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其教育建议

发布时间:2017-10-16 00:37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其教育建议


  更多相关文章: 青少年 身心发展特点 教育建议


【摘要】:文章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从生理认识、情绪发展、自我意识发展这三个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方面提出几点相应的教育建议。
【作者单位】: 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青少年 身心发展特点 教育建议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一、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青少年时期是从童年走向独立的人生道路的转折期,这个时期包括两个心理发展阶段:少年期(相当于初中阶段),大约是十二三岁到十五六岁;青年初期(相当于高中阶段),大约十五六岁到十八九岁。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个体的青春发育期,即个体生理发育的第二个“高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祝颐;;走进“问题”孩子的内心世界[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年07期

2 张男;;当代青少年挫折教育的分析和对策[J];大家;2011年14期

3 孟四清;;青少年问题行为的辅导与矫正[J];天津教育;2011年08期

4 ;该给心理卫生课一席之地了![J];中小学管理;1995年09期

5 杨丽珠;;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探源——《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研究》评析[J];教育科学;2011年04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怀国;;论红十字运动对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的帮助[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佐斌;;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张运红;陈青萍;;网络成瘾青少年心理特征分析及矫正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艾娟;;论大众文化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伍亚娜;雷雳;;亲子依恋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王兴华;;为单亲家庭的青少年营造快乐人生——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慧中;侯玉波;;亲子关系、思维方式和自我效能感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钟申红;;保持青少年心理卫生,促进心理健康[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编后语[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何俊彪;彭武耀;彭秀芳;喜秀勤;;论对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音体美特长生的培养[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汪立新 王媛媛 记者 荣肖磊;全省首家县级青少年心理维护中心成立[N];河北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谋划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新思路[N];楚雄日报(汉);2005年

3 李亚杰;“灾后青少年心理援助计划”启动[N];中国改革报;2008年

4 记者 李凝;“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项目”启动[N];科技日报;2007年

5 熊飞邋李林;郑州“12355”晋升全国试点[N];河南日报;2008年

6 柯杨;12355为教师解决心理问题[N];河南日报;2007年

7 本报通讯员 谈晓慧 本报记者 新月;“大学生老师”义教新苏州人子女[N];苏州日报;2010年

8 ;IAD信息时代对青少年的挑战[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9 记者  葛婷婷;杭州18.5%的孩子被心理问题困扰[N];杭州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赵小雅;教育如何才能“死去活来”?[N];中国教育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胡寒春;青少年核心心理弹性的结构及其特征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2 白琼英;青少年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3 向秀英;中小学学生心理虐待及受虐学生心理健康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其其;汶川震灾后青少年心理精神重建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王我;重庆市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3 邓剑;学生道德心理与德育实效性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义德;论哈里·波特的人物形象对我国青少年心理教育的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芳;青少年挫折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雯;青少年心理旋转能力发展的眼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蒋奕雯;3-8年级学生“诚信”概念理解及其情境反应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白景瑞;外来工子女心理弹性的结构与机制[D];广州大学;2011年

9 陶丽娜;高中生依恋与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峰;青少年亲子沟通心理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396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396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4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