一些就业指导[N];金华日报;2005年
6 记者 曾妮 通讯员 米国琛;宝安龙岗城市化后5万人面临再就业[N];南方日报;2005年
7 实习生 曹凤娇 记者 孙研;新宾168名退役士兵接受就业指导[N];抚顺日报;2008年
8 李映晖;“就业导航”免费服务问津者少[N];南京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王娟;就业指导 大学生校园第一课[N];开封日报;2008年
10 任占忠;就业指导需实现四个转变[N];中国教育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娇;教育与就业[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周劲松;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教学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夏星;大学生就业市场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4 杨素华;林业新定位下的林业高校就业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5 罗三桂;广东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崔智涛;大学生生涯发展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马超;20世纪美国大学学生事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薛利锋;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高耀;人力资本与家庭资本对高校学生就业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10 陈禹;人力资源开发背景下美国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湘;就业指导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延边大学;2010年
3 张文芳;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素质测评问卷的初步编制[D];西北大学;2010年
4 周平远;论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佩t,
本文编号:10253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25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