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的特点及主要模式探析
本文关键词:校本培训的特点及主要模式探析
【摘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根本保证,而师资培训工作又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永恒课题。积极开展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在校本培训中,必须明确校本培训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培训模式,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作者单位】: 淮阴师范学院
【关键词】: 校本培训 特点 模式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一、校本培训的特点校本培训是师资培训的一种新形式,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发展规划,在对学校教师的现状与潜力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通过自行规划设计或与专业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合作的方式开展的,旨在满足学校发展需要,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建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校教育内涵的关键[J];思想·理论·教育;2003年05期
2 于建川;;国外教师校本培训的经验及其启示[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年02期
3 李永生;;国内外教师校本培训研究与实践的综述[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福满;对高校师资校本培训模式的理性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12期
2 杨辉;中英两国校本培训的差异及启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03期
3 李雁,许艳;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培训的再思考[J];成人教育;2004年06期
4 武晓艳;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谈教师职业倦怠及组织应对[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5 蔡万玲;多里坤·乌斯曼江;肖永刚;;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双语”教师校本教研的内容与方法——以乌鲁木齐市两所中学为例[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杨运鑫;;关注职业院校创新型教师前瞻素质[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7 张坤香;;中小学校长本土化在职培训探讨[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李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培训的再思考[J];师资培训研究;2003年04期
9 肖庆顺;;论优质学校发展的教育意蕴[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路仙伟;贾国安;;论新形势下的教师发展[J];唐山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吕京;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马萌;面向教师需求的教师及时培训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叶小明;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陈蓉晖;幼儿园教师课程决策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于维涛;县域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浦黎霞;农村小学科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现状的调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王旭华;我是一名校本培训者[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华威;基于绩效技术的中职教师教育技术校本培训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锁馨;国际视域下实践导向的教师培训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高倩倩;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房艳红;中小学新课程教师培训实效性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丽霞;延边地区农村小学校本培训问题及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8 戴觅觅;南疆“双语”幼儿园实施园本培训的行动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9 罗贤平;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教师校本培训实效性研究[D];宁波大学;2010年
10 于国妮;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余维文;发挥校本培训功能的思考[J];广西教育;2000年Z1期
2 于建川;;从教育范式转换的视角看新型教师素质的要求[J];师资培训研究;2002年03期
3 常波;西方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兴起背景综述[J];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4 陈向明;;参与式教师培训的实践与反思[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年01期
5 郑金洲,俞海燕;认识校本培训[J];中小学管理;2001年09期
6 张爱珠;反思总结法是校本培训的基本方法[J];中小学管理;2002年03期
7 李玉娟;;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学军;校本培训:中小学教师走向研究者的关键[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蔡平利;在县区中小学构建和推广校本培训[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安学民,原忠林;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点与模式[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4 戴建浜;;网络环境下校本培训模式的构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年22期
5 胡建波;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特点[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6 郭桂枫;杨洁;;浅谈网络教学的重要意义及其教学模式[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01期
7 周敏;熊仕勇;;校本培训模式与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化[J];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08期
8 张力;;浅谈网络教学模式及其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12期
9 焦玉莲;张恨水小说叙事模式的特点和文化意味[J];唐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10 张传燧;论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J];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军;韩英灵;焦银川;;对中小学体育教师校本培训内容与模式的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体育专辑)[C];2006年
2 付华;吴雁华;穆建怡;;我国休闲农业的特点、模式与发展对策[A];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2007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文集[C];2007年
3 杨学锋;;湖北天堂抽水蓄能有限公司的生产管理[A];中国南方十三省(市、区)水电学会联络会暨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侯西强;;紧紧依托校本培训 全面提升教师素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5 段文彦;;拓宽渠道 提高实效——校本培训有效性的探察与实跋[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杨秀文;;“以课题带动校本培训”的研究报告[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搭建校本培训平台,促进研究型教师成长的研究[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8 林良章;;教师校本培训指导者自身问题研究(之一)[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第十二届科学论文研讨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9 张水香;;抓好校本培训 提高教师素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10 张浩;王根轩;王海平;李健娜;;浙江舟山岛屿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及其特点[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宪余 陈维祥;强化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素质[N];济宁日报;2005年
2 泰兴市教育局 何建华;农村小学开展校本培训的方法和途径[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3 武穴市四望中心学校 唐国年;农村学校校本培训的对策[N];黄冈日报;2006年
4 孙桂香 王忠;于问题中收获 在争论中前进[N];中国教师报;2006年
5 卢广平;浅谈校本培训[N];甘肃日报;2007年
6 王鸣迪;校本培训要从“师本”出发[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王 强;您就是我们要请的专家[N];中国教师报;2005年
8 记者 张涛 通讯员 潘建英;让教师在校“再充电”[N];丽水日报;2006年
9 记者 刘联;我市11所学校上榜[N];珠海特区报;2009年
10 浙江省奉化市教师进修学校 周建国;校本培训先要帮助教师扫清教学障碍[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恩来;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2 盖艳梅;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薛伟;现代远程教育5S学习支持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文清;西部产业集群发展因素及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5 李平;我国企业智力资本开发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王海勤;中国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7 张小红;智力资本及其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8 王欢苗;企业社区关系管理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9 李涛;矿业权二级市场建设模式与交易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10 吴前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理论与模式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国;中学物理教师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蒋晓青;大学英语课堂话语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3 张艳红;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校本培训:观念更新与模式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刘芳芳;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体系构建[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郑江莉;中学班主任校本培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许洪帅;中小学音乐教师“校本培训”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7 于建川;国外教师校本培训经验及其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廖华红;论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校本培训[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肖广德;面向校本培训的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D];河北大学;2004年
10 王七林;基于胜任力的中学教师校本培训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570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57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