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中国现代教育不公平现象探析

发布时间:2017-10-22 15:13

  本文关键词:中国现代教育不公平现象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体制 平等 公平 解决方法


【摘要】:促进和保障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不懈追求的目标。目前,教育不公平问题已成为困扰我国教育的主要问题。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调整是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关键。
【作者单位】: 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
【关键词】教育体制 平等 公平 解决方法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教育公平是人类追求的众多美好理想之一,,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社会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的国家,教育不平等现象极其严重,已成为困扰我国教育的主要问题。一、现阶段我国教育不公平的现状教育不公平现象是由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晓漫;从弱势群体看教育的公平[J];经济师;2004年04期

2 张爱梅;关于教育公平的几点思考[J];江苏高教;2003年01期

3 陈晓琴;教育公平之我见——公平的教育解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林;分级办学制度下的教育资源分配与城乡教育差距——关于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政治经济学探讨[J];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01期

2 黄鸿鸿;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探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万新芳;;论高等教育产业化与教育机会均等[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董智;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机会均等[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S2期

5 朱迎春;;从教育公平原则看中国城乡教育差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5期

6 朱茹华;“就近入学”与教育公平[J];基础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7 朱迎春;周志刚;;从教育公平原则看中国城乡教育差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07期

8 陈成文,曾武成;教育公平与建设和谐社会[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13期

9 胡平;赖秀龙;;教育公平之我思——公平的教育解读[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10 杨斌芳,侯彦斌;我国教育不平等现象及原因浅析[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陶红;;我国高中生家庭经济状况调查[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云奔;教学公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鲍风雨;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及辽宁省高职教育需求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金龙;教育公正新解[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逄锦波;青岛市人口迁移的经济社会影响及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5 杨海燕;城市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伍运文;中国高等教育产业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毛勇;中国公办、民办高校在教育市场中竞争的公平性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洁莹;关于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邓光平;重庆高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受教育机会问题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方宏常;论我国三级课程政策的运行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赛明明;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5 陈红燕;流动儿童学校生存与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志忠;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义务教育公平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7 田静;我国城市下岗工人参与全民健身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常燕;我国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9 张小屏;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10 何晓民;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路径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德广,张兴;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杨东平;对建国以来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回顾和反思[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陈成文,曾武成;教育公平与建设和谐社会[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13期

4 陈晓琴;教育公平之我见——公平的教育解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1期

5 余秀兰;高教大众化需要关注弱势群体[J];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01期

6 康宏;教育效益与公平:教育的两难抉择?——广州地区第28届教育沙龙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瑜亮;;网络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09期

2 徐道琴;;浅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年08期

3 毕德旭;李玲;;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原因、思路、方法[J];教育导刊;2011年06期

4 邓志博;;德国的教育体制及特点研究[J];价值工程;2011年23期

5 姜涛;;中国矿业大学应用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及对策分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6 刘雪琴;;如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J];甘肃教育;2011年11期

7 李淼;;整合与超越:城乡二元结构下教育公平的制度革新路径探索[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杨华;;课堂教改初探——对话教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9 曾霞;;确立以马斯诺理论为哲学基础的教育体制——论如何把城市知识人才引流到中国农村基层教育单位[J];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10 王勇鹏;;统筹发展城乡教育的伦理学探视[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娣娜;;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与教育体制的改革[A];探索新路构筑辉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论文集[C];1998年

2 张路雄;;现代化、市场化下的中国教育体制[A];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06年

3 王林;吴有富;;中法教育体制对比与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A];第一届贵州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于洪波;;日本近代的国家主义教育理念——以“近代学校之父”森有礼为中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孙绵涛;;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研究[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吴振华;吴晓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贵阳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访谈[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7 孙绵涛;;教育管理学[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8 于洪波;;二战后美国军事占领与日本现代教育体制的确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9 谈松华;;教育体制改革进程中的制度供给——教育发展的制度背景探析[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孙绵涛;;教育机制理论的新诠释[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马春香;希望教育体制更加完善[N];柴达木报;2010年

2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温铁军 邱建生;“三农”问题与我国教育体制的适应性调整[N];中国民族报;2009年

3 ;市场经济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体制[N];经济参考报;2001年

4 本报首席记者 朱幸福;智利教育体制沉疴难起酿危机[N];文汇报;2011年

5 徐敏;“牛马赛跑”会是怎样结果[N];解放日报;2009年

6 楚天舒;让学生有尊严地生活[N];天津教育报;2010年

7 ;英国也热“择校”,抓阄入学保公平[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8 肖玉保 吴铎思;福州教育体制全面改革[N];工人日报;2004年

9 聂会宇 刘怀;孩子为啥笑不起来[N];吉林日报;2006年

10 冯武勇;奥巴马:教改助疗经济更利美国未来[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许江媛;加拿大公共教育发展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余远方;教育多元供给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3 金铁洙;中韩两国教师教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黄凯玫(Cadelia Lane Ambrose);圣卢西亚的学校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运明;1928-1937年山东中等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显吉;中国教育投资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黄清敏;魏晋南北朝教育制度述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会贵;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的文化场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冬丽;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受教育权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2 苏亮;论中国农民的受教育权[D];山东大学;2009年

3 王红;我国家校合作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宁;城市边缘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的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汪t

本文编号:10789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789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d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