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史学视野下教育史研究的转向——基于国际教育史常设会议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新史学视野下教育史研究的转向——基于国际教育史常设会议的分析 出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国际教育史常设会议是教育史研究的国际组织。在新教育史学思潮和各国教育史协会的推动下,该组织从创立伊始即致力于教育史研究的交流、合作与繁荣。该组织研究人员坚持不懈地探索教育史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方法,对教育史研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Abstract]:The permanent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s a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Driven by the trend of new education history and the association of educational history of various countries, the organization was devoted to the exchange, cooperation and prosperity of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from the beginning of its founding. The organization's researchers have unremittingly explored the new fields and methods of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which have had a wide and far-reaching impact on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519
【正文快照】: 在我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的过程中,外国教育史研究经历了创立、发展、衰落、重建的曲折历程。进入新世纪后,外国教育史学科面临的发展危机仍然存在。外国教育史研究如何摆脱不利处境,应对挑战,面向未来,成为近年来教育史学研究者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许多有影响的学者纷纷撰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斌贤;全面危机中的外国教育史学科研究[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2 贺国庆,张薇;英国教育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皮尔.卡斯巴;霍益萍;;谈欧洲教育史研究方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3期
4 梁淑红;杨汉麟;;我国教育史学科研究范式的反思与转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1期
5 刘新科;外国教育史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回溯与新世纪瞻望[J];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镜人;韦立君;张珍珍;;教育史的教师教育价值及教学问题刍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2 闫福甜;关于教育史学科发展的思考[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2期
3 王涛;孙丽敏;乔楚晗;;岗位任职教育学员创新能力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14期
4 杜智萍;;教育史学科的教育创新功能及其发挥[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申国昌;史降云;;前苏联及俄罗斯教育史学发展历程追溯[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冯青来;;新时期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之论纲[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7 洪明;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反思——基于外国教育史学科著作类出版物的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赵厚勰;;教育史编纂学初探[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王立;;重点与趋势:外国教育史研究二十年(1991—2010)——基于博士学位论文的分析[J];高教探索;2011年05期
10 叶赋桂;;教育改革不能回避历史[J];复旦教育论坛;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斌贤;;编写《外国教育史》教材的体会[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2 袁利平;;世纪初的外国教育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3 李爱萍;单中惠;;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争鸣透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4 李箭;;教育历史研究的新范式[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5 刘丽琼;;克雷明教育史学思想的历史继承性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6 李贤智;杨汉麟;;外国教育史研究的热点与趋势——以第十一届全国教育史年会论文为主的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7 张延昭;;教育史研究中的“教育缺失”现象浅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8 李福春;;外国教育史学科在中国的演进与整体性反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金坡;声音与回响:我国农村中师毕业生的历史考察(1979-200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福春;美国教育学演进史(1832-1957)[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阎乃胜;杜亚泉与中国近代科学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文正东;儒学变迁中的师生关系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喻琴;国立杭州艺专校长林风眠素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来兵;什么是教育史[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余娟;从语言学习到文化理解[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徐建星;GX实验教学原则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李丽丽;先秦儒家和谐教育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贺群;嬗变与走向:美国学前课程发展变革的历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粹;清末新政时期教育小说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田颖;英国“国家课程”政策研究(1976-1988)[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楚海莲;挪威职教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郭泽霞;中国当代教育立法研究(1949~1985)[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杜瑞;教育与生活关系的发生、发展及演变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巧玲;唐代儿童若干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陈鑫;中国古典蒙学教材《龙文鞭影》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余元启;民国时期政府利用社会力量办学评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胡凤阳;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的世纪历程[D];河北大学;2003年
10 柳艳鸿;美国教育史学流派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阎光才;牛津大学与牛津城——传统大学与社区间互动的一个经典个案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2 张斌贤;全面危机中的外国教育史学科研究[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3 张传燧;《教育史学》的反思与重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1期
4 贺国庆;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的世纪回顾与断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3期
5 许建美,单中惠;2001年外国教育史研究的若干特点[J];教育评论;2002年06期
6 张斌贤;教育历史:本性迷失的过程——对教育发展的“另类”观察[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7 马敏;21世纪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若干趋势[J];史学月刊;2004年06期
8 郭法奇;什么是教育史研究?——以外国教育史研究为例[J];教育学报;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力;;学术性:两难境地的必须选择——中国教育史学科功能定位刍议[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2 赵厚勰;;教育史编纂学初探[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申国昌;;教育史学科发展的时代特征[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01期
4 王洪玉,高春香;新世纪教育史学科发展与构建的思考[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一届年会将举行[J];教育评论;2008年04期
6 赵卫,岳龙,黄学溥;关于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7 周采;;关于外国教育史学史研究的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年02期
8 周谷平;吴静;;二战后英国教育史学科的发展及其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09期
9 朱镜人;韦立君;张珍珍;;教育史的教师教育价值及教学问题刍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10 夏凤琴;;美国教育史研究的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亚群;留德学人的文化路向[N];中华新闻报;2006年
2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单中惠;学科发展由“破”而“立”[N];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王晨;隐藏在词条下的知识演进:百科全书中的前沿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6年
4 朱佳木;加强对唯物史观的理论研究是史学理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5 吕健;重新发现吕思勉[N];北京日报;2005年
6 龚兵;历史和现实的交汇[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吴式颖;世界高等教育之鉴[N];光明日报;2004年
8 焦蓉;中国教育:现代化一百年尽管[N];中国教育报;2004年
9 杨孔炽;关于教育史研究的价值问题[N];光明日报;2005年
10 刘军;现代西方政治史学的发展与展望[N];光明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易琴;知识传授与学术探究: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发展图景[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娅;元教育史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龚兵;从专业协会到教师工会[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山;日本近代普及义务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5 方家峰;中国近代高等工业教育研究(1840-1927)[D];河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崔晨;梁启超与章太炎的民族史研究及其民族主义取向[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汪少华;中国教育从以“学”为中心到以“教”为中心的转变[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包锋;中国近代教会幼稚园及其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4 江玲;英国近代幼儿学校运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姜锐;严修教育改革思想与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465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346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