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双性化教育”不能忽视“因性施教”
本文关键词:实施“双性化教育”不能忽视“因性施教” 出处:《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对儿童实施"双性化教育"势在必行,但是实施"双性化教育"不能忽视"因性施教"。理想的教育模式是"双性化教育"与"因性施教"相结合,应重视在儿童性别同一性形成前提下从两性差别的角度来培养双性化人格。
【作者单位】: 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 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
【基金】:渭南师范学院重点科研计划项目(07YKF004)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十余年前,在我国社会变革,经济腾飞刚刚起步的时候,我国教育心理学界就有人提出:“未来的男性和女性在人格特征上的差异不会越来越远,而是越来越近,具有双性化人格特征的人会越来越多”。十年后的今天,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文化迅速变迁的背景下,人格双性化已成为青少年性别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锦华;大学生双性化人格模式与心理健康关系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陈剑梅;浅谈儿童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剑梅;浅谈儿童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卢勤,苏彦捷;性别角色与基本人格维度的相关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3 王伟;单亲家庭女大学生性别角色探讨——对两位单亲母亲家庭女大学生的个案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李方强,郑寒芳;双性化人格理论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刘宝春;树立性别意识 加强女生教育[J];交通高教研究;2003年04期
6 李少梅;幼儿教师性别特质与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01期
7 韩爱晶;;双性化教育——一种家庭教育的新理念[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刘宝春;加强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2003年01期
9 刘玉梅;;大学生的双性化人格与人际交往[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10 华桦;;论性别角色中性化的形成及原因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旭;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张莉;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殷明;社会发展影响中学生双性化性度取向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4 张华东;大学生抑郁心理的实证研究: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异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隋燕;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代表作《奥兰多传》中反映的双性同体思想[D];清华大学;2004年
6 胡冬莲;潜在课程性别倾向对女生性别自信的影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平;幼儿园教师性别结构的问题及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要翔;枣庄市专业技术人才的性别、性度及相关因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文静;从译者的双性视角到翻译主体间性[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10 张宏品;高中男女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锦华;大学生双性化人格模式与心理健康关系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杜健梅,风笑天;学校教育与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J];广西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3 郑淑杰;大学生性别图式的初步研究[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介;论教育活动中的性别偏见[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2 任亮,刘正萍;论儿童性别心理差异的成因与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5期
3 周小李;;因“性”施教的当代范式探讨[J];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10期
4 龙燕梅;中小学生的心理性别差异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07期
5 ;教育文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6 徐安琪;;男孩危机:一个危言耸听的伪命题[J];青年研究;2010年01期
7 林静;流行美国的“双性化”教育[J];家教指南;2004年01期
8 ;美国的双性化教育[J];启蒙(3-7岁);2008年05期
9 孟婆汤;;美国教育流行“双性化”[J];婚育与健康;2010年06期
10 胡江霞;论“因性施教”及其实施策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贺雯;;性别差异的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李立娥;;试析和谐社会实现教育公平的社会性别环境与途径[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社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彭薇;因性施教,需要“男女分班”吗?[N];解放日报;2010年
2 马兰 邋;因性施教,女校教育利多弊多?[N];工人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郑莉;破解男孩“成长危机”[N];工人日报;2010年
4 见习记者 张超;关爱未来,,需要“拯救男孩”[N];天津教育报;2010年
5 本报驻京记者 王乐;“拯救男孩”,有何高招[N];文汇报;2009年
6 张巍;众说纷纭话女校[N];北京日报;2000年
7 李颖;专家称只有5%学生适合学奥数[N];中国改革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李颖;只有5%学生适合学奥数[N];广州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蓝恩发 见习记者 朱思奇;孙云晓:“拯救男孩”从哪儿做起?[N];沈阳日报;2010年
10 单士兵;教师“阴盛阳衰”之忧[N];宁夏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岳承芬;基于因性施教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2 胡馨元;当代青少年学生性别角色期望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卞国玉;高二学生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适应性的关系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樊晓盼;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自尊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悦红;学校伴随式性教育的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高娟娟;成教生双性化人格及其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燕;当前青少年性别角色错位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087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308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