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生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
本文关键词:浅析学生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 出处:《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校本课程 课程开发 主体地位 学生主体 开发主体 共同体 现实主体 学校教师 多元取向 立体结构
【摘要】: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灵活、适切的课程开发形态。一般认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学校的广大教师。本文坚持校本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取向,把其划分为外缘主体和内核主体、一般主体和支柱主体、现实主体和潜在主体等几个层次。试从‘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这个立体结构的角度阐释,提出广大中小学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主体。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为达成教育目的或解决教育问题,以学校为主体,由学校成员如校长、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家长与社区人士等,所进行的课程开发过程与结果。”①所以从这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来看,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一个具有内部层次的立体结构,是一个‘校本课程开发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允o7,夏雪梅;校本课程开发在中国[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2 盛晓明,周兴伟;中国、英国中学体育课程设置和课程目标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3 许月云,林芹芳;新时期大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角色期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4 孙宗芹;;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综述[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5 王红梅;王涛;;对高校课程体系的理性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04期
6 沈卫华;论控制主义的班级管理[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8期
7 刘声远,陈少武;试论新世纪的教育理念问题[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谢天开;;关于高职高专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探讨[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郝明君;现代课程的意识形态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杨娅娜,李晴;地理课程资源:内涵与特征、类型与功能[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义华;李敏;;开发篮球校本课程的调查与分析[A];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中枢;学校课程管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董翠香;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3 盛晓明;中国、英国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4 吕良环;论外语自主学习能力之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陶红;教育价值观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刘毅玮;西方心理学的传入与中国近现代心理学科的发展[D];河北大学;2006年
8 齐梅;教育学原理学科科学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慕君;阅读教学对话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马开剑;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新芝;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昌波;走向构建终身教育体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孙伟;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外因分析及预防之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冯跃;藏族中学生内地教育的跨文化研究——教育人类学的观察方式[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5 邝红军;教育辩证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谷丽洁;我国公立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管理模式及策略[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徐兰芳;中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旭明;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教育专业能力培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郭连锋;校本课程开发教师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敏;农村初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万和;;试谈中小学体育“第二课堂”的开发问题[J];中国学校体育;1986年05期
2 Edward de Bono;张红;;头脑之间的合作——让社会去思考[J];世界科学;1987年11期
3 王建;试论航天继续工程教育的课程开发[J];继续教育;1989年01期
4 文丁;;教师和他们对教育技术的使用(续)[J];现代远距离教育;1989年02期
5 丛立新;课程开发是改革我国高中教育的重要任务[J];教育学报;1990年04期
6 郭景扬;;教育的价值论与历史课程开发[J];历史教学;1990年09期
7 赵为华,乌美娜,尹俊华;课程开发理论与课程开发模型——教育技术专业的课程框架体系的设计[J];教师教育研究;1991年04期
8 刘敬发;;远距离教育课程[J];现代远距离教育;1991年02期
9 辛克泰;;教学改革散论[J];当代教育科学;1991年01期
10 ;港台信息[J];课程.教材.教法;199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传伟;成虹;;以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2 ;主体性教育理念之歌——主体教育研究与实践[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二——教苑撷英[C];2002年
3 胡平;;摭谈新课程与学校发展[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二——教苑撷英[C];2002年
4 蔡剑鸣;;坚持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二——教苑撷英[C];2002年
5 孙广华;;弘扬东林文化 创造时代特色——建构东林校园新文化之探[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6 张均;孙广华;;“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的探索[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7 时敏燕;;让孩子的生活插上翅膀——江苏省无锡市东林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和实践[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8 章一中;尤敬党;;构筑面向21世纪的校园新文化——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探索现代办学新模式[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9 郭冬梅;;觅寻宝鸡历史文化足迹 开启儿童生活世界之窗——金台区西街小学新时期德育工作研究与实践[A];“宝鸡历史文化与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翟永军;;化学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教材编写的实践研究[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杨骞;校本课程开发应注意的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王文峡;职教教材建设有新进展[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唐青林;校本课程: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田古路;二十一世纪人才的摇篮[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5 记者 丁洪美;绿色教育植根我国中小学[N];中国绿色时报;2000年
6 记者 王明毅;BP再次资助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N];中国石油报;2000年
7 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 朱士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N];新华日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李建平;个性,,在校本课程中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赵小雅;名师成长的“高速路”[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崔允o7(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孟凡丽;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课程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余志文;香港校本课程发展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马正学;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郑桂华;基于网络的语文校本课程研究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吕立杰;课程设计的范式与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董翠香;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7 张相学;学校如何管理课程[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宇光;智能自动化及智能控制实验室软件平台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2 张雨强;综合理科课程开发及其支持体系构建[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3 郑晓梅;我国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李辉;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曾庆伟;农村初中研究型课程开发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赵大川;普通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构建与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田燕;幼儿园教师课程决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胡献忠;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能性与现实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许纪峰;校本课程开发政策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10 叶本刚;生物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3210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321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