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11-13 04:02
本文关键词: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 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防御机制
【摘要】: 在得到中国的心理学资料之前,心理学不可能发展成为一门普遍有效的科学,因为中国人口占了人类的很大比例。对于跨文化心理学来说,中国能够从新的背景上重新审查心理学成果。同理,在得到中国多民族资料之前,中国心理学研究成果推广程度有待商榷。因此,本研究针对以往研究的不足,以西部大学生为对象进行多民族防御机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 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问卷调查作为收集数据的主要手段,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2322份。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笔者主要利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本研究主要得到如下结论: 结论1:研究中以民族和性别为自变量,防御机制得分为因变量,方差分析结果:①不成熟防御机制维度,性别主效应显著,民族主效应显著,性别和民族的交互作用显著(事后检验发现汉族、藏族性别差异显著,男女大学生在民族水平都存在显著差异)。②成熟防御机制维度,性别主效应不显著,民族主效应显著,性别和民族的交互作用不显著;③中间型防御机制维度,性别主效应显著,民族主效应不显著,性别和民族的交互作用显著(事后检验发现汉族、藏族性别差异显著,男女大学生在民族水平都存在显著差异);④掩饰因子维度,性别主效应显著,民族主效应显著,性别和民族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结论2:西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不成熟防御机制、掩饰因子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心理健康状况与具体的防御机制升华、压抑、幽默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抱怨、幻想、退缩、躯体化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分裂关系不显著;与反作用形成、解除、理想化、假性利他、伴无能之全能、否认、期望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制止、回避、隔离、同一化、交往倾向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各个民族水平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防御机制之间的相关也各有特点。 结论3:西部大学生防御机制各维度预测心理健康状况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对心理健康状况均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存在消极作用。各个民族水平防御机制预测心理健康状况也各有特点。 结论4:不同民族西部大学生在父母教养方式上的差异极其显著。事后比较结果发现:①汉族─蒙族之间在温暖理解上有显著差异;②汉族─藏族之间在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度保护存在显著差异;③汉族─壮族之间在过度保护上存在差异;④汉族─回族之间在过度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上存在差异;⑤汉族─维族之间在温暖理解、过度保护、偏爱被试上存在差异;⑥蒙族─藏族之间在温暖理解、拒绝否认、过度保护上存在差异;⑦蒙族─壮族之间在过度保护上存在差异;⑧蒙族─回族之间在温暖理解、过度干涉、拒绝否认上存在显著差异;⑨蒙族─维族之间在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偏爱被试上存在显著差异;⑩藏族─壮族之间在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度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仅偏爱被试没有显著差异;?藏族─回族之间在温暖理解、过度保护上存在显著差异;?藏族─维族是唯一一组没有显著差异的民族对;?壮族─回族之间在过度干涉、决绝否认、过度保护、偏爱被试上存在显著差异;?壮族─维族之间的差异与壮族─回族之间的差异一致;?回族─维族之间在温暖理解、过度保护上存在显著差异。 结论5:西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防御机制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不成熟防御机制与惩罚严厉、过度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偏爱被试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温暖理解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成熟防御机制与过度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偏爱被试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中间型防御机制与惩罚严厉、过度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偏爱被试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温暖理解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掩饰因子与惩罚严厉、过度干涉、拒绝否认、偏爱被试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温暖理解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各个民族水平父母教养方式与防御机制之间的相关也各有特点。 结论6:在整体西部大学生数据中,以家庭教养方式为自变量,各防御机制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如下:①六个预测变量预测不成熟防御机制时,进入回归方程式的显著变量共有五个,多元相关系数为0.281,其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079,亦即表中五个变量能联合预测不成熟防御机制7.9%的变异量。②六个预测变量预测成熟防御机制时,进入回归方程式的显著变量共有一个,多元相关系数为0.092,其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009,亦即表中五个变量能联合预测成熟防御机制0.9%的变异量。③六个预测变量预测中间型防御机制时,进入回归方程式的显著变量共有三个,多元相关系数为0.132,其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017,亦即表中三个变量能联合预测中间型防御机制1.7%的变异量。④六个预测变量预测掩饰因子时,进入回归方程式的显著变量共有三个,多元相关系数为0.163,其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027,亦即表中三个变量能联合预测掩饰因子2.7%的变异量。各个民族水平家庭教养方式预测心理防御机制也各有特点。 结论7:整体西部大学生社会化倾向与心理健康状况、心理防御机制、父母教养方式相关关系结果:①“个人-集体”维度与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惩罚严厉、过度干涉、过度保护、偏爱被试显著正相关;②“求助支持”维度与心理健康状况显著正相关;③“社会分化”维度与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显著正相关,与温暖理解显著负相关;④“专制-民主”维度与心理健康状况、温暖理解著正相关,与不成熟防御机制、掩饰因子、过度干涉、拒绝否认、偏爱被试显著负相关;⑤“管理氛围”维度与心理健康状况、成熟防御机制显著正相关,与不成熟防御机制、惩罚严厉、过度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偏爱被试显著负相关;⑥“人际氛围”维度与心理健康状况、温暖理解显著正相关,与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掩饰因子、惩罚严厉、过度干涉显著负相关;⑦“目标前景”维度与不成熟防御机制、掩饰因子、惩罚严厉、过度干涉显著正相关,与心理健康状况、温暖理解显著负相关。各个民族水平社会化倾向与心理健康状况、心理防御机制、父母教养方式相关关系也各有特点。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844.2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芸杉;少数民族大学生防御机制与自恋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李宽;违纪大学生与一般大学生的内隐自尊、外显自尊和心理防御机制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789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178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