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现代性的救赎:教师身份的“返魅”

发布时间:2017-12-21 16:32

  本文关键词:现代性的救赎:教师身份的“返魅” 出处:《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身份 祛魅 返魅 现代性


【摘要】:作为理性力量应用于教育的结果,教师身份的"祛魅"具有些许积极的意义,但也使其陷入了"祛魅"的悖论中。在现代性危机前,救赎的处方只能是寄望于教师身份的"返魅"。只有似冯志远一样具有人性之"魅"的教师才能引导那些懵懂的心灵"回家"。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当冯志远由一名默默无闻的教师摇身变为新闻媒体的焦点和广大教师学习的榜样时,人们在感动之余,似乎更应该觉得悲哀。在一个有着“尊师重道”之优良传统的国度里,我们曾经并不缺少似“冯志远”一样的教师。而“冯志远”在这个时代被推上浪尖也表明昔日由无数个“冯志远”所散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艳梅;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建构的方向[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年04期

2 曲中林;激活校本培训的教育实践性课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年04期

3 包晓峰,韩艳;后现代主义与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理念[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22期

4 陶志洁;建构英语教学中新的师生角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赵闯;;高校体育课教学分组的建构主义设计与试验[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叶光华;董亚军;;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方法与构建[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4期

7 常蕤,马志凌,佘少华;课程走向自组织——后现代课程理论之复杂性解读[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8 郑晓齐,张豫;柔性网络教学资源库及其实现途径[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李文辉;;构建和谐环境: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1期

10 毕超;地理网络课程开发、设计的实践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旦;;新闻自由:新闻媒介职业化的政治基础——对西方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的再思考[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2 臧海群;张国良;;受众研究跨学科的性质与方法——兼论建立跨学科研究的受众学[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尚淼;;工业设计课程模块化模式教学探讨[A];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 The 11th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Volume 2/2)[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杰;以成长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5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尧新瑜;学校道德课程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邓友超;论教育的理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勤;中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内容设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9 邹玉玲;主体性体育及其课程观探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侯晶晶;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与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华芬;师生网络沟通现状及其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林育真;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在旅游职业学校的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3 李代丽;中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合理性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曹永国;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教育目的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吕丽艳;教育世界中的意义遮蔽与澄明[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赵大川;普通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构建与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柯闻秀;高校课程国际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8 柳志红;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陶亚奇;美国初中科学教材《Properties of Matter》中化学部分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肖海丰;探究学习方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志远;非言语交流与教学[J];江西教育;1989年06期

2 张宏伟;青年教师如何尽快适应教师角色[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3 黄福华;学生与我——我当班主任的工作体会[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3年S1期

4 袁士良;“百年树人塑灵魂”──访著名作家刘绍棠[J];北京教育;1994年09期

5 徐凤萍;论做有教师身份的校报工作者[J];现代远距离教育;1994年03期

6 孙志毅,田振山;一个贫困山区县长的教育观[J];内蒙古教育;1994年03期

7 郎子文;如此“教育观”,岂不误大事[J];内蒙古教育;1994年09期

8 张克敏;实习生与学生间的感情问题[J];龙岩师专学报;1994年Z1期

9 陈承珂;教师要成为学校合格的专业德育工作者——学习《教师法》心得[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02期

10 徐厚道;徐特立谈自学之道[J];天津教育;199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田海平;;环境伦理与21世纪人类文明[A];首届国际道德哲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孙辉;;返魅的前奏——罗伯-格里耶创作的生态美学意义[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伍方斐;;后现代欲望叙述的解构特征与当代文学的转型[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骆天银;;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否定及其启迪[A];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年会暨西方技术文化与后现代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韩震;;现代性、全球化及其认同问题[A];“全球化与人的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崔增宝;;德勒兹或单子世界的复魅[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哲彬;当代文学的“精神地形图”[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明桥;我是教师子女 我不快乐![N];中国教师报;2003年

3 ;后现代、科技与生态环境[N];科学时报;2003年

4 ;企业学校教师的合法权益谁来保护[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教育部法制办公室副主任 张文;公、民办校间教师流动“梗塞”在哪?[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洪 蔚;环境伦理学:挑战人类自我的学科[N];科学时报;2004年

7 沈湘平;和谐社会需要四种人文素质[N];中国社会报;2004年

8 朱成祥;宿迁:民办教育职业教育比翼齐飞[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9 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教授 李俊国;消费性阅读时代的文学性[N];长江日报;2005年

10 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局长 毛长红;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升教育公信度[N];中国教育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方秀珍;神秘主义:祛魅与复魅[D];苏州大学;2005年

2 闫引堂;国家与教师身份[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章忠民;黑格尔的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鸿蕙;论20世纪艺术的“返魅”倾向[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胡涛;初探我国教师的职业定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秋霞;本质主义及其祛魅历程[D];郑州大学;2003年

4 彭文忠;存在的追询[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龙宝新;现代课程知识观演进的流派分析及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卫朝;对中国现代化认识的一个侧面[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饶俊;神魅、人魅与祛魅——法律的理性基础及其变迁[D];湘潭大学;2004年

8 王忠;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创造力理论究[D];东南大学;2004年

9 程国斌;克隆人技术自由权利的伦理学审读[D];东南大学;2004年

10 曹小艳;主体间性教育论纲[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164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3164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b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