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分析与方法反思
本文关键词: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分析与方法反思
【摘要】: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为了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然而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还存在许多误区,主要包括多媒体课件屏幕代替传统的黑板板书、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代替教师与学生的活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完全取代传统媒体教学、过于注重信息技术使用形式忽视对学科具体内容及特点的研究、模拟实验代替分组实验训练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先进的教育思想,信息技术是手段,课程的有效实施才是目的,二者的整合是长期的过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需要体现在教师培训的课程与实践之中。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程 教学方式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民族地区中小学推进新课程改革的研究”(课题批准号:EMA060228)。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西方发达国家,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看成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措施。[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倡导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晓燕;中学生物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信息界;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孟琦;祝智庭;;学习支持的实用价值:一个教师培训项目的案例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2 陈立佳;王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活动设计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年12期
3 陈美芳;项国雄;;信息技术整合在教师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体现[J];南昌高专学报;2006年01期
4 张俐蓉;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案例及思考——从ACOT项目两个教师的经历说起[J];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08期
5 刘军;陈宝军;;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创新[J];中小学电教;2006年08期
6 梁玉晶;丁德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探索[J];中小学电教;2006年11期
7 刘军;陈宝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创新[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袁磊;“农远工程”背景下的小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元认知发展[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2 林英伏;多媒体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魏洪波;通过问题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动机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述;网络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校本培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潘瑶珍;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教学整合策略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美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曾强;基于知识管理的高中英语网络学习平台的设计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莲;信息技术与中学生物学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冰杰;多媒体在中小学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曹京涛;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整合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克抗;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和语文教育的深化改革——对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的质疑[J];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玲娟;;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7期
2 蔡建新;;以《槐乡五月》为例 谈信息技术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25期
3 杨小佩;孙吉刚;马明琮;;教育技术在课程整合中的作用[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年12期
4 本刊编辑部;;信息技术,不可抵挡[J];上海教育;2011年Z2期
5 孙玉勤;;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意义[J];陕西教育(行政版);2010年Z1期
6 ;上海基础教育信息技术前沿应用[J];上海教育;2011年Z2期
7 李争;;浅析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劣[J];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8 周海芸;;信息技术与物理的整合[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19期
9 孙静静;;创新认知实践性视角下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9期
10 李艳;;研究性学习,助推信息技术教学扬帆远航——浅谈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石会;邓元庆;关宇;黄颖;;浅谈“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网络课程建设[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1年论文集[C];2011年
2 牛丽;陈珂;李金祥;;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育学习环境构建研究[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满运菲;;多媒体技术的应用[A];第二十五届中国(天津)2011’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李晓平;信息技术教研之我见[N];中国电脑教育报;2010年
2 大方县坡脚中学教师 魏俊生;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N];毕节日报;2010年
3 临川区罗针中心小学 徐振堂;浅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N];抚州日报;2010年
4 阮怀颖 广东省番禺中学;信息技术与英语口语教学的整合[N];中国教师报;2010年
5 傅勇;高密:以信息技术给力全委会[N];联合日报;2011年
6 镇江市京口区实验小学 赵春蓉;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能力[N];江苏经济报;2011年
7 常武生 樊有军;信息技术为准旗地税插上翅膀[N];鄂尔多斯日报;2011年
8 都匀一中艺术组 徐艳;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创新课堂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N];黔南日报;2011年
9 金湖县银集镇中心初中 万钊;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N];江苏教育报;2009年
10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秦宇;为什么信息技术至关重要[N];中国旅游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小勇;问题化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高丹丹;基于LPSS的教师专业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伍正翔;批判与超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倩苇;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技术与课程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海英;协商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杨治平;面向个体的教科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红明;克什克腾旗教师进修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现状调查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中华;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效能差异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崔晓慧;信息技术环境下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4 孔鲲鹏;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校自主学习环境的构建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蒋红霞;基于信息技术的化学概念图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6 段元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现策略[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玉新;基于知识管理的网上协作学习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8 赵娅;基于任务的协作学习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孙晓凤;信息技术与法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郑建秋;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性学习实施策略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332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33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