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地区乡镇留守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本文关键词:赣南地区乡镇留守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精神卫生 抑郁 焦虑 对比研究 学生群体 赣南地区 留守 健康发展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躯体化
【摘要】:目的了解赣南地区乡镇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促进留守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方法选取赣南地区3个县市300名留守学生,采用SCL-90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留守学生躯体化、强迫、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等6个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国内中学生常模,留守女学生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得分显著高于留守男学生。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中学生常模。结论影响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较多。社会、家庭和学校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使留守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 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 江西环境工程学院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城或者到沿海发达地区打工,留守学生群体呈扩大化趋势。由于留守学生长期与父母分离,在特殊的环境中长大,导致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许多农村留守学生因“情感饥饿”而产生了自卑、抑郁、自我封闭、憎恨、仇视等不良心理,这对农村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科蓉,李春景,周淑琴;农村“留守子女”学习状况分析与建议[J];教育科学;2002年04期
2 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来自湖南、河南、江西三地的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迟希新;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3 冯建,罗海燕;“留守儿童”教育的再思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林艳;;浅谈“留守儿童”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08期
5 程航;吴文玲;李霞;林崇光;张崇丽;陈策;刘娜;;温州留守小学生自我意识与家庭环境状况调查[J];上海精神医学;2007年04期
6 刘祖强;谭淼;;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现状与前瞻[J];教育导刊;2006年06期
7 崔民初,范先佐;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科学;2003年01期
8 谢海燕;刘玖玲;;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分析[J];理论观察;2006年04期
9 孙志飞;鹿存礼;;新形势下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叶敬忠,王伊欢,张克云,陆继霞;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综述[J];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艳苹;李玲;;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比较[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世雄;农村“留守子女”学习状况研究——以甘肃省通渭县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晓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研究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杨献碧;浙江省教师带寄宿生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陈学芳;市民化:农村教育改革之维[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邬定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金红;从课程角度探讨农村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纯晶;大连开发区外来务工子女小学教育的调查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艳;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9 常燕;我国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10 张小屏;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滔;郭沫若谈诗歌创作[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2 赖乔;1980年国际价值会议在日本举行[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12期
3 史如赓;;情真、意深、语新——李清照词“声声慢”赏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4 高海夫;;说辛词《沁园春》[J];语文教学通讯;1980年02期
5 钮国平;;《离骚》题意小议[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6 吴光复;;漫谈《小石潭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7 储兆瑞;美国社会问题种种[J];社会;1982年04期
8 叶晓雯;;杜甫诗《阁夜》赏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9 志刚;宝翔;;福建鸣鹤拳源流考[J];南平师专学报;1982年00期
10 ;幼教拾贝[J];幼儿教育;198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宝山;刘宝泉;王建新;高风枝;;下岗纺织女工心理卫生调查分析[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获奖论文选萃[C];1999年
2 梁燕;;精神科护理诊断问题初探[A];全国精神科护理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3 梁月娟;;重视青年学生的精神卫生教育[A];全国精神科护理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4 李根起;周正保;;精神医学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及科研思路[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七届精神疾病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2年
5 刘锋;李志满;卢华洋;;迷信求神撤药对壮族女性精神分裂症影响[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七届精神疾病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2年
6 戴斌;;社会因素对妇女精神卫生的影响及对策探讨[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董建萍;;精神健康与自我保健浅析[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黄大弘;金承元;;全面落实齐抓共管扎实做好社区精防[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9 徐雅琴;;浅谈延边州社区精防康复工作的现状及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10 熊明娥;;对贫困精神病人的治疗康复问题初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俞李;别让电子游戏机成为公害[N];安徽经济报;2000年
2 何艳虹;别让抑郁网住心[N];中国妇女报;2000年
3 杨咏梅;直面抑郁症[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吴明 摘;开展灾害社会心理干预[N];大众卫生报;2000年
5 记者范又;城市化造成儿童行为问题增多[N];光明日报;2000年
6 记者 陈光曼;健康体魂+健康心理=美好人生[N];光明日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唐湘岳 本报通讯员 张华勇;给精神残疾人更多的爱[N];光明日报;2000年
8 记者 杨丽加;好学生心理问题也不少[N];健康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初卫华;切莫忽视心理健康[N];健康报;2000年
10 记者 郑灵巧 金永红;精神疾患逼近国人[N];健康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j;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修德;感染、心理因素和慢性前列腺炎关系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王再见;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肠易激样症状的作用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邹建军;影响上海市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因素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5 张有志;小补心汤总黄酮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6 黎琳;大学生的社会比较与情绪健康[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何希辉;赤芍提取物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其对大鼠皮质、海马和纹状体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影响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8 戴庆康;权利秩序的伦理正当性[D];东南大学;2005年
9 简伟研;医疗费用支付制度选择的研究[D];北京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安启;慢性前列腺炎征候群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2 赵永忠;综合医院精神卫生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D];山西医科大学;2003年
3 李光友;心理社会因素与中专学生自杀行为关系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4年
4 杨辉;SARS患者心理应激反应与心理护理干预探索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5 闫欣;心理干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不良情绪、生存质量的影响及相关因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6 金辉;2型糖尿病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5年
7 徐馨琦;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人际压力及情绪反应关系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吴建平;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心理因素、胃肠动力关系的研究及半夏厚朴汤干预治疗[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9 曾嵘;脑卒中后抑郁与脑损伤部位相关性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10 邝宇香;慢性胃炎的情志致病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959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195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