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省略了什么
本文关键词:论教育省略了什么 出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文明中心转移 教育理念 工具理性主义 “省略” 流水线作业 高等教育 学校教育 精神世界 深度开发 学生创造性
【摘要】:从世界文明中心转移规律的高度,指出优秀科学技术和人文大师的数量和水平是世界文明中心转移的决定性因素。对此,学校教育具有特殊的决定性地位和作用。20世纪后半期,世界教育出现了"工具理性主义"和用"流水线作业"方式培养学生两个倾向性问题。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在大发展的同时,受"工具理性主义"影响出现了四个"省略",即"不同程度地省略了学生创造性智慧和能力的深度开发","不同程度地省略了学生丰富而均衡的精神世界的精心培养","不同程度地省略了高等学府对崇高学术耐心和学术敬仰的制度保障","不同程度地省略了对特殊人物‘超常学术抱负’的政策支撑"。为此,提出了四项教育对策。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世界文明中心转移的规律表明,优秀科学技术和文化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是世界文明中心转移的决定性因素,而优秀科学技术和人文大师的数量是优秀科技成果数量和质量的前提,学校教育则是培养优秀科学技术和人文大师的摇篮。②这无疑说明,学校教育在文明中心转移过程中具有特殊重要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鲁洁;转型期中国道德教育面临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2 贺国庆;还原大学——以历史的眼光看当今中国的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3 眭依凡;好大学理念与大学文化建设[J];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4 李延保;现代大学文化精神与历史传承[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丽丽,于海钢;关于我国研究型大学人文精神建设的思考[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宋晶;;老子德育思想对当代德育实践的价值[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3 邵泽斌;;“和谐社会与教育形态”的嬗变[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4 陈颖川,吉建秋;论道德视野中的职业球员价值取向[J];福建体育科技;2002年04期
5 刘海存;;高校辅导员的科学定位与职业化建设[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魏传光,葛畅;传统德育“人学空场”问题及其展开[J];甘肃理论学刊;2003年05期
7 王小兰;德育在体验中生成[J];甘肃高师学报;2003年04期
8 郗春梅;葛桦;;当代道德教育指向:从道德顺从到道德选择的理路[J];管子学刊;2006年01期
9 刘赞英,王岚,张艳红;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大学人文精神[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孙彩平;从道德的维度反思道德教育——多元社会背景下研究道德教育的新思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春花;;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隋刚;;爱默生创新理念的现实意义:灵性、德性、创造性[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常君睿;;论大学生的审美个性及其培养——康德美学思想的启示[A];特色·个性·人才强国战略——2004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艺林;论高等教育的批判功能[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燕;共生教育论纲[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柳士彬;遮蔽与澄明[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金奇;被学科规训限制的大学人文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魏薇;小学阅读教学的生活体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毕华林;走向生本的教科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梁清;批判与扬弃:教育异化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段兆兵;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多样化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吴洪伟;当代中国中小学纪律实践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阎亚军;知识教学与学生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燕;共生教育:现代教育的向度调适[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2 万荣根;学生个性发展与德育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洋;德育生活化—新世纪学校德育的发展趋势[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水淑燕;价值澄清理论对高校德育改革的启示和警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郝大林;传统儒家道德观与当代大学生品格培养[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婷;道德共生:品德课程开发的价值选择[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陶培之;培育公民道德: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的使命和创新[D];苏州大学;2004年
8 郑庭海;幼师生道德认知发展及德育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栋宣;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胡丛莉;大学德育功利化的危害及其超越[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远藤芳倍,宫义;日本战后道德教育政策的开展及其存在的问题[J];外国教育研究;1983年02期
2 谢兰荣;培养目标与人的发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3 小野四平,薛中国;日本师范教育的改革——林竹二和宫城教育大学[J];外国教育研究;1989年01期
4 陈俊森;日本《大学设置基准》的部分修订与大学教育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1993年04期
5 黄新宪;;论台湾教师群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6 刘力;变革式的领导与双向性的考核——校“本管理”改革经验述要[J];全球教育展望;1994年01期
7 陈树强;香港理工学院社会工作教育的特色及其启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8 张文质;教育的理念与教育的理想——访王欣先生[J];教育评论;1994年04期
9 ;欧美大学成人教育重要的发展趋势[J];中国成人教育;1995年03期
10 叶明;情感教育[J];读书;199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玉文;;张横渠教育思想的传统与现实效应[A];“张载关学与实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蔡绪太;孙耕耘;;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3 张佩珍;;嬗变与应变: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若干思考[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4 张光正;;大学校长在教育理念推展所扮演之角色[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许若兰;;大学生情绪管理和情绪教育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6 杨军;;21世纪中国法学教育理念重新架构之设想[A];法学教育:比较与省思——现代法学教育论坛文集[C];2001年
7 杨桦;;WTO与高职会计教育的思考[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8 王德义;杨敬民;;针对扩招后学生多层次的现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本科教学质量[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9 ;加强教育科研工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林美玉;;新科学课程标准对中师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导向[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贾劲松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自考办副主任;教育理念:自考校园文化的核心[N];光明日报;2000年
2 吕贤如 朱振国;创造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新模式[N];光明日报;2000年
3 武汉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 侯杰昌 教授;自学考试校园文化重在建设[N];光明日报;2000年
4 记者 肖玉华;东北师大倡导“尊重的教育”新理念[N];光明日报;2000年
5 记者 吴献;“世纪儿童”龙腾计划正在实施[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6 本报记者 南香红;一所民办学校诠释的教育理念[N];新疆日报(汉);2000年
7 新疆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 田文;创新教育理念[N];新疆日报(汉);2000年
8 激流 飞舟;沂蒙骄子[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记者 陈帆波;教师应是学生创新的引路人[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周虹艳;为了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N];中国教育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凌皓;中日近代道德教育理念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许桂清;美国道德教育理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生;校长决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何敏;教育时空问题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卢炳惠;教学创新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邹卓鹏;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考试改革[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沈兰;普通高中学分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徐云知;李绿园的创作观念及其《歧路灯》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华荣;思想政治课与情感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2 陈蓉;集群式模块课程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3 孔伟;知识经济对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的挑战[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4 陈春红;试论儒家和谐教育理念及其现代启示[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5 傅凰;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角度看大学生的素质教育[D];厦门大学;2001年
6 王媛;生命教育理念探[D];河南大学;2002年
7 王慧;信息技术环境下建构开放型知识表证系统的教学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洪伟;培养学生语言个性的途径[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范广阔;语文学习中悟性的作用和培养途径[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董春华;21世纪中学语文教师素质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3356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335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