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的“身份”问题——试论生命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应有地位
本文关键词:生命教育的“身份”问题——试论生命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应有地位
更多相关文章: 生命教育 教育理念 教育体系 工具化 生命化 合法身份 教育活动 主导地位 课程设置 受教育者
【摘要】:虽然生命教育在我国已经得到一定发展,但它在现行教育体系当中尚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没有"合法身份";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在于现行教育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工具化教育理念";因此只有从根本上转变当前的教育理念,以"生命化教育理念"为指导,才可能真正明确和落实生命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应有地位,从而大力推进生命教育。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关键词】: 生命教育 教育理念 教育体系 工具化 生命化 合法身份 教育活动 主导地位 课程设置 受教育者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一、生命教育在当前教育体系中的“尴尬处境”从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J. Oona}d walters)明确提出生命教育以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当局和教育部门都高度重视生命教育,,学术界更是著书立说,纷纷对生命教育发表不同看法。在我国大陆,无视生命和教育漠视生命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远藤芳倍,宫义;日本战后道德教育政策的开展及其存在的问题[J];外国教育研究;1983年02期
2 谢兰荣;培养目标与人的发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3 小野四平,薛中国;日本师范教育的改革——林竹二和宫城教育大学[J];外国教育研究;1989年01期
4 陈俊森;日本《大学设置基准》的部分修订与大学教育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1993年04期
5 黄新宪;;论台湾教师群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6 刘力;变革式的领导与双向性的考核——校“本管理”改革经验述要[J];全球教育展望;1994年01期
7 陈树强;香港理工学院社会工作教育的特色及其启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8 张文质;教育的理念与教育的理想——访王欣先生[J];教育评论;1994年04期
9 ;欧美大学成人教育重要的发展趋势[J];中国成人教育;1995年03期
10 叶明;情感教育[J];读书;199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文;;张横渠教育思想的传统与现实效应[A];“张载关学与实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蔡绪太;孙耕耘;;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3 张佩珍;;嬗变与应变: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若干思考[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4 张光正;;大学校长在教育理念推展所扮演之角色[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许若兰;;大学生情绪管理和情绪教育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6 杨军;;21世纪中国法学教育理念重新架构之设想[A];法学教育:比较与省思——现代法学教育论坛文集[C];2001年
7 杨桦;;WTO与高职会计教育的思考[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8 王德义;杨敬民;;针对扩招后学生多层次的现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本科教学质量[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9 李世昌;;真爱生命之路[A];大连国际老年健康科学论坛会议资料[C];2002年
10 ;加强教育科研工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劲松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自考办副主任;教育理念:自考校园文化的核心[N];光明日报;2000年
2 吕贤如 朱振国;创造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新模式[N];光明日报;2000年
3 武汉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 侯杰昌 教授;自学考试校园文化重在建设[N];光明日报;2000年
4 记者 肖玉华;东北师大倡导“尊重的教育”新理念[N];光明日报;2000年
5 记者 吴献;“世纪儿童”龙腾计划正在实施[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6 本报记者 南香红;一所民办学校诠释的教育理念[N];新疆日报(汉);2000年
7 新疆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 田文;创新教育理念[N];新疆日报(汉);2000年
8 激流 飞舟;沂蒙骄子[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记者 陈帆波;教师应是学生创新的引路人[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周虹艳;为了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N];中国教育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凌皓;中日近代道德教育理念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许桂清;美国道德教育理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生;校长决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何敏;教育时空问题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卢炳惠;教学创新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邹卓鹏;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考试改革[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沈兰;普通高中学分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徐云知;李绿园的创作观念及其《歧路灯》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永红;论美与生命[D];郑州大学;2000年
2 吴华荣;思想政治课与情感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3 程红艳;生命与教育——呼唤教育的生命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陈蓉;集群式模块课程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5 孔伟;知识经济对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的挑战[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6 陈春红;试论儒家和谐教育理念及其现代启示[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7 傅凰;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角度看大学生的素质教育[D];厦门大学;2001年
8 王媛;生命教育理念探[D];河南大学;2002年
9 王慧;信息技术环境下建构开放型知识表证系统的教学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洪伟;培养学生语言个性的途径[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0718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71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