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冲突: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
本文关键词:师生冲突: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
【摘要】:师生冲突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它不仅仅具有负面功能。在得到正确处理的前提下,它会成为一种有价值的教育资源。教师冲突管理二维模式的运用可以使冲突得以及时处理以避免其恶性发展,保证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其后教师和学生的有效沟通,可以促成双方间的相互理解,使冲突的教育价值得以发挥。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师生冲突 正向功能 沟通
【分类号】:G456
【正文快照】: 师生冲突是指教师和学生个体或群体之间,由于地位、角色、资源占有的不平等和价值观、目标、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双方之间隐蔽的或公开的对立、对抗的社会互动过程。[1]目前学者们关注比较多的是师生冲突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注意到,“师生冲突”只是这些负面影响得以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建军,邹红;师生冲突的分析及其管理对策[J];现代教育论丛;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立志;曹亚玲;;从经济法视角看社会团体的法主体地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2 颜良伟;;冲突与协调:民事抗诉中检法关系新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3 殷琼;;试析乡村精英在群体性冲突预防中的功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明成满;;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群体性事件进行教学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喻永均;李长国;王莉;;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6 吕欣;;经济型群体性事件的处置[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7 李广学;杨秀梅;;冲突与和谐——我国转型期体育发展的必经之路[J];安徽体育科技;2008年04期
8 陈明凡,宋衍涛;政治冲突与整合理论的产生和发展[J];北方论丛;2003年01期
9 林兴初;;快速转型期社会矛盾的演化及化解机制——基于台州市2005—2009年党政部门信访数据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兰飞;;新世纪师生冲突研究综述[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立会;;社会冲突理论及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2 郝明;;政府转型条件下公民话语权实现的探讨[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3 左雪松;;从阶级冲突到社会冲突观—马克思与科塞的冲突思想[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虞崇胜;郑迎春;;政通才能人和——服务型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5 周敏浩;刘彦蕊;;社会变迁的基本理论范式与表现形式评述[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6 郝彩虹;;冲突与和谐——从科塞的冲突功能理论看我国农民工与市民的利益冲突[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蔡久旭;;社会冲突视角下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思考[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月球;;农村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付诚;王一;;市场规则体系下的“无直接利益冲突”问题初探[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刘军民;胡永利;;论提高党防范和抵御执政风险的五大能力[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敬;审计期望差距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3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建勋;我国农村社会信用理念的生成及其法律保障[D];山东大学;2010年
8 陈微波;利益分析视角下的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陈汉良;毛泽东社会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高博;当代中国政治冲突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李景旺;中美群体纠纷解决机制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兆丰;基于竞合战略的中国汽车行业供应链优化模式探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姜自安;马克思主义阶级冲突理论与实践[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8 王海鹏;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利益冲突机理与协调机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陈俊夫;公共危机决策反馈纠偏机制创新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邓丽萍;完善我国行政调解制度构想[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白明亮;批评与反思:师生冲突的社会学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立和;谈“行为语言”在体育运动中的功能[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S2期
2 谈志彬;跨文化公司的沟通[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贾天云;;沟通[J];学生之友(初中版);2002年Z1期
4 钱寅生;;与孩子沟通的艺术[J];好家长;2002年11期
5 侯雅丽;;沟通的前提是尊重[J];中华家教;2003年05期
6 李维榕;;沟通要留有余地[J];父母必读;2003年05期
7 何淑英;广告创意中的情感手法[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8 于珍;沟通中的角色问题——自我角色的转换[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9 丰实;距离[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24期
10 朱爱清;运用知识管理预警企业问题[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世华;;病案管理中的沟通作用[A];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6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谢磊;;电视气象节目现场报道中出镜记者的素质[A];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董晓峰;刘星光;刘理臣;;城市社会规划探讨[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王绍红;;公立医院内部实行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2009中华临床医学工程及数字医学大会论文集[C];2009年
5 张玲玲;高婷;李景;张文新;;青少年的个人规划与亲子、朋友间沟通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刘明桂;;危机管理中的沟通技巧[A];2006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6年
7 刘洋;;浅谈如何做好聋儿的语训工作[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周琰;侯玉波;;思维方式和人际互动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胡炜华;;编辑与作者沟通的技巧[A];学报编辑论丛(第八集)[C];1999年
10 周永平;;学生“非正式群体”与和谐校园建设[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非一般的沟通感受从MMS开始[N];中国经营报;2002年
2 关制钧;透过“位差效应”看沟通[N];中国企业报;2002年
3 梅承鼎;学会“沟通”[N];中国医药报;2000年
4 廖仲毛;成功沟通十招(二)[N];组织人事报;2002年
5 王宏;沟通从CEO开始[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6 王志乐;加强沟通促进理解[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7 赵宗雄;如何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N];组织人事报;2002年
8 记者 张旭光;调查显示——体育是与消费者沟通的有效渠道[N];中国体育报;2002年
9 杜波成;e化企业沟通 全面提高竞争能力[N];中国企业报;2002年
10 ;沟通高手不全是名嘴[N];中国商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亮;企业内部沟通中信息传递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2 叶笑云;平衡视阈下的当代中国信访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陈世瑞;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沟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姚孝军;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管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5 汪凌;学业的成功与失败:学业评估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赵钊;信息化领导团队沟通对共识的影响机制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漆海波;中国上市公司实施投资者关系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袁荣华;知识型员工的沟通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杨玉艳;融合与沟通[D];青岛大学;2005年
4 李亚男;农业推广沟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5 杨宝华;建安公司绩效管理体系研究与设计[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6 刘洪;企业薪酬体系中的公平性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7 左华;处方药营销沟通策略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冯荣静;试论环境因素和内部沟通在飞利浦半导体收购中的作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卞立建;货币政策透明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潘长琳;在华美国公司危机公关行为的跨文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786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78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