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中国近代教育出版综论

发布时间:2017-11-12 14:01

  本文关键词:中国近代教育出版综论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 近代 教育出版 教育出版家群体


【摘要】:中国近代教育出版伴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而崛起。从编写中小学教科书到编辑大学教材和学术专著,从出版单行本到推出大型丛书,从出版机构单方面运作到出版界与学术界合作互动,中国近代教育出版的发展轨迹从一个重要侧面展现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在此过程中,教育出版家群体"立商务以文化理想,倡出版以教育使命",他们大多驰骋于教书育人和编辑出版两大领域,以教育和出版为双轮开拓了一条"智民之路",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教育学系;浙江大学教育学系;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中国近代教育学术史研究”(课题批准号:BAA050010)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近代教育出版研究”(课题批准号:07CGJY028YBM)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529
【正文快照】: 大众传播媒介的发达是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指标,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主要是指传递印刷符号的书报。[1]早在1902年,梁启超就认为,“学生日多、书局日多、报馆日多”是影响中国前途的三件大事。[2]如果说报刊以“反应敏捷”、“传递快速”、“传播广泛”见长,那么,图书出版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建辉;近代出版与近代教育[J];编辑之友;200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雁飞 ,陆广泉 ,孟庆保;浅探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保障被害人权益问题[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2 周中明;姚鼐的妇女观和他笔下的妇女形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张传文,张红;试论道德与法律的矛盾运动——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分析对象[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李明宇;李丽;;科教兴农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5 张敏慧;近代三大古籍丛书的比较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于洪波;;马克思的经济表与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创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葛贤平;对存在主义教育哲学的几点认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张缨;;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政治文化建设[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9 刘力;;论民主的内涵与原则[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陈轶艺,刘卫国;体育科学发展动因的哲学思考[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西平;;西方人早期汉语学习史简述——兼论对外汉语教学史的研究[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2 王宗光;;教育创新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新境界[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3 刘锦钢;曾林;;和谐发展背景下新闻报道生态向度思考[A];全民科学素质与社会发展——第五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春才;;从和谐生产力到和谐社会建设[A];第14届世界生产力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冯宏良;余金成;;自由与秩序互动共存:社会政治稳定的价值规定性[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郭尚花;;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解读[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宏斌;;生态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兴茂;;苏联所有制结构的历史演变及其理论反思[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严昌洪;;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辛亥革命研究综述[A];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国——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1年

10 张朋园;;议会思想之进入中国[A];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第一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旭东;现代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炜;中国区域经济结构的金融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3 陈则孚;知识资本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4 顾卫星;明清学校英语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5 袁爱玲;学前创造教育课程及其理论构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杨庆媛;中国城镇土地市场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7 屈永华;国民意识的觉醒与传统法律的近代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贺朝霞;论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问题的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邹铁力;中国共产党的私营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燕;贵州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黄一芳;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述评[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李仙飞;马克思个性观新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谢卫红;青春期性健康教育——青少年德育不可或缺的部分[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李仁涵;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6 齐成民;论新潮社对新文化建设的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7 涂晓敏;泰国军人政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8 赵守山;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人本管理模式的哲学思考[D];郑州大学;2000年

9 窦春玲;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个性教育[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10 葛刚岩;论《史记》人物形象的崇高美及其形成原因[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铁明;;论教育多元化共同投入体制的本质——兼论广州教育投入体制变革的基本对策[J];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07期

2 许静;;浅议壬戌学制[J];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祁士清;杨泽华;;区域推进学陶研陶 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A];庆祝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专刊[C];2010年

2 陈文心;;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现代化[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洪宇;农村义务教育应免费[N];人民日报;2003年

2 ;1904-2004,,现代教育,激荡百年[N];人民政协报;2004年

3 ;免费! 免费![N];中国教育报;2003年

4 齐冬 实习生 孙浩 摄影 袁鹏;共享一片蓝天[N];济南日报;2005年

5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 何传启;中国现代化 教育要先行[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潘涌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现代化要求教师角色重新定位[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阎宏伟 山东省肥城师范学校副校长;应试教育严重扭曲教育本质[N];中国改革报;2009年

8 实习生 陈杨 本报记者 宋开文;多媒体让老师不再“吃粉笔灰”[N];四川日报;2009年

9 聊城大学讲师 杨旭 聊城大学副校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李剑萍;两种教育制度:半工半读的两次试验高潮[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0 潘涌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全球境”意蕴:对教师角色的发展性重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金木;启蒙与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军;试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马泽民;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启动[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3 杜娟;从文明书局《科学全书》看晚清教科书的近代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乔金霞;近代湖北留学教育综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吴敏霞;清末民初教育转型弊端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燕;“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教育思想研究(1915—1927)[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谭运启;陶行知人本教育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8 王健;儒家的教育理念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9 熊春林;湖湘洋务教育思想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10 张雷亮;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对1915-1927年教育变革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761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1761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2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