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中小学教师自我价值感、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12-04 13:35

  本文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自我价值感、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自我价值感 应对方式 职业倦怠


【摘要】: 职业倦怠是现代社会助人行业的一种职业疾病,教师职业作为典型的助人行业,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职业倦怠不仅严重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状况和工作表现,而且影响到个体所在组织的绩效,因而成为近来研究的热点。职业倦怠是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时,所产生的生理、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它既受情境因素的影响又受人格因素的影响。自我价值感恐惧管理理论认为自我价值感是压力、应激与焦虑之间的缓冲器,而应对是个体面临应激情境时为减少压力或伤害而做出的认知或行为努力,因此在理论上较高的自我价值感和适当的应对都会缓解职业倦怠,本文即是探讨了中小学教师自我价值感、应对方式和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 研究一采用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先后对11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对教师自我价值感的结构进行了探讨,编制了中小学教师自我价值感问卷。 研究二采用问卷调查法,以915名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中小学教师自我价值感、应对方式和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 通过上面的两项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 1.本研究中编制的中小学教师自我价值感问卷包含23个题项,经检验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中小学教师自我价值感包含职业技能、个人品德、社会接纳、人际关系和学生反馈五个维度。 2.中小学教师总体上职业倦怠水平不高;中小学教师采用的应对方式依次是问题解决、求助、合理化、幻想、退避和自责;中小学教师的自我价值感水平整体上较高;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应对方式和自我价值感在性别、教龄和学校类型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3.自我价值感的五个维度与六种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工具性应对方式与教师的自我价值感呈显著正相关,防御性应对方式与自我价值感呈显著负相关。 4.应对方式和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密切,六种应对方式均与教师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知识枯竭和个人成就感三个维度显著相关;采用工具性应对方式较多的教师职业倦怠较轻,采用防御性应对方式较多的教师职业倦怠较为严重。 5.中小学教师自我价值感和职业倦怠存在显著相关;自我价值感高的教师职业倦怠程度显著低于自我价值感较低的教师。 6.中小学教师应对方式在自我价值感和职业倦怠之间起中介作用。 本研究的发现不仅完善了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内在机制,为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提供了一定的依据,而且为丰富教师自我价值感的理论体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844.2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睿;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仝聪;西安市小学教师压力应对与工作倦怠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胡丽萍;小学教师压力源、完美主义与职业倦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郭佳琪;地震两年后灾区中小学教师焦虑状况与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511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2511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3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