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中小学教科书审定制度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1 22:09

  本文关键词:中小学教科书审定制度的研究 出处:《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中小学 教科书 审定制度 研究


【摘要】: 教师、教科书和学生是教学的三大要素。作为三大要素之一的教科书,起着连接教师与学生的纽带或桥梁作用。因此只有高度重视教科书的审定工作,并建立完善的教科书审定制度,才能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我国清末时期成为了中小学教科书审定制度的滥觞。随着历史的推演,中小学教科书审定制度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教育和文化结构的变迁而命运多舛。本文试图梳理出我国中小学教科书审定制度的历史脉理,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其历史经验、问题所在和对策建议,从而为现行教科书审定制度的高效、良性、长效的运行提供可咨借鉴的依据。 全文分为五个章节: 第一章:概要性地介绍了进行我国中小学教科书审定制度研究的缘起和意义,重点梳理了教科书审定制度的研究现状,并对本论文的研究定位和研究方法做了简单说明。 第二章:教科书审定制度基本问题的诠释。对教科书、教科书审定制度的概念和内涵进行详细的解析,从而明确本论文的研究边界和理论分析框架。 第三章:我国中小学教科书审定制度的历史溯源。通过历史还原,描述了我国自清末以来直至民国时期最后到建国后中小学教科书审定制度的历史变迁,并对各历史时期教科书审定制度的运行进行分析界定。 第四章:我国中小学教科书审定制度的经验、问题及对策分析。在这一部分主要在挖掘我国中小学教科书审定的成功经验,并梳理出其存在的若干方面的问题,从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结束语:主要阐述了与中小学教科书审定制度相关的问题,以及我们针对教科书审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做出的努力。
[Abstract]:Teachers, textbooks and students are the three main elements of teaching. As one of the three major elements of the textbook, connects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refore only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work of th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of textbooks, the textbook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perfect system, in order to ensure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Late Qing Dynasty period is the beginning of textbooks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system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With the evolution of history,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xtbook system due to social and political, economic,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changes of structure and ill fate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mb out textbook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China's history,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is analysis, summarize its historical experienc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the current textbook system efficient, benign, provide consultative basis for long-term operation.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origi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on textbook approval system in ou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focuses on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the textbook approval system, and makes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research orient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annotation of the basic problems of textbook approval system.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textbooks and textbook approval system are analyzed in detail, so as to clarify the research boundary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framework of this thesis.
The third chapter: the history textbook system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China. Through history, described in China since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finally to the history after the founding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xtbook system, and the textbook system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were analyzed. The definition of operation
The fourth chapter: the experienc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extbook approval system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China. In this part, we mainly excavate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extbook approval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China, and comb out some aspects of its existing problems, so as to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Concluding remarks: mainly expounds the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textbook approval system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d the efforts we should make for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xtbook validation practice.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53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朝蓬;孙新;;以评价贯穿教科书发展过程:我国中小学教科书发展机制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04期

2 王金华;;教科书的城市偏向分析——以人教版《品德与生活(社会)》教科书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08期

3 ;台湾小学性教材直接教导生殖原理,,漫画三点全露[J];基础教育;2007年11期

4 王世光;;知识体系的追寻——综合文科教科书史地综合问题初探[J];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04期

5 ;本月搜索[J];基础教育;2005年09期

6 ;短信息[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6年05期

7 吴履平;;继承·发展·创新——祝贺《新中国中小学教材建设史(1949—2000)研究丛书》出版[J];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03期

8 潘军;;《“诺曼底”号遇难记》不换何妨[J];语文教学通讯;2011年17期

9 ;关于举办大象版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和教学设计大赛的通知[J];探秘(科学课);2011年06期

10 扬啸;;一份提案、一个报告和一次改革试点[J];新经济;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桂真;;日本教科书制度研究[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赖忠先;;中小学教材中若干似是而非的常见语言现象评析[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傅明珠;;谈中小学教材版式设计加工的几项基本要求[A];论稿件的审读和加工——中国编辑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选[C];1998年

4 杨家余;张玮;王德惠;;试析伪满时期日伪对中小学教材的控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2)——日本侵华教育史研究[C];2009年

5 李之濂;;关于《安徽历史》一书老子方面之见[A];老子故里话老子(第十一集)[C];2004年

6 ;松原市宁江区教育局文件 关于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的决定[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四卷)[C];1996年

7 ;白山市教育委员会文件 关于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的通知[A];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8 ;白山市教育委员会文件 关于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的通知[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四卷)[C];1996年

9 蒋燕衔;;让“文本”还阅读“实在”——对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10 万国平;;新课程高中地理(实验)教材表层系统整合度研究[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家发改委体改司专项二处;中小学教材出版发生体制改革探入推进[N];中国改革报;2005年

2 赵达;政府应不缺位不越位[N];贵阳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陈虹伟;法学专家建议废止中小学教材“租型”[N];法制日报;2008年

4 实习记者汪涓;州直中小学教材将实行自选[N];伊犁日报(汉);2009年

5 张宁锐;法学专家建议废止中小学教材“租型”[N];人民政协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左志红;16开规格的中小学教材可再用5年[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7 杨玉华;安徽规定中小学教材不得擅自定价[N];中国改革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杜一娜;中小学教材:丰富背后是开放和多元[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9 记者 陈丽平;加强中小学教材管理 违规教材要坚决清理[N];法制日报;2009年

10 黄晓华;史贻云委员: 中医药知识进中小学教材[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刁含勇;新中国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1949—1954)[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皇友衍;中越两国初中语文教科书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尚伦;建国以来我国义务教育教科书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杨治平;面向个体的教科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魏佳;20世纪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改革与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高萍;朝鲜族小学汉语教科书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9 沈林;小学数学教师教科书解读的影响因素及调控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王郢;教科书审查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虹霞;中小学教科书审定制度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徐娜;中美小学社会科教科书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池美善;中韩高中地理(社会)教科书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4 张妍玫;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中历史新旧教科书课文编撰结构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罗宇;美国《世界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崔巧生;不同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中化学实验内容的比较与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秀胜;鲁科版高中必修教科书中“活动·探究”栏目的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玲;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湖南版)使用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王盼;高中《政治生活》教科书中活动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彩连;教科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664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3664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a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