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和谐视角下的教师教育体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4 09:07

  本文关键词:和谐视角下的教师教育体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和谐 和谐社会 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体制 和谐的教师教育体制


【摘要】: 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上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建构这样一个美好的社会形态,教育是当之无愧的动力源。随着世界范围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的加剧,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的成败在于教师,更在于教师教育。只有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才能保证高质量的学校教育。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对教师教育的质量越来越关注。经过新一轮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我国教师教育已基本形成了一个以独立设置的各类师范院校为主体,其它教育机构共同参与的、多渠道、多规格、多形式的开放性教师教育体系。 但是,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我国的教师教育体制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的因素。基于此,本文在回顾总结我国内外教师教育体制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和谐教师教育体制的论题。即我国教师教育体制改革应结合和谐社会的理论,定位于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建立和谐教师教育体制。具体来讲:就是要坚持“以受教育者为本”建立各层级行政组织、决策领导组织机构、发展规划组织机构以及具体执行组织机构,并科学地界定每层组织机构不同权限;同时,“以和谐社会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各个部门和部门之间的作用,合理配置和利用各种资源。在利益分配上兼顾整体利益、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教师教育内部运行机制,尽可能减少用行政上的种种应急措施来纠正原结构中的各种失调现象,建立起一种和谐、主动、高效、灵活、能进行自我调整的相对稳定的体制,并形成其运转的良性循环,从而保证教师教育各种职能的有效实现和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另外还应重点把握以下两个方面: 构建和谐的教师教育体制应定位于建立一套高效的机制。在我国的教育领域的发展和改革过程中,不可能照搬某种模式。事实上,即使市场机制相当发达的国家,所采用的教师教育体制模式也是大相径庭。同时,由于世界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各国都在努力改变目前的状况,寻求更为理想的体制模式。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看,政府要更加关心怎样以合理的成本供应足够数量的并且相当素质的教师,如何进行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建设。我国教师教育体制的发展与改革方向就是结合和谐发展的理念,针对现行教师教育体制中的弊端,借鉴他国经验,改变我国教师教育体制的相关职能,同时,需要借助相当的想象力进行制度创新的来实现。 我国教师教育体制的发展与改革一定要结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坚持“以受教育者为本”和“以和谐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发展理念,在政策层面,促进政府的职能转变,确保政府相关部门的有效运作,进而转变政府以往的控制型管理模式为主导型管理模式,对教师教育实行全口径的事业管理;在制度层面实现以教师教育属性为基础,合理划分各层级的权限,科学运用国家宏观调控,理性引导市场资源配置;同时,加强行政组织管理力度,保证政府与教师教育学校、市场与教师教育学校之间的信息渠道畅通;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与教师教育学校、行政机构与专业机构之间的权限,才能不断完善我国教师教育体制,促进我国教师教育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和谐 和谐社会 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体制 和谐的教师教育体制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451.1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9
  • 引言9-15
  • (一) 选题意义9
  • (二) 研究方法9
  • (三) 文献综述9-13
  • (四)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13-15
  • 一、基本概念15-21
  • (一) 和谐社会15-18
  • (二) 教师教育及教师教育体制18-21
  • 1. 教师教育18-19
  • 2. 教师教育体制19
  • 3. 和谐的教师教育体制19-21
  • 二、国内教师教育体制的历史发展21-27
  • (一) 历史发展21
  • (二) 主要问题21-24
  • 1. 模式僵化21-22
  • 2. 政府失灵现象22-23
  • 3. 市场与教师教育的信息不对称23
  • 4. 现行教师教育体制难以适应市场竞争机制23
  • 5. 相关法制建设不完善23-24
  • (三) 原因分析24-27
  • 1. 政治体制方面24
  • 2. 经济原因分析24-25
  • 3. 科技原因分析25
  • 4. 教师教育发展的需要25-27
  • 三、国外教师教育体制的历史发展27-31
  • (一) 历史发展27-28
  • (二) 基本特征28-30
  • 1. 发展的优质化28
  • 2. 发展的专业化28-29
  • 3. 改革的均权化29
  • 4. 改革的信息化29
  • 5. 改革的国际化29-30
  • (三) 对我国教师教育体制改革的启示30-31
  • 四、我国和谐教师教育体制的思考31-40
  • (一) 政策层面的思考31-32
  • (二) 制度层面的思考32-33
  • 1. 加强教师教育体制的环境建设32-33
  • 2. 完善教师教育学校内部评价机制33
  • (三) 关系层面的思考33-35
  • 1. 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33-34
  • 2. 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34
  • 3. 理顺学校内部的权利划分34-35
  • (四) 管理层面的思考35-40
  • 1. 多层次的管理组织35-36
  • 2. 多样化的管理方式36-38
  • 3. 其它管理类的机制38-40
  • 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3
  • 附录43-45
  • 致谢45-46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纯;;提升政府公信力是建设和谐社会题中之要义[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2 张传泉;;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公平[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卢静;张悦;;转变刑事诉讼理念 适应和谐时代精神[J];前沿;2011年12期

4 张传泉;;和谐社会出场中的社会公平[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王艳;;论休闲体育发展与和谐社会的融合——以长沙市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年07期

6 华建军;;竞技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J];搏击(体育论坛);2011年06期

7 蒋慧银;;思想政治教育在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不同阶段中的作用[J];华章;2011年13期

8 杨晶;;社会工作与和谐社会[J];神州;2011年14期

9 白天寅;;关于武术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18期

10 惠蔚航;;浅析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明君;李云平;;人性化执法与构建和谐社会[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郭晓静;许月潮;李慧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加快发展我国天然气的要求[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代表论文集[C];2005年

3 孙路宝;;浅议和谐文化[A];努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领导能力研讨会暨2006年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论文集[C];2006年

4 段冬林;李小鲁;;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国雪利;刘惠军;;积极心理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盖玉彪;陈伟;;论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军事司法改革[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7 潘兆康;;和谐社会视野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新视角:恢复性司法模式[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8 许宁;;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出狱人保护制度探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9 刘晓梅;;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10 杨崇华;张美英;;刑事政策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以“恢复性司法”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2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3 谭德宇;当代中国民主发展中的公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晓平;和谐社会的舆论环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5 何影;利益共享的理念与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白葆莉;中国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武君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县级政府的作用[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8 袁斌;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赵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内涵与中国知识分子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秉强;我国居民收入增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欣;和谐视角下的教师教育体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顾丽;基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生态化技术创新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3 杨静;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政府危机管理[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小芳;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思考[D];山西大学;2006年

5 顾晓卿;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与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郭秋娟;构建和谐社会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7 胡涛;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社会保障公平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8 刘跃亭;加快郑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文大山;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10 任占弟;和谐社会建构中的新市民培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880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880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4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