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喟真人——析陶行知“真人”教育目标论
本文关键词:感喟真人——析陶行知“真人”教育目标论
【摘要】:真人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目标,解读真人对理解其教育思想具有重要意义。真人最早出现在《庄子.大宗师》一文中,在庄子那里,真人是超然于物欲、名利、生死、自我之外,和自然融为一体的人。从词源学上看,真有真诚、真实、无伪等意思。真人在陶行知先生的思想体系中,指自立立人、求真实干、忘我为公、一心向农,为民服务,为民谋福利的人。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梁启超说过:“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的人。其他一切教育事项虽然很复杂,目的总是归到学做人这一点。”[1]。教育问题实质是培养人的问题。不管采用何种教育理念,使用何种教育方式,教育最终指向的是人的塑造。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克谦;论庄子哲学中的“真”[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尚达;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3 曹前贵,黄孝玉;新课程视野下教师角色的重塑[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李子运;;教育技术学若干问题的反思——兼论开展教育技术哲学研究之必要性[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5 吴玉兰;;和谐社会语境下网络游戏与社会文化建设的思考[J];东南传播;2006年05期
6 胡绪阳;;德性人生:教育的生命视点[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7 张忻;杜学元;;教育价值的回归——从功利到人性完善[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石猛;彭泽平;;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本土化[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03期
9 黎琼锋;王坤庆;;引导选择:让教学成为丰富的价值世界[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李国庆,申卫革;对理性教育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贺素芝;;从教师成长的角度谈教育价值[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树真;“引导”中“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邵燕楠;走向“情境”与“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周泉兴;我军院校初级指挥军官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唐荣德;学生学习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周志平;学校教育中的知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英配昌;中小学学生政治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鲁定元;文学教育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岳伟;批判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赵长林;科学课程及其变革的社会学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宋宝和;高中数学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颂;体育课程资源建设理论的基础建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玉静;认识论视野中的教学评价变革[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3 牛金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4 席琴;关于我国教育学专业发展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5 刘世清;反思与重构:教育交往中的言语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义胜;当代教师的文化使命[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7 蔡俊;综合科学课程的学生学业评定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喜海;对当前幼儿教师课程观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胡红梅;试论学习过程中学生心理自由及其教学促进[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10 田小红;学生课堂生活方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行知语录[J];生活教育;2011年12期
2 ;陶行知语录[J];生活教育;2011年14期
3 张圣华;;我们是否抛弃了陶行知[J];基础教育;2007年01期
4 王冠;;陶行知的教育故事[J];课外生活;2011年12期
5 章雪颖;;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J];中国教师;2011年11期
6 吕春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J];吉林教育;2011年22期
7 梅汝莉;让历史启迪未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对未来教育的天才构想[J];中小学管理;1998年Z1期
8 林静;;一股清泉流过心田——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J];学周刊;2011年02期
9 许静;;从陶行知理论看如何指导当代学生有效学习[J];成功(教育);2011年10期
10 李志文;;谈陶行知的民主教育思想[J];教育艺术;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屏;;学习陶行知 研究陶行知[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2 卓国卫;;试论陶行知先生的人格魅力——参加全国陶研骨干培训有感[A];福建省陶研会2001年工作会议专辑[C];2001年
3 王雁华;杨耀坤;;春风吹绽课改花——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我们搞课改[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4 阮素芳;;借鉴陶行知思想 建构创新教育[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徐书业;;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论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陈志昂;;浅谈陶行知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7 宋瑞玲;;陶行知的“小先生制”及其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张志刚;;陶行知的人格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陈志昂;;浅谈陶行知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会刊[C];1987年
10 杨进发;;陶行知先生与创造教育[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会刊[C];198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振海;寻找“陶行知”[N];中国教师报;2011年
2 济宁外国语学校 闫冀华;千学万学学做真人[N];济宁日报;2011年
3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 储朝晖;陶行知教育生涯中的细节与精神[N];中国教育报;2011年
4 河南省教育厅厅长、河南陶研会名誉会长 王日新;学习陶行知的四种精神[N];光明日报;2000年
5 记者 金璐;教育要教人求真学做真人[N];金华日报;2010年
6 山东临朐城关街道北苑中学 谭德云邋山东临朐教研室 刘学军;为什么我们不能蹲下身子[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刘建;“糖发完了,谈话也结束了”[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上海师范大学 俞可;把灵魂高高托起[N];中国教育报;2011年
9 张新平;“办贫穷的学校如同管贫穷的家”[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王翠竹邋汪政宣;“陶”花盛开徽苑 美德遍传天下[N];黄山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蔡幸福;陶行知与牧口常三郎教育思想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兰军;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在国际教育论坛上的展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汪楚雄;中国新教育运动研究(1912-1930)[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肖晓玛;杜威美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牛利华;“回归生活世界”思潮的教育学省察[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杨娟;苏南乡村教育研究(1905-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杨治平;面向个体的教科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保强;教育格言及其现实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许新海;教育生活之危机与救赎[D];苏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庆东;对陶行知与杜威教育哲学思想比较及思考[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刚;陶行知学校民主管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长贵;陶行知的生活德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林永希;陶行知的教师教育思想与我国教师专业化[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5 秦瑜;陶行知文化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6 廖瑜;陶行知的新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D];四川大学;2006年
7 李恒川;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春喜;试论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列;新课改背景下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陈丞;试论陶行知的学习思想[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167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216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