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往

发布时间:2017-10-22 08:08

  本文关键词: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往


  更多相关文章: 课堂教学 师生交往


【摘要】:交往,就是共在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往具有共生性、平等性和开放性,师生是否具有交往的能力、交往的心态、交往过程的规范性与安全性是实现师生课堂交往的前提条件,交往中师生的同理心水平、教师对学生发展的期望值和教师个人的影响力及交往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师生交往的效果。
【作者单位】: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社科系;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关键词】课堂教学 师生交往
【分类号】:G456
【正文快照】: 交往,即“相互往来”,有“沟通”“交流”之意。人的活动、生活,甚至生命都具有社会性。在此意义上说,任何真正的教育活动都是一种交往的实践活动。离开交往的教育,不可能对人的发展注入实质的意义。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交往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课堂生态的一种重要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昌武;人生光辉的楷模教坛璀璨的明星——魏书生教育思想初探[J];滨州师专学报;1994年S1期

2 邱镛妃;;以生活为中心 构建生活德育模式[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童邑芬;素质教育与班主任素质[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03期

4 张永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09期

5 赖明生;;转换教师角色 推进课程改革[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范侯器;魏书生班级管理思想初探[J];教学与管理;1998年05期

7 张正君;苏霍姆林斯基“差生"教育观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5期

8 王正;职高学生的非健康心理与德育工作浅析[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张献梅,史花霞;非智力因素在室内外设计中的培养[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10 张正君;当代语文教学流派论[J];平原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云知;近20年语感及语感教学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2 沈丹丹;儿童“最宜发展区”与“最佳发展序”的探索[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海峰;试以新课程理念研究魏书生语文教学思想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4 胡其山;我国中小学教辅图书营销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冲锋;语文教学范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任香梅;班级管理中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裴洪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朝鲜族中小学教师素质研究[D];延边大学;2004年

8 贾存忠;中小学生人格教育之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9 向文剑;陇东本土文化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研究和实践尝试[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杨尚茜;“乐—读—思—创”教学方法的实践与研究——中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探索[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源创教育杯“课堂教学精彩一页”征文启事[J];教师博览;2011年07期

2 ;源创教育杯“课堂教学精彩一页”征文启事[J];教师博览;2011年09期

3 张薏;;课堂教学中的“鲇鱼效应”[J];大众心理学;2003年12期

4 陈光辉;;关于课堂教学和教师成长的随想[J];安徽教育;2011年05期

5 陈晓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6期

6 田继万;课堂教学需要“七管”[J];中小学管理;1997年09期

7 崔艳;;谈有效课堂教学的组织策略[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1年Z1期

8 杨文荣;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J];中小学管理;1998年03期

9 王泽;;谈高效课堂如何运用激励教育[J];青年文学家;2011年15期

10 吕宪军;刘东;;对课堂有效提问的思考[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娟;海门市海南中学课题组;;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初中课堂教学良好心理状态的实验研究”中期实验报告[A];全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一)[C];2004年

2 李春鹏;张新奎;李为民;;信息化课堂教学“三原则”解析[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郑祖利;;浅谈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4 卢传梁;赵润麒;;试论“主体性教学”(节选)[A];第六期全国陶研骨干培训班文集[C];2001年

5 庞维国;;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性学习:生成论的视角[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李凤平;;对提高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认识[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7 李玉堂;;奏好课堂教学“三部曲”[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8 鄢晓英;雷俊丽;;探讨课堂提问[A];第十五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七届工程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凤平;;对提高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认识[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10 林叶锦;李世臣;;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实现方法[A];中国航海学会船舶机电专业委员会2000年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永久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随意随性的教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彭晓泉;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评价[N];中国教师报;2005年

3 马玉顺 刘曰礼;新课改应关注课堂教学细节[N];中国教师报;2005年

4 武穴市四望镇中心学校 张烈学 汤文华;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初探[N];黄冈日报;2005年

5 山西运城学院稷山师范分院 庞国太;课堂教学应多给学生留些空间[N];科学导报;2005年

6 陆锡江 海宁宏达实验学校;努力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N];中国教师报;2009年

7 何青霞 张艳荣;浅析课堂教学的浪费现象[N];伊犁日报(汉);2009年

8 湖南长沙同升湖实验学校 钟鸣;5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初探[N];中国电脑教育报;2010年

9 洛阳市新安县石寺镇第一初级中学 王奎;课堂教学方面的几点创新做法[N];学知报;2010年

10 杨国红 刘娟;课堂教学中浪费现象之我见[N];伊犁日报(汉);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忠厚;从混沌走向协同:课堂教学系统自组织境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陈迪;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宇;意义的探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吕红日;教师“知识分子”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良初;课堂传播效果:研究的维度与理论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江卫华;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设计、分析与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学信;网络环境下学习模式探讨[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强;在线测评系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小青;中小学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策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侯元丽;课堂有效互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占丰菊;课堂教学中教师互动性决策的初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奕;中国语境下中外教师课堂互动的对比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7 李红玲;论教学反思[D];山西大学;2007年

8 赵晖;哈尔滨市南岗区小学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现状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袁进霞;迈向滋润生命的殿堂[D];河南大学;2004年

10 宋燕;课堂教学审美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774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774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e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